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球囊膨胀产生的尿液引流方法的分开尖端导尿管技术

技术编号:372004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球囊以产生尿液引流方法的导尿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实施传统引流口且避免了暴露的导管尖端。确切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具有分开尖端的多腔轴组成,所述分开尖端在分离时产生用于尿液引流的水平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个可扩张球囊或单个可扩张中心球囊起到留置功能。球囊元件可由分别地附接到每个分开尖端的球囊或与相邻分开尖端共享的一个球囊组成,在球囊元件扩张后,连通通道在膀胱与轴的中心腔之间显露,最终产生尿液引流方法。最终产生尿液引流方法。最终产生尿液引流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球囊膨胀产生的尿液引流方法的分开尖端导尿管
[0001]申请人:曲少龙,查斯卡(美国)
[0002]ꢀꢀꢀꢀꢀꢀꢀ
糜悠湜,查斯卡(美国)
[0003]ꢀꢀꢀꢀꢀꢀꢀ
曲纬豪,查斯卡(美国)
[0004]专利技术者:曲少龙,查斯卡(美国)
[0005]ꢀꢀꢀꢀꢀꢀꢀ
糜悠湜,查斯卡(美国)
[0006]ꢀꢀꢀꢀꢀꢀꢀ
曲玮豪,查斯卡(美国)
[0007]参考文献
[0008]美国专利第10,195,394B2号2019年2月哈瓦德
[0009]美国专利第8,636,724B2号2014年1月维塔等人
[0010]2006/0167406A1 2006年7月奎因
[0011]美国专利第3,954,110号1976年5月哈奇森
[0012]美国专利第3,811,448号1974年5月莫顿
[0013]美国专利第3,889,686号1975年6月杜特尔伯
[0014]美国专利第5,250,029号1993年10月林等人
[0015]2008/0071250A1 2008年3月克里斯普
[0016]2010/0234668A1 2010年9月罗德
[0017]2009/0221992A1 2009年9月汉农等人
[0018]2011/0190737A1 2011年8月罗科
[0019]2013/0281926A1 2013年10月劳克斯等人
[0020]2012/0203210A1 2012年8月尚兹等人
[0021]2015/0359996A1 2015年12月阿罗拉等人
[0022]美国专利第3,421,509号1969年1月菲奥雷
[0023]美国专利第3,438,375号1969年4月爱立信
[0024]美国专利第4,022,216号1977年5月史蒂文斯
[0025]美国专利第4,154,242号1979年5月特马尼尼
[0026]美国专利第4,217,903号1980年8月威瑟罗
[0027]美国专利第4,701,162号1987年10月罗森伯格
[0028]美国专利第4,233,983号1980年11月罗科
[0029]美国专利第4,781,677号1988年11月威尔科克斯
[0030]美国专利第4,820,270号1989年4月哈德克什等人
[0031]美国专利第4,973,301号1990年11月尼森科里
[0032]美国专利第5,096,454号1992年3月桑普尔斯
[0033]2009/0030370A1 2009年1月尼什塔拉;瓦苏等人
[0034]2011/0082444A1 2011年4月梅巴克;格雷戈里李等人
[0035]2008/0125757A1 2008年5月戈贝尔;弗莱德
[0036]2002/0107540A1 2002年8月威伦等人
[0037]2005/0228402A1 2005年10月霍夫曼
[0038]2008/0103443A1 2008年5月卡布里克等人
[0039]2005/0186370A1 2005年8月汉密尔顿等人

技术介绍

[0040]a.

[004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插入到身体体腔中的导管。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利用可扩张球囊分离时产生的分开尖端引流体液,同时利用球囊作为留置元件。
[0042]b.
技术介绍

