固氮类芽孢杆菌18WLY及其菌剂、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05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氮类芽孢杆菌18WLY及其菌剂、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含其的菌剂及其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该菌能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可作为绿色农药,起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氮类芽孢杆菌18WLY及其菌剂、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
,具体涉及固氮类芽孢杆菌18WLY及其菌剂、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蔬菜、大田作物、果树等的种植中,病虫害频繁发生,给菜农、果农和粮农造成极大损失,为此在蔬菜、果树及大田作物的种植中普遍使用化学农药。但过量使用农药,将使蔬菜、水果、粮食作物等农药残留量增加,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新型抗菌物质,充分发挥生物农药在病虫害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提升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述等毒素,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还会导致怀孕母畜中毒后流产。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可有效防治该病的绿色环保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方法。
[0005]具体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0007]含有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的菌剂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0008]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的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是一株具有固氮功能的菌株,该菌株的保藏单位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7724,具体公开在中国专利CN103451130B中。本专利技术经研究发现其还能抑制植物病原真菌,进而提出了其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0010]所述发酵液为将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在KL培养基中发酵制备得到。
[0011]所述KL培养基的pH为7.5,配方如下:
[0012][0013]所述PBS缓冲液的配方如下:12g磷酸二氢钾,72g磷酸氢二钠,400g氯化钠,10g氯化钾,定容至1000毫升。
[0014]发酵条件为30
±
2℃,180

220rpm,发酵时间为2.8

3.2天。
[0015]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具体应用方式为:将稀释后的发酵液直接喷洒在小麦植株上。
[0016]所述喷洒的时间为冬小麦返青后。
[0017]具体地,所述喷洒的时间在北方为4月底至5月初,在南方为3月底至4月初。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可以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方式。具体以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的发酵液作为生物农药,可防治小麦赤霉病,起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试验结果,其中,A为田间种植小麦病情对比结果,B为麦穗和穗粒病情比较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3]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4]实施例1
[0025]将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在KL培养液中,于30℃,200rpm培养3天。接种量为1%。
[0026]KL培养基的pH为7.5,配方如下:
[0027][0028][0029]所述PBS缓冲液的配方如下:12g磷酸二氢钾,72g磷酸氢二钠,400g氯化钠,10g氯化钾,定容至1000毫升。
[0030]进行田间实验:
[0031]选择往年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严重的区域作为试验区。
[0032]分别用稀释10倍后的固氮类芽孢杆菌的发酵液(浓度为10
10
cfu/ml)和清水喷洒处理发病前的齐穗期的小麦植株,每12m2,200毫升的发酵液。10天后再次喷施,每小区45毫升的发酵液。每种处理3个小区重复,每个小区面积40平方米,每个小区种植小麦452株。试验期间按照正常的农事进行操作。距离第一次喷施28天时,统计病情。取样测定小麦产量,于小麦收获前,每处理随机选取3点,每点按1平米样方取点,统计该样方内千粒重及小麦籽粒总重,并由样方产量计算小麦亩产量。
[0033]小麦赤霉病情指数调查:
[0034]每个处理随机取样100穗,统计每个穗上发病穗粒比例的穗数并按如下分级:0级,没有发病穗粒的穗数;1级,<25%发病穗粒的穗数;2级,25%~小于50%的发病穗粒的穗数;3级,50%~75%的发病穗粒的穗数;4级,>75%的发病穗粒的穗数;5级,全部穗粒发病的穗数。分别按如下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0035]病情指数=Σ(各级穗数
×
对应级数)/5
×
总穗数。
[0036]防效=(对照病情

菌液病情)/对照病情。
[0037]对照处理组中,小麦病情指数达到了92.3%,说明该地块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严重,而固氮类芽孢杆菌18WLY发酵液处理后,其病情指数降为了32.5%,表明本专利技术菌液处理对田间自然发病的小麦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防效达到了64.8%。田间病情观察结果见图1中的A。
[0038]经过菌液处理后,小麦的千粒重和亩产量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1.3%和24.1%;而对照组的小麦穗粒干瘪甚至无穗粒,整穗发病严重,使小麦产量急剧降低(参见图1中的B)。
[0039]此外,施菌液后各处理区未发现药害症状,小麦长势正常,表明菌液对小麦生长安
全,展示了其发展为生物农药的前景。
[0040]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2.含有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的菌剂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3.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的发酵液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为将固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18WLY在KL培养基中发酵制备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KL培养基的pH为7.5,配方如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BS缓冲液的配方如下:12g磷酸二氢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三凤宋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