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5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空调器,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其中的涡旋压缩机,包括静盘、动盘、驱动动盘运动的曲轴以及上支架,曲轴内构造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上油通道,中心上油通道远离动盘的一端设置有导油片,涡旋压缩机还包括供油管,供油管的一端与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连通,供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油泵,供油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油路控制组件,当曲轴的转速低于第一预设转速时,第一油路控制组件控制供油管导通,当曲轴的转速不低于第一预设转速时,供油控制部件控制供油管截断。本发明专利技术兼顾了压缩机低转速与高转速工况下充足供油。顾了压缩机低转速与高转速工况下充足供油。顾了压缩机低转速与高转速工况下充足供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主要由壳体、压缩机构、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工作流体吸入管和工作流体排出管等零部件组成。压缩机构由动涡旋部件和定涡旋部件组成。驱动机构包括定子组件和曲轴转子组件,曲轴驱动动涡旋部件,由于动涡旋部件上设置有防自转机构,使得动涡旋部件相对于定涡旋部件做平动转动。由定涡旋部件的螺旋涡卷与动涡旋部件的螺旋涡卷限定成的压缩腔室容积逐渐变小,腔室中的制冷剂压力不断升高,从而经由工作流体吸入管吸入压缩腔室内的制冷剂被压缩并最终从涡旋部件中心处的排气口排出,并从工作流体排出管排出压缩机到外部制冷循环回路。由此实现制冷剂吸入、压缩、排出的工作循环过程,广泛应用于空调及热泵领域。
[0003]在涡旋压缩机中,油的润滑对是涡旋压缩机性能有很大影响,例如动静盘齿顶齿底接触区域、上支架轴承孔与曲轴主轴承、动盘与上支架接触区域等许多地方需要有油来进行润滑,如果油量供应不足,会造成压缩机泵体组件出现磨损,对压缩机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如果供油量过多,会让油大部分集中在动盘与静盘组成的泵体组件中,当泵体压缩气体时,油会与泵体压缩的气体混合,与排出的气体一起排出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内油气损失。所以压缩机从下盖中的油供到泵体上的油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0004]现有的涡旋压缩机供油技术主要有齿轮油泵供油、导油片离心供油等。齿轮油泵一般在低转速运行时供油效果较好,但在高转速供油时齿轮油泵供油效果较为一般;导油片离心供油依靠的是较大离心力,将油甩上去,所以导油片离心供油在高转速时效果较好,但在低转速时供油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涡旋压缩机中单独采用齿轮油泵供油或者导油片离心供油的方式皆不能兼顾压缩机低转速与高转速工况下充足供油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静盘、动盘、驱动所述动盘运动的曲轴以及上支架,所述曲轴内构造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上油通道,所述中心上油通道远离所述动盘的一端设置有导油片,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供油管,所述供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连通,所述供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油泵,所述供油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油路控制组件,当所述曲轴的转速低于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供油管导通,当所述曲轴的转速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供油管截断。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包括供油发电部件,所述供油发电部件包括第一永磁体转子以及穿行于所述第一永磁体转子的中心通孔的第一导体,所述曲轴
套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永磁体转子外套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通断切换部件,所述第一通断切换部件包括第一阀芯,在所述曲轴的转速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阀芯处于连通位置,在所述曲轴的转速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截断位置;和/或,所述上支架上构造有对所述动盘形成背压的背压腔,所述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包括所述背压腔。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断切换部件还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具有与所述供油管的管口对应的第一供油孔,所述第一阀芯具有第一铁芯,所述第一铁芯上缠绕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能够与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一阀体上还设置有第一磁吸件以及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一铁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且位置与所述第一铁芯相背。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油池连通,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通断切换部件,所述第二通断切换部件包括第二阀芯,在所述曲轴的转速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截断位置,在所述曲轴的转速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阀芯处于连通位置。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断切换部件还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回油管的管口对应的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二阀芯具有第二铁芯,所述第二铁芯上缠绕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能够与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二阀体上还设置有第二磁吸件以及第二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二铁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连接且位置与所述第二铁芯相背。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体、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串联于第一电路上。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上串联有第一电阻。