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6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托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及车辆。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支撑框架;复合材料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复合材料底板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电芯或电池模组的容置腔;底护板,所述底护板包括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以及位于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之间的铝材层;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并包覆所述复合材料底板的下表面。其重量比钢托盘更轻,且耐腐蚀性能更好。腐蚀性能更好。腐蚀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托盘
,尤其是一种电池托盘、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托盘作为电池包最重要的结构承载件,对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轻量化、耐腐蚀性都有着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托盘主要采用的材料为高强钢,其具有价格经济,有优良的加工及焊接功能,在实际路况中由于电池托盘受到不同工况的影响,而钢托盘可以对电池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钢制托盘重量较大,刚性较差,在发生碰撞过程中易发生挤压变形,从而使得电池发生破坏甚至引起火灾;另一方面,钢制电池托盘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在不同的环境中易发生化学腐蚀,从而引起内部电池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支撑框架;复合材料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复合材料底板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电芯或电池模组的容置腔;底护板,所述底护板包括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以及位于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之间的铝材层;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并包覆所述复合材料底板的下表面。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托盘,其重量比现有的钢制托盘更轻,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0004]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底板包括主体部、法兰部和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法兰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法兰部搭接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第一边梁和两个第二边梁,两个所述第一边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边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二边梁首尾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06]所述第一边梁包括第一平面壁、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平面壁,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壁和所述第二平面壁;
[0007]所述第一平面壁与所述法兰部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壁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面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壁的厚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平面壁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限胶结构,和/或所述主体部用于容纳所述电芯或电池模组的部分设有第二限胶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边梁包括第三平面壁,所述法兰部与所述第三平面壁对应的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三平面壁上;所述第二边梁截面呈“日”字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法兰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设有装配间隙。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梁,和/或所述第二边梁通过钢材辊压成型;所述复合材料底板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成型。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膨胀梁,所述膨胀梁内嵌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边梁内嵌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上表面突出于所述第三平面壁。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托盘还包括用于绝缘检测的金属片,所述法兰部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片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金属片一部分延伸至所述主体部。
[001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电芯或电池模组及前述的电池托盘,所述电芯或所述电池模组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6]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的动力电池。
[0017]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抗腐蚀性能好的特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托盘,及对于电池托盘的底板采用上述的复合材料底板,支撑框架采用高强度高强钢辊压成型,其重量比钢托盘更轻,且耐腐蚀性能更好。进一步地将底护板作为电池托盘的一部分,将底护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上;通过设置底护板,可以对复合材料底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外力撞击而损坏;同时提高了电池托盘整体的结构强度,与支撑框架、复合材料底板一起作为电池或电池模组的承力部件;同时底护板将裸露的支撑框架覆盖,提高了电池托盘整体的防腐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托盘;
[0019]图2是图1所示电池托盘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所示电池托盘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所示支撑框架的第一边梁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3所示支撑框架的第二边梁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2所示电池托盘的复合材料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2所示电池托盘的复合材料底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1所示电池托盘的结构剖示图;
[0026]图9是图8的A部分放大图;
[0027]图10是膨胀梁与第二边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支撑框架,11

第一边梁,111

第一平面壁,112

第一内侧壁,113

第二平面壁,12

第二边梁,121

第三平面壁,122

第二套筒,2

复合材料底板,21

主体部,211

第一限胶结构,212

第二限胶结构,22

法兰部,221

安装槽,23

连接部,3

底护板,4

膨胀梁,41

第一套筒,5

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托盘主要采用的材料为高强钢,其具有价格经济,有优良的加
工及焊接功能,在实际路况中由于电池托盘受到不同工况的影响,如易受到碎石的冲击等,而钢托盘正好有良好的抗石头冲击的能力。但钢制托盘重量较大,是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且钢制电池托盘由于其刚性较差,在发生碰撞过程中易发生挤压变形,从而使得电池发生破坏甚至引起火灾:另一方面,钢制电池托盘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在不同的环境中易发生化学腐蚀,从而引起内部电池的破坏。
[0032]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包括:支撑框架1;复合材料底板2,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上,所述复合材料底板2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电芯或电池模组的容置腔;底护板3,所述底护板3包括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以及位于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之间的铝材层;所述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复合材料底板(2),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上,所述复合材料底板(2)上形成有用于容纳电芯或电池模组的容置腔;底护板(3),所述底护板(3)包括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以及位于外复合材料层和内复合材料层之间的铝材层;所述底护板(3)与所述支撑框架(1)连接,并包覆所述复合材料底板(2)的下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底板(2)包括主体部(21)、法兰部(22)和连接部(23),所述主体部(21)和所述法兰部(22)通过所述连接部(23)连接,所述法兰部(22)搭接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两个第一边梁(11)和两个第二边梁(12),两个所述第一边梁(1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边梁(1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边梁(11)和所述第二边梁(12)首尾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边梁(11)包括第一平面壁(111)、第一内侧壁(112)和第二平面壁(113),所述第一内侧壁(112)连接所述第一平面壁(111)和所述第二平面壁(113);所述第一平面壁(111)与所述法兰部(22)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壁(113)与所述主体部(21)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壁(11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壁(111)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1)与所述第二平面壁(113)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限胶结构(211),和/或所述主体部(21)用于容纳所述电芯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任强刁义伟包德荣孙国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