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属于道路工程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北方地区的道路在初春和冬季存在非常普遍的积雪结冰现象,而大部分南方地区的道路也频繁出现凝冰现象,道路积雪结冰会显著降低路面附着系数,致使车辆制动性和转向操作稳定性显著降低,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危害驾乘人员人身安全,因此,研究路面结构的融雪技术一直是道路研究者的研究热点。
[0003]现阶段路面融雪技术主要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方法,其中被动融雪法是指下雪后道路工作者采取的融雪技术,是道路积雪后人们对不良危害的被动应对,主要有机械法、融雪剂除雪法、人工扫雪法等,这种方法会造成路面结构及附属设施破损、钢筋锈蚀、土壤和水环境污染,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且存在除雪效率低,清除不彻底的缺点。主动融雪法为通过改变传统路面的材料组成及结构设计,使得路面在降雪过程中不用借助外部作用,即可主动完成冰雪融化的技术,主要有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低冰点路面和能量转化式路面。专利号2021227660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道路(1)下面层和上面层之间是导热管(2),在导热管(2)内设有加热流体,导热管(2)进液端通过供热管(7)与热泵(8)出口连接,热泵(8)进口与导热管(2)出液端循环连接;所述热泵(8)通过电缆与发电装置连接;在所述导热管(2)两侧和底部包裹有柔性绝热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为钢制的方管、U形管或任一种上表面为平面的异型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热层(6)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隔热层(601)和保温层(602);所述隔热层(601)为隔热布,保温层(602)为保温棉、棉麻织物或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为满铺于路面之中的蛇形盘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8)为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及供热管(7)预埋在道路的地层深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路面除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8)位于路面下20
‑
30m处,其提供竖直设置的供热管(7)与导热管(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林,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