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40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其中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以及密封盖;外圈固定于壳体上且内部设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朝背离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冷却孔,内圈套设并固定于转子的周面上,内圈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通道并在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冷却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第二冷却通道朝向靠近外圈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冷却孔,密封盖安装于外圈上,并与内圈和外圈形成一冷却腔,注入进气通道的冷却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孔、冷却腔、第二冷却孔、第二冷却通道、出气孔以及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高了轴承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了离心空压机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离心空压机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了离心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空压机
,特别涉及一种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离心式空压机设计一般采用电机直驱方式,电机转子和主轴做成一体化结构,主轴轴端固定联接离心式叶轮,叶轮内置于蜗壳内。电机转子超高速旋转下,叶轮带动气体高速旋转与蜗壳相互作用产生高压、大流量空气,供给燃料电池发动机用于燃料电池电堆内部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其中轴承提供支撑转子一体化旋转部件高速旋转。
[0003]离心式空压机为了提高输出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往往采用超高转速的转速控制实现方式,超高速的转子也会带来散热和冷却问题。因此,空压机工作时,电机定子通电运行与转子的高速旋转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聚集在空压机内部将会影响电机定子及其控制电路以及转子的运行状态,必须及时有效地实现散热。双极离心空压机对于转子的旋转要求更高。在如此高速的旋转下空压机工作时最容易发烫的装置除了转子还有轴承,而现有技术中的离心空压机冷却系统均为电机转子定子冷却,最容易过热损坏的轴承却始终没有相关的降温方式。如何能精准的实现空压机内部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叶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转子,与所述叶轮的叶片传动连接;以及轴承,安装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壳体之间,以承受所述转子的径向力;其中,所述轴承包括:外圈,所述外圈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且内部设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朝背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一冷却孔;内圈,所述内圈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转子的周面上,所述内圈的内部设有第二冷却通道并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朝向靠近所述外圈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第二冷却孔;滚动体,安装于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保持架,安装于所述滚动体上,以使多个所述滚动体等间隔分布;以及密封盖,安装于所述外圈上,并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形成一冷却腔,注入所述进气通道的冷却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孔、所述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孔、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所述出气孔以及出气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或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波浪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空压机的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于所述内圈朝外一侧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赞曾振兴杨湘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达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