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枢轴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94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滑动枢轴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滑动枢轴设置在电子装置的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并包括基架和滑动元件。基架设置在第一组件上,并具有弹性部。滑动元件设置在第二组件上,并耦接于基架,滑动元件具有抵接部抵靠在弹性部上。其中,当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对滑动时,弹性部的弹力施加于抵接部以推动滑动元件,由此滑动元件可在基架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枢轴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并且尤其涉及 一种具有多段停留功能的滑动枢轴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式通讯手机、PDA、数字相机等电子装置的多样化发展, 消费者对于产品功能的要求日益增加。以现今电子装置中具有滑盖 设计的产品为例,其中滑盖手机、PD A等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虽然滑盖式的电子产品已经非常的普遍,但是实际上在电子 产品中所^吏用的滑动枢轴种类并不多,而且有些滑动枢轴的结构i殳 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参考中国专利号CN200520059982.8的专利,4皮露了一种新型滑动型手才几的滑动组件。该专利的滑动组件利用在手才几的二个主体 与滑动体之间设置多个单层的弹簧片,这些弹簧片的一端设置在主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滑动体上。通过当使用者施力于滑动体时,挤 压这些弹簧片而对主体与滑动体之间产生推力,使滑动体可相对于 主体移动。然而,此设计需要同时将多个弹簧片组装于主体与滑动 体之上,不仅组装零件多且组装程序复杂。对于讲究生产效率与成 本的现代化生产流程中,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另外,参考日本专利号JP2006-050204的专利,4皮露了一种手 才几装置及其滑动单元。此专利的滑动单元由二个对称i殳置的扭力弹 簧所组成。这些扭力弹簧个别具有二个支脚,其中一支脚是固定在 手机装置的本体上,而另一支脚则是固定在手机装置的滑盖上。当 使用者施力于滑盖上使之滑动时,对称设置的扭力弹簧会施加弹力 于滑盖上以辅助滑盖的移动。然而,由于扭力弹簧的支脚之间的角 度,以及扭力弹簧设置在本体与滑盖上的支脚位置必须经过精确的 设计,才能使滑盖在本体上顺畅的滑移。这样,扭力弹簧的制造成 本高且组装不易,连带的影响手才几装置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滑动枢轴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滑动枢轴 的基架和滑动元件可分别设置在电子装置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 上,通过基架与滑动元件的耦接关系,使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能够 相对滑移。滑动元件的抵接部会抵靠在基架的弹性部上,在滑动元 件滑移时4齐压弹性部。在弹性部中可以i殳计出多个凹处以作为滑动 元件在滑动过程的多个停留点。弹性部和4氐接部的元件少且组装容 易,可以克月l高生产成本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滑动枢轴,其包括基架和滑动元件。基架具有 弹性部,滑动元件与基架耦接,并具有抵接部抵靠于弹性部。其中, 当滑动元件滑4亍于基架上时,弹性部的弹力施加于4氐4妄部以推动滑 动元件,由此滑动元件在基架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以及 滑动枢轴。滑动枢轴设置于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之间,并且包括基 架、滑动元件。基架具有弹性部,滑动元件与基架耦接,并具有抵 接部抵靠于弹性部。其中,当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对滑行时,弹性部的弹力施加于^4妾部以」惟动滑动元件,由此滑动元件在基架上 的第 一 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i兌明:^下 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滑动枢轴的示意图。