[0043]导管用于身体体腔液体输送或排出。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文论述导尿管。当导尿管经由尿道进入到膀胱后,导尿管允许尿液的被动引流。然而,相同功能可用于不同身体区域。
[0044]当病人无法正常排尿时,通常利用导尿管。导尿管还可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之前或之后排空膀胱,或者在失禁的情况下用于实现尿液收集以供测试。弗利(Foley)导管(最常用的留置导尿管)已在医疗中用了数十年。通常由天然乳胶或硅胶制成,包括中心引流腔和与之平行的阀腔。中心引流腔允许尿液从膀胱内的引流口排泄到收集袋,阀腔连接外部阀和充当留置元件的球囊,从而在用例如无菌水的液体膨胀时将导管留置在膀胱内。
[0045]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当前市售留置导管存在潜在设计缺陷,这些缺陷经常对膀胱产生物理上创伤和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在许多导管设计中,导管尖端插入到膀胱壁中,损害了膀胱上皮膜从而破坏了膀胱的抗菌屏障。另外,由尿液的流动产生的内向力通常使得膀胱壁被吸到引流口上,不但损害膀胱壁而且阻碍尿液引流。这些设计缺陷导致局部组织感染和不适的风险增加。另外,由于引流口位于膨胀球囊的上方,因此引流口下方的尿液无法从膀胱排出。残留尿液能够产生脲酶细菌,所述脲酶为水解尿素且导致尿液的pH升高,由此导致膀胱中的结晶材料的沉积和聚集,从而形成可最终阻塞尿液通过导管流动的结壳。由于导管使用导致的频繁感染不但引起不适,而且未治疗的感染可造成严重疾病或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迫切需要当前导管设计的替代设计。所描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性优良的可以解决先前提及的当今导管相关联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0046]美国专利第8,636,724 B2号和美国专利第4,022,216号两者公开一种导管设计,所述导管设计利用两个球囊系统,其中引流口位于封装导管尖端的球囊与留置球囊之间。虽然封装尖端球囊降低了导管尖端诱导的对膀胱膜的损害,但因高位引流口而导致的残留尿液问题仍然存在。
[0047]美国专利第9,126,008 B2号公开一种导尿管设计,所述导尿管设计具有至少一个引流口位于导管远端两个球囊之间。虽然这一设计通过避免高位引流口来缓解残留尿液的问题,但当引流口由于身体的姿势或运动而沉入尿道时,这种竖直设计引流口仍会阻止尿液的排出。
[0048]美国专利第10,195,394 B2号引入一种导尿管设计,所述导尿管设计具有附接到导管尖端的可膨胀留置球囊和位于正下方的竖直引流口。同样,为了减轻残留尿液问题而设计的低位引流口仍然会由于垂直设计的引流口沉入尿道而导致涉及引流口阻塞的并发
症。
[0049]美国专利第4,575,371号公开一种导尿管,所述导尿管将留置球囊设置于引流口开口下方,以便防止导管尖端与膀胱壁之间的接触。这一设计由于球囊的低位设计而导致引流口被抬高,从而导致尿液水平低于引流口时仍然存在残留尿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50]本专利技术通过实施使用球囊膨胀分离而显露具有水平孔的尿液引流开口的分开导管尖端设计来提供对先前提及的伴随导尿管使用的挑战的解决方案,所述水平孔垂直于中心腔尿液流动方向。通过避免暴露导管尖端和传统高位竖直引流口,新设计专利技术防止了导管尖端对局部组织损害、膀胱壁朝向引流口的向内抽吸、因高位引流口导致的残留尿液以及竖直引流口因身体姿势和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管,包括:挠性轴,具有多个纵向平行腔,其中每个腔具有固定横截面尺寸;自由远端,分开为各自具有自由端的至少两个分开尖端,所述分开尖端的所述自由端分离为彼此间隔开状态;水平孔,通过所述彼此间隔开状态的所述分开尖端的所述自由端的所述分离形成,所述水平孔位于所述分开尖端的分离点处,其中所述水平孔垂直于尿液的流动的横截面;至少两个球囊元件,其中所述球囊元件各自附接到每个分开尖端的所述自由端且包围每个分开尖端的所述自由端;以及膨胀口,位于所述每个纵向平行腔的远端处或位于所述纵向平行腔的一侧上,其中所述球囊包围所述对应膨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管,其中所述多个纵向平行腔包含至少一个膀胱排尿中心腔和至少一个用于膨胀球囊的阀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管,其中所述水平孔在所述球囊元件膨胀时显露且位于所述中心腔的所述远端处,以允许尿液从所述膀胱排到所述中心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管,其中所述水平孔呈现为所述球囊元件膨胀之前所述分开尖端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球囊元件中的每个球囊通过使用连接到每个球囊的相应阀腔的单个阀或单独地连接到每个球囊的所述相应阀腔的多个阀来膨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管,其中所述膨胀口在所述球囊元件与阀腔之间形成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身体尿液移除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少龙糜悠湜曲玮豪
申请(专利权)人:糜悠湜曲玮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