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油泵的转子上具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动盘的背部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油池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上设置有第二油路控制组件,当所述曲轴的转速高于第二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二油路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回油管导通,当所述曲轴的转速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二油路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回油管截断,所述第二预设转速高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油路控制组件包括第三通断切换部件,所述第三通断切换部件包括第三阀体以及第三阀芯,所述第三阀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的管口对应的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三阀芯具有第三铁芯,所述第三铁芯上缠绕有第三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与回油发电部件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三阀体上还设置有第三磁吸件及第三弹性件,其中,所述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三铁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连接且与所述第三铁芯相背,当所述曲轴的转速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三阀芯处于截断所述第二回油孔的状态,当所述曲轴的转速高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三阀芯处于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孔的状态。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发电部件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上绕设有初级线圈、次级侧上绕设有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第一电路串联,所述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串联,且所述初级线圈的匝数少于所述次级线圈的匝数。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油发电部件包括第二永磁体转子以及穿行于所述第二永磁体转子的中心通孔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二永磁体转子外套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在所述曲轴的转速部高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二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三阀芯处于截断所述第二回油孔的状态,在所述曲轴的转速高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二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三阀芯处于连通所述第二回油孔的状态。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静盘(11)、动盘(12)、驱动所述动盘(12)运动的曲轴(13)以及上支架(14),所述曲轴(13)内构造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心上油通道(131),所述中心上油通道(131)远离所述动盘(12)的一端设置有导油片(132),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供油管(21),所述供油管(21)的一端与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连通,所述供油管(21)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油泵(22),所述供油管(21)上还设置有第一油路控制组件,当所述曲轴(13)的转速低于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供油管(21)导通,当所述曲轴(13)的转速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供油管(21)截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包括供油发电部件,所述供油发电部件包括第一永磁体转子(31)以及穿行于所述第一永磁体转子(31)的中心通孔的第一导体(32),所述曲轴(13)套装有第一齿轮(133),所述第一永磁体转子(31)外套装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133)与所述第二齿轮(33)啮合,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通断切换部件(301),所述第一通断切换部件(301)包括第一阀芯(341),在所述曲轴(13)的转速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32)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阀芯(341)处于连通位置,在所述曲轴(13)的转速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32)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阀芯(341)处于截断位置;和/或,所述上支架(14)上构造有对所述动盘(12)形成背压的背压腔(141),所述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包括所述背压腔(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切换部件(301)还包括第一阀体(342),所述第一阀体(342)上具有与所述供油管(21)的管口对应的第一供油孔(345),所述第一阀芯(341)具有第一铁芯(3411),所述第一铁芯(3411)上缠绕有第一线圈(3412),所述第一线圈(3412)能够与所述第一导体(32)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一阀体(342)上还设置有第一磁吸件(343)以及第一弹性件(344),其中,所述第一磁吸件(343)与所述第一铁芯(34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34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341)连接且位置与所述第一铁芯(3411)相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油管(41),所述第一回油管(41)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内待润滑区域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41)的另一端与油池连通,所述第一油路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通断切换部件(302),所述第二通断切换部件(302)包括第二阀芯(42),在所述曲轴(13)的转速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32)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阀芯(42)处于截断位置,在所述曲轴(13)的转速不低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时,所述第一导体(32)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阀芯(42)处于连通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断切换部件(302)还包括第二阀体(43),所述第二阀体(43)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回油管(41)的管口对应的第一回油孔(46),所述第二阀芯(42)具有第二铁芯(421),所述第二铁芯(421)上缠绕有第二线圈(422),所述第二线圈(422)能够与所述第一导体(32)形成电路回路,所述第二阀体(43)上还设置有第二磁吸件(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王成烨刘双来郭求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