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7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包括操作台、安装框和固定框,所述操作台顶部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滑杆、两个伸缩弹簧、夹持块和第一红外测距仪,所述操作台顶部外壁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内径测量机构,所述内径测量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四个第二红外测距仪,所述操作台内设有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推料气缸、推料板和导向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套圈检测时无法对内外径和圆弧度进行同步测量,轴承套圈的检测步骤增多,实用性低,无法对合格品和次品进行区分,容易造成合格品和次品混淆,工作效率低问题。工作效率低问题。工作效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具体的,涉及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是轴承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在对轴承套圈进行加工时,需要对轴承套圈的内径和外径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对轴承套圈的圆弧度进行检测,用于保证轴承套圈在于轴承的其余零部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轴承后,能够完美运转。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332611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精薄壁柔性轴承套圈检测装置”,上述装置在对轴承套圈进行多点检测时,无需再调节轴承套圈或百分表的固定位置,从而使得装置的检测操作更加方便,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只能够对轴承套圈的外径进行测量,无法对轴承套圈的内径和圆弧度进行同步测量,导致针对轴承套圈的检测步骤增多,实用性低;
[0005]2、在对轴承套圈检测完成后,无法对合格品和次品进行区分,工作人员在取下轴承套圈时容易因分心造成合格品和次品混淆,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安装框(2)和固定框(3),所述操作台(1)顶部设有夹持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两个滑杆(401)、两个伸缩弹簧(402)、夹持块(403)和第一红外测距仪(405);所述操作台(1)顶部外壁上设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顶板(502);所述顶板(502)底部设有内径测量机构(6),所述内径测量机构(6)包括连接板(603)和四个第二红外测距仪(608);所述操作台(1)内设有剔除机构(7),所述剔除机构(7)包括升降气缸(702)、推料气缸(705)、推料板(706)和导向板(7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底部的四角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四个防滑垫底部外壁上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防滑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焊接于操作台(1)顶部外壁上,且固定框(3)焊接于操作台(1)顶部外壁上,所述安装框(2)位于固定框(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和固定框(3)两侧和两边外壁上均开有两个通孔,且两个滑杆(401)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通孔内,两个所述伸缩弹簧(402)分别套设于两个滑杆(401)一端外壁上,且两个伸缩弹簧(402)位于安装框(2)和固定框(3)之间,所述夹持块(403)分别焊接于两个滑杆(401)一端外壁上,所述滑杆(401)远离夹持块(403)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限位板(404),且限位板(404)分别焊接于两个滑杆(401)一端外壁上,所述第一红外测距仪(405)通过螺栓连接于夹持块(403)一侧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加工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四个支撑柱(501),且顶板(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述俊张继兴朱荣斌任年军
申请(专利权)人:临西县华源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