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33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涉及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呼叫机本体和固定组件,呼叫机本体包括壳体、PCB电路板、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蜂鸣器、接听按钮和呼叫按钮;PCB电路板、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蜂鸣器均安装在壳体内,PCB电路板与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蜂鸣器电性连接;固定组件连接于壳体外部;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护士站的主机无线连接,方便病人将呼叫机带出病房还能与护士站的主机保持连接,随时可以呼叫;固定组件可方便人员进行携带,可选择性广,满足不同人员使用的需要。满足不同人员使用的需要。满足不同人员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

技术介绍

[0002]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临床护理主要是针对老年病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急诊术后及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协同治疗的方式有助于疾病的治愈及转归,呼叫机是临床护理常用的工具之一,呼叫机与医院护士站内的呼叫主机无线连接,可方便病人呼叫医院护理人员,也可用于护理人员呼叫病人,方便医院开展临床护理。
[0003]但是,现有的临床护理用呼叫机大多是直接固定在墙壁上,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6596115 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病房呼叫机,呼叫机包括外壳和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主板及扬声器;主板上集成有通信模块、语音模块、中央处理器操作按键和记录模块;外壳其中一面上嵌设有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外壳可拆卸连接;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通信模块、语音模块、操作按键、显示模块、记录模块。这种病房呼叫机固定安装在墙壁上,使用时,患者需要起身按动墙壁上的呼叫机呼叫医护人员,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十分不便,往往需要家人及病友协助。并且这种呼叫机通过电线与护士站相连,只能在病房内使用。而对于一些需要通过散步锻炼进行康复护理的病人来说,当走出病房后便无法通过呼叫机呼叫护理人员,一旦病人在病房外出现紧急情况,难以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势必会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能够解决传统呼叫机固定设置无法在病房外使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包括:
[0007]呼叫机本体,呼叫机本体包括壳体、PCB电路板、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蜂鸣器、接听按钮和呼叫按钮;
[0008]PCB电路板、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蜂鸣器均安装在壳体内,PCB电路板与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蜂鸣器电性连接;
[0009]接听按钮和呼叫按钮都安装在壳体外部,接听按钮和呼叫按钮与PCB电路板电连接;
[0010]固定组件,连接于壳体外部。
[0011]可选的,固定组件包括卡板和弹簧铰链,卡板和弹簧铰链都位于壳体的背面,卡板和壳体通过弹簧铰链铰接。
[0012]可选的,固定组件包括挂环和颈带,挂环安装在壳体的顶部,颈带穿设在挂环的中部。
[0013]可选的,颈带的一端等间距开设有卡孔,颈带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卡孔相适配的卡头。
[0014]可选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还包括发热把手和加热按钮,发热把手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发热把手包括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电加热层,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设置有一圈电加热层,电加热层为电加热板,电加热层通过导线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加热按钮安装在壳体外部,加热按钮与PCB电路板电连接。
[0015]可选的,发热把手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条纹。
[0016]可选的,壳体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在壳体上从上到下等间距设置;壳体的内壁上正对散热口安装有防水板,防水板的上端与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防尘网。
[0017]可选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壳体上,显示屏与PCB电路板电连接。
[0018]可选的,壳体位于显示屏上方的部位形成有扬声器口,壳体位于显示屏下方的部位形成有麦克风口,扬声器口正对语音接收模块设置,麦克风口正对语音发送模块设置。
[0019]可选的,壳体的一侧设置有USB充电口,USB充电口与锂电池电性连接,USB充电口的一侧设置有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指示灯。
[0020]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技术通过设置颈带、卡板和发热把手,颈带安装在呼叫机本体的上部,且颈带的两端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头和卡孔,可方便人员进行头戴式携带,卡板通过弹簧铰链与呼叫机本体弹性连接,可方便人员将呼叫机本体卡接腰带上携带,发热把手的设置可方便人员进行手持携带,本技术提供三种携带方式,携带更加方便,可选择性广,满足不同人员使用的需要。
[0022](2)本技术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护士站的主机无线连接,方便病人将呼叫机带出病房还能与护士站的主机保持连接,随时可以呼叫。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图1中发热把手的结构剖开图。
[0025]图3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图1中呼叫机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图1中呼叫机本体的侧视图。
[0027]图5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8]图6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9]1、安装板;2、挂板;3、呼叫机本体;301、壳体;302、PCB电路板;303、锂电池;304、语音发送模块;305、语音接收模块;306、无线通信模块;307、蜂鸣器;4、发热把手;401、内保温层;402、外保温层;403、电加热层;5、挂环;6、颈带;7、卡孔;8、卡头;9、卡板;10、弹簧铰链;11、USB充电口;12、充电指示灯;13、扬声器口;14、麦克风口;15、接听按钮;16、呼叫按钮;17、加热按钮;18、显示屏;19、散热口;20、防水板;21、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1]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包括呼叫机本体3和固定组件。并且,为了方便本实施例的呼叫机在不使用时能放置在病房里,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呼叫机还包括安装板1和挂板2,其中安装板1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设置可方便将安装板1安装在床头墙壁上,刮板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且刮板2与安装板1之间有间隙,挂板2用于悬挂呼叫机本体3,能够将呼叫机本体3挂在墙上,方便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使用。
[0032]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呼叫机本体3包括壳体301、PCB电路板302、锂电池303、语音发送模块304、语音接收模块305、无线通信模块306、蜂鸣器307、接听按钮15和呼叫按钮16;其中PCB电路板302、锂电池303、语音发送模块304、语音接收模块305、无线通信模块306和蜂鸣器307均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叫机本体,所述呼叫机本体包括壳体、PCB电路板、锂电池、语音发送模块、语音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蜂鸣器、接听按钮和呼叫按钮;所述PCB电路板、所述锂电池、所述语音发送模块、所述语音接收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蜂鸣器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锂电池、所述语音发送模块、所述语音接收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接听按钮和所述呼叫按钮都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接听按钮和所述呼叫按钮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板和弹簧铰链,所述卡板和所述弹簧铰链都位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卡板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弹簧铰链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挂环和颈带,所述挂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颈带穿设在所述挂环的中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带的一端等间距开设有卡孔,所述颈带的另一端安装有与所述卡孔相适配的卡头。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临床护理的便携式呼叫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把手和加热按钮,所述发热把手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发热把手包括内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艳然熊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