图2A示出了图1的基架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1的滑动元件的示意图。图3A示出了图1的滑动元件在第一位置处的透一见图。图3B示出了图1的滑动元件在第二位置处的透视图。图4A 4B示出了图1的滑动枢轴具有停留点i殳计在滑动元件 滑动时的透一见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示出了才艮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滑动枢轴的示 意图。如图1所示,滑动才区轴1包4舌基架10和滑动元4牛11,滑动 元件11耦接于基架10上,例如滑动元件11与基架10以可相互滑 动的方式结合。基架10具有弹性部12,而滑动元件11具有4氏接部 13 (参见图2B )抵靠于弹性部12上。其中,当滑动元件11滑行于 基架10上时,弹性部12的弹力施加于4氏接部13以推动滑动元件11,由此滑动元件11会在基架10上的第一位置Pl与第二^f立置P2 之间滑动。参照图2A 2B,图2A示出了图1的基架的示意图,图2B示 出了图1的滑动元件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弹性部12包括二个 弹性it/f牛14、 15, 乂于称i也i殳置在基架IO上,二个弹性元件14、 15 的一端邻近于基架10上的第一位置P1处,另一端则i殳置在基架10 上邻近于第二位置P2处。优选地,二个弹性元件14、 15的一端枢 接于基架IO,而二个弹性元件14、 15的另一端4氐接于基架10。这 样,当抵接部13 (参见图2B )沿着弹性元件14、 15移动并挤压弹 性元件14、 15使之变形时,固定在基架10上的弹性元件14、 15 的一端可以專t动,而另一端则可以沿着基架10稍;微变形并滑移。 另外,二个弹性元件14、 15中至少有一个弹性元件弯曲i殳置,并 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最小间距。本实施 例是以二个弹性元件14、 15均弯曲设置为例进行说明。二个弹性 元件14、 15可以是S形构件的"i殳计。或者,二个弹性元件14、 15 在第 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可设计出两个以上较小的间距, 4吏弹性元件14、 15上具有至少一个凹处以作为滑动元件的停留点 设计,之后将附图说明。另外,本实施例的弹性部12虽然是以二 个弹性元件14、 lS为例进4于i兌明,然而实际上二个弹性元件14、 15也可以是由单个弹性元件凹折而成。至于滑动元件11的设计,参见图2B。当滑动元件11组装到基 架10上时,滑动元件11的4氏4妾部13优选4立于二个弹性元件14、 15之间。抵接部13例如包括二个销件16、 17,其分别抵靠在二个 弹性元件15、 14的内侧,在滑动元件11滑移时会推挤弹性元件14、 15使之变形。二个销件16、 17例如是紧密地嵌入滑动元件11上的 小孔中以固定在滑动元件11上。当然,本实施例的4氐接部13虽然 是以二个销件16、 17为例进行说明,但实际上只要是任何设计在滑动元件11上的凸件并可耦^妄于弹性元件14、 15 二侧作移动的i殳 计,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2A 2B所示,基架10还包括二个滑轨18、 19,位于基架 10的二侧纟彖,用以与滑动元件11耦^姿。滑动元件11实际上还可包 括二个滑动介质20、 21,位于滑动元件11的二侧缘。滑动介质20、 21例如是具有滑动槽的滑块,用以与基架10上的滑轨18、 19耦接。 由于基架10与滑动元件11大多是由金属板件冲压制造,滑动介质 20、 21的材料优选为具有润滑效果的塑件,可以增加基架10与滑 动元件11之间滑动的稳定度。滑动枢轴1还可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 部例如是设置在邻近于基架IO上的第一位置PI处,而第二限位部 例如是i殳置在邻近于基架10上的第二位置P2处,第一限位部和第 二限位部用以避免滑动元件11 /人基架10上脱离。第一限位部例如 包括至少一个挡件,本实施例是以在基架10上i殳置二个挡件22、 23进行说明。配置时,二个挡件22、 23的板面基本上不平行于基 架10的^反面,由此以阻挡滑动元4牛11 4主第一4立置Pl的方向滑移 出去。二个挡件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枢轴,包括:基架,具有弹性部;以及滑动元件,以可滑动的方式耦接于所述基架,并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靠于所述弹性部;其中,当所述滑动元件滑行于所述基架上时,所述弹性部的弹力施加于所述抵接部以推动所述滑动元件,由此使所述滑动元件在所述基架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海李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