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D打印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D打印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涌现出各种技术创新。致力于模拟甚至超越人类皮肤功能的柔性传感器也是其中的一员。柔性传感器是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延展性、甚至可自由弯曲折叠,而且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测量条件的要求任意布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对复杂被测量进行检测。同时,通过赋予柔性传感器可穿戴性、舒适性、远程操作性和及时反馈等综合特性,促进了其在医疗电子、环境监测、健康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
[0003]3D打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柔性传感器的微纳结构技术创新,但3D打印的材料只是静态结构,不会随环境、时间等的变化而变化。如用作可穿戴设备时,不会随皮肤温度、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对应的形变,因而不能够更好地贴合皮肤,存在舒适性问题;用作体内传感器,如药物递送时,器件到达体内目标位置后,需要传感器的形变来实现特定功能,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D打印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4D打印柔性传感器包括基底层、传感层和电极层,所述基底层包括明胶、N
‑
异丙基丙烯酰胺、2
‑
羟基
‑4‑
(2
‑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以及纤维素纳米纤维,所述传感层包括明胶、N
‑
异丙基丙烯酰胺、2
‑
羟基
‑4‑
(2
‑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纤维素纳米纤维以及还原氧化石墨。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4D打印技术将基底层的打印墨水打印生成所述基底层;步骤二,利用4D打印技术将传感层的打印墨水打印在所述基底层上生成所述传感层;步骤三,在所述传感层表面形成电极层,然后固化即得到4D打印柔性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打印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明胶、N
‑
异丙基丙烯酰胺分别溶解后混合,然后加入2
‑
羟基
‑4‑
(2
‑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加热搅拌形成均匀溶液;步骤二,接着加入预分散好的纤维素纳米纤维,搅拌均匀后在冰浴中超声,即得到基底层的打印墨水;步骤三,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模型形状,然后采用紫外光固化得到4D打印柔性基底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D打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打印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明胶、N
‑
异丙基丙烯酰胺分别溶解后混合,然后加入2
‑
羟基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矽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