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磺胺二甲氧嘧啶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检测
,具体是以一种用于磺胺二甲氧嘧啶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磺胺二甲氧嘧啶(SDM)是磺胺类(SAs)抗生素的一种,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传染病。因为其具有性能稳定、抗菌谱广、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被用于畜禽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此外,它对畜禽生长有促进作用,又作为饲料添加剂,直接添加到动物饲料中或口服。然而,滥用或不当使用SDM抗生素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其残留的增加将促进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食品中SDM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对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检测SDM的方法主要包括HPLC、CE、、ELISA、比色、EC以及PEC。但是,这些方法大多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需要复杂的实验技术,昂贵的设备,并且灵敏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磺胺二甲氧嘧啶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用于磺胺二甲氧嘧啶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干燥的电极在 H2SO4中进行电化学活化,然后用超纯水冲洗后晾干得到清洁的玻碳电极,将Ce
‑
MOF/PEI和AuNPs溶液滴加到清洁的玻碳电极表面上,室温干燥;然后滴加dsDNA复合物,室温孵育过夜;再滴加6
‑
巯基
‑1‑
己醇(MCH)溶液,室温孵育30
‑
50 min;再滴加磺胺二甲氧嘧啶溶液,室温孵育1
‑
2 h;再滴加Zn
‑
TBAPy/SP信号探针溶液,室温孵育1
‑
3 h,即得到用于磺胺二甲氧嘧啶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所述Zn
‑
TBAPy/SP信号探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EDC和NHS溶于MES溶液中得到MES缓冲液,将MES缓冲液加入到制得的0.5
‑
2 mg/mL Zn
‑
TBAPy分散液中,室温搅拌20
‑
40 min后,加入信号探针(SP),冰浴搅拌10
‑
12 h,然后离心,水洗,将沉淀物重新分散于超纯水中,即得到Zn
‑
TBAPy/SP信号探针溶液;Zn
‑
TBAPy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Zn(NO3)2·
6H2O、H4TBAPy加入DMF和HNO3的混合液中,超声处理3
‑
6 min,随后,将其转移到圆形烧瓶中,在110
‑
130 ℃下加热回流20
‑
25 h;最后,将得到的黄色沉淀用DMF离心洗涤,置于80
‑
120 ℃的真空干燥箱;干燥后,加入超纯水分散即得Zn
‑
TBAPy分散液;Ce
‑
MOF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Ce(NO3)3·
6H2O加入超纯水中,超声处理2
‑
4 min, 随后, H3BTC溶解在水
‑
乙醇混合物(v / v = 1:1)中,在磁力搅拌下将H3BTC溶液滴入至Ce(NO3)3·
6H2O 溶液中,置于50
‑
70
ꢀ°
C的水浴中反应1
‑
2 h;最后,将得到的白色沉淀离心洗涤数次,置于50
‑
70 ℃干燥;然后加入超纯水分散得到Ce
‑
MOF分散液;Ce
‑
MOF/PEI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PEI加入到上述所制备的Ce
‑
MOF分散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0
‑
15 h,然后离心洗涤,即得Ce
‑
MOF/PEI分散液;dsDNA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氨基修饰的捕获探针(CP)和适配体(Apt)混合,在80
‑
100
ꢀ°
C下加热3
‑
6 min,冷却到60
‑
70
ꢀ°
C后再反应10
‑
15 min,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得到dsDNA复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AuNPs的制备方法为:1%HAuCl4溶液加入至100 mL超纯水中煮沸,然后迅速加入2.5 mL 1%柠檬酸三钠溶液继续煮沸15 min,冷却后用超纯水恢复至原体积得透明的酒红色溶液即为金纳米粒子(AuNPs)。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信号探针的制备:1)Zn
‑
TBAPy:称取52.36 mg Zn(NO3)2·
6H2O(0.045 mmol)、41.08 mg H4TBAPy(0.015 mmol)加入10 mL DMF和240 μL HNO3(65 wt%)的混合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丽娟,刘俊杰,卿敏,王璐璐,周家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