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01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分流管、混合组件和分流组件;分流管内部设有混合段,混合段内安装有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固接有多个分流盘,分流盘上开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分流盘外侧固定连接混合段内壁;支撑杆上安装有位于各个分流盘之间的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均为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且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交错。本装置能够在不需要外接驱动的情况下,对流动中的制冷剂进行充分混合,使制冷剂的分流更加均匀,同时降低安装角度的限制,更便于安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是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冷剂,又称冷媒、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来增大功率。在制冷设备中,需要将进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制冷剂进行分流,以实现使制冷剂均匀的进入各个毛细管或蒸发盘管内,使制冷剂能够充分分散,且最大化的与外界形成接触,充分利用设备的热传功能,最快的速度完成热交换,达到对温度进行调节的效果。
[0003]用于制冷剂分离的设备是制冷剂的分离器,又称为分液头,分液头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主体结构一端为管状,另一端均匀的开有多个通孔,并在各个通孔上均安装有蒸发管。制冷剂在管道中难以完全转化为液体,存在部分气体组分,因此分液头在使用时必须竖直安装,以避免制冷剂的气液部分由于重力而出现分流,导致各个蒸发管分配的制冷剂的量出现较大差异,但是竖直安装会导致安装难度上升,且难以充分保证对制冷剂进行均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均匀输出制冷剂的分流装置,且安装角度的限制更小,便于安装,避免了制冷剂分配不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管、混合组件和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管内部设有混合段,所述混合段内安装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接有多个分流盘,所述分流盘上开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分流盘外侧固定连接混合段内壁;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位于各个分流盘之间的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所述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均为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且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交错。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向分流架包括一级圆筒,所述一级圆筒套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一级圆筒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正向导流板,所述正向导流板均向同一侧以相同的角度螺旋倾斜。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向分流架包括二级圆筒,所述二级圆筒套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二级圆筒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反向导流板,所述反向导流板均向与正向导流板相反的一侧以相同的角度螺旋倾斜。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向导流板和反向导流板的外缘贴合混合段的内壁。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管上分别设有位于混合段两端分进液段和收缩段,所述分流管上设有连接收缩段的扩散段,所述扩散段内安装有分流组件。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导流孔和蒸发管,所述分流管上的扩散段顶端开有环形分布的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分别连接对应的蒸发管。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散段的顶部向内侧安装有凸起的锥形的导流锥,所述导流孔环绕导流锥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采用上述制冷剂分流装置,本装置在分流管内设置了混合段,并在混合段内安装了混合组件来进行制冷剂的混合,不需要外力进行驱动操作,在制冷剂自身流动的过程中,混合组件会不断的对制冷剂进行切分引导,使各部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且不断的混合再分离,通过这一过程,使制冷剂中的气相组分和液相组件能够充分的混合,在最终输出时的产物混合均匀,提高了分流装置的分流质量,能够更加均匀的输出制冷剂,也提升了设备整体的制冷效果,且由于混合均匀后直接输出,使本装置对于分流装置的安装角度限制更小,即使不以垂直角度安装,也能够达到均分的效果,使设备安装为分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制冷剂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制冷剂分流装置中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制冷剂分流装置中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进液段;2、混合段;3、分流管;4、正向分流架;5、支撑杆;6、分流盘;7、收缩段;8、扩散段;9、导流孔;10、蒸发管;11、导流锥;12、混合组件;13、通孔;14、一级圆筒;15、正向导流板;16、反向分流架;17、二级圆筒;18、反向导流板;19、分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管3、混合组件12和分流组件19;所述分流管3内部设有混合段2,所述混合段2内安装有混合组件12;所述混合组件12包括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固接有多个分流盘6,所述分流盘6上开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3,所述分流盘6外侧固定连接混合段2内壁;所述支撑杆5上安装有位于各个分流盘6之间的正向分流架4和反向分流架16,所述正向分流架4和反向分流架16均为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且正向分流架4和反向分流架16交错。
[0022]本装置使用分流管3完成制冷剂的分配,在进行分配之前,制冷剂需要先通过混合段2内的混合组件12,在混合组件12的作用下,使制冷剂的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充分混合,使制冷剂输出到各个蒸发管10内的制冷剂的量能够充分平均,以改善制冷剂的分配效果,且由于主动进行混合,因此分配制冷剂时手打重力影响较小,因此对自身安装角度的限制也更小,便于安装使用。
[0023]混合组件12的主体是支撑杆5,支撑杆5通过分流盘6连接混合段2的内壁,因此位置固定,在每两个相邻的分流盘6之间,安装有正向分流架4和反向分流架16,且两者都呈螺旋状,作用是时制冷剂在经过正向分流架4时被分为多个区域,在到达反向分流架16时,形成的多个区域被切分形成新的分区,并在流动过程中通过螺旋结构进行引导调整,且每次进行一次重新分区后,都需经过分流盘6上的通孔13进行一次导流,经过反复的切分再聚合,能够使制冷剂在不需要外力搅拌混合的情况下,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以在后续分配过程中,解决气相和液相分离造成的分配不均问题。
[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
[0026]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正向分流架4包括一级圆筒14,所述一级圆筒14套在支撑杆5上且与支撑杆5转动连接,所述一级圆筒14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正向导流板15,所述正向导流板15均向同一侧以相同的角度螺旋倾斜。一级圆筒14可以选择设置为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选择固定连接,相关结构更稳定,减少磨损。选择转动连接,则在自身螺旋形的正向导流板15的分流作用下,会是的正向分流架4自身也发生与螺旋方向相反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管、混合组件和分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内部设有混合段,所述混合段内安装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接有多个分流盘,所述分流盘上开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分流盘外侧固定连接混合段内壁;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位于各个分流盘之间的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所述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均为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且正向分流架和反向分流架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分流架包括一级圆筒,所述一级圆筒套在支撑杆上且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一级圆筒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正向导流板,所述正向导流板均向同一侧以相同的角度螺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分流架包括二级圆筒,所述二级圆筒套在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熙诚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