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29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包括带锁紧结构的折叠件,所述的尾管包括三段,三段分别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前端,中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后端、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前端,后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后端,第一折叠件、第二折叠件的折叠方向相同,电机驱动的尾旋翼安装在后段尾部。本折叠尾管为三段式,可进行两次折叠,折叠后后段靠近机身,中段靠近机身后部,整个折叠后非常紧凑,方便运输、存放,且支撑机构在飞行中使尾管更为稳固,在飞行中不产生振动。在飞行中不产生振动。在飞行中不产生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单旋翼无人机尾管,属于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单旋翼直升机的尾管用于安装尾旋翼,通过尾旋翼的转动以平衡旋翼产生的使机身旋转的扭矩,早期的尾旋翼通过尾管内的皮带传动实现驱动,因为这种机械驱动结构较为复杂,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油动单旋翼直升机基本采用结构更为简单的电动尾旋翼,由于尾管具有较大的长度(其长度往往大于机身本身),在运输、存放中需要占用较大的长度空间,为了便于存储、运输,折叠尾管便成为了一种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中也有公布,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2784563公开的一种单旋翼的无人飞行器的折叠尾管、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03545763公开的可折叠尾翼的应急无人机,上述文献中均有折叠尾管的技术方案公开,申请人近几年由于大规模的作业任务多、直升机一次出货量大等原因,运输、存储情景显著增加,为了节省空间,申请人也曾尝试过与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原理相似的折叠尾管,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折叠尾管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折叠后虽然长度变短,但宽度方向占据的空间大了,节省的空间有限;二是采用折叠尾管后在飞行中发现在会有振动产生,而振动是直升机飞行中非常忌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包括带锁紧结构的折叠件,所述的尾管包括三段,三段分别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前端,中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后端、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前端,后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后端,第一折叠件、第二折叠件的折叠方向相同,电机驱动的尾旋翼安装在后段尾部。
[0005]进一步的;在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口的束缚扣,尾管折叠后后段插入束缚扣内。
[0006]进一步的;在后段上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后段上的固定块,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机身上。
[0007]进一步的;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鱼眼关节轴承,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鱼眼关节轴承连接在固定块上、另一端通过穿设在鱼眼关节轴承中的螺栓及与螺栓配合的螺母可拆卸连接机身上,固定块端的鱼眼关节轴承的内圈轴线方向为上下方向,机身端的鱼眼关节轴承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为两根,两根支撑杆分别位于尾管的两侧。
[0009]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折叠尾管为三段式,可进行两次折叠,折叠后后段靠近机身,中段靠近机身后部,整个折叠后非常紧凑,方便运输、存放,且支撑机构
在飞行中使尾管更为稳固,在飞行中不产生振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尾管展开(可飞行状态下)安装在直升机上的侧视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尾管展开(可飞行状态下)安装在直升机上的俯视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尾管折叠后在直升机上的示意图。
[0013]图4是支撑杆的俯视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5]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机身;2:整流罩;3:第一折叠件;4:第二折叠件;5:中段;6:后段;7:固定块;8:尾旋翼;9: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固定块端的鱼眼关节轴承;12:机身端的鱼眼关节轴承;13:束缚扣。
[0016]图1、图2中,三段式尾管的前段位于整流罩2内,在图中没有示意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折叠件是目前的现有技术,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中有多种关于这种折叠件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14970920公开的一种竖管自锁折叠器;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17158145公开的一种自锁折叠结构;本申请涉及的折叠件也可以通过市售买到,如在电商网站阿里1688(https://www.1688.com/)搜索“自锁防虚位折叠件”,可以搜索到很多植保无人机横折叠件,可以选择与尾管匹配的规格作为折叠件。本申请只是利用了折叠件,在折叠件本身上也没有改进。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两次折叠以及支撑机构。
[0017]如附图所示,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包括带锁紧结构的折叠件,所述的尾管包括三段,三段分别为前段、中段5、后段6,前段位于整流罩2内,没有显示出,前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3的前端,中段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3的后端、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4的前端,后段6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后端,上述的前端、后端均是指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折叠件3、第二折叠件4的折叠方向相同,在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口的束缚扣13,尾管折叠后后段插入束缚扣内。在后段上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后段上的固定块7,两根支撑杆分别位于尾管的两侧,图中9所示为第一支撑杆、10所示为第二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鱼眼关节轴承,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鱼眼关节轴承连接在固定块上、另一端通过穿设在鱼眼关节轴承中的螺栓及与螺栓配合的螺母可拆卸连接机身上,固定块端的鱼眼关节轴承11的内圈轴线方向为上下方向,机身端的鱼眼关节轴承12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可以在后段上固定连接与束缚扣相似的扣件,用于折叠后束缚支撑杆。
[0018]支撑杆两端部不连接鱼眼轴承也可以,可以在支撑杆两端开设相应的连接孔,连接孔与固定件之间转动连接、与机身之间通过螺栓、螺母与机身之可拆卸固定连接即可,可在连接孔内安装柔性的环形垫圈防止间隙。
[0019]电机驱动的尾旋翼8安装在后段尾部。
[0020]本折叠尾管在飞行时展开为图1、图2的状态,机身端的支撑杆可拆卸连接在机身
上,需要折叠时,将机身端的支撑杆拆卸下来后转动到与后段相同方向,打开两个折叠件即可折叠呈图3的状态,折叠后后段位于束缚扣内。
[0021]在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包括带锁紧结构的折叠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管包括三段,三段分别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前端,中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后端、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前端,后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后端,第一折叠件、第二折叠件的折叠方向相同,电机驱动的尾旋翼安装在后段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其特征在于:在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口的束缚扣,尾管折叠后后段插入束缚扣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其特征在于:在后段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强于进峰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坤宇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