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18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包括安装座、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以及灯罩,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安装座的中心位置,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安装座的边缘位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均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一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第一感应装置与第一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发光,第二感应装置与第二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第二发光组件发光,灯罩安装于安装座上以用于保护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均位于灯罩外。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根据人距离照明灯的远近程度来控制光照强度的不同。来控制光照强度的不同。来控制光照强度的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灯的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建筑物中会经常使用到照明灯。为了节能,现有的照明灯都只安装有一个感应装置,当感应到照明灯附近有人时,该感应装置就会控制照明灯发光,然而,现有的这种节能照明灯只能控制灯的开关,但是不能控制灯的光照的明亮程度,虽然起到了节能的作用,但是当远处的人想凭借灯的安装位置定位到门口位置时却产生不便,不能根据人距离照明灯的远近程度来控制光照强度的不同。
[0003]因此,亟需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包括安装座、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以及灯罩,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发光,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光,所述灯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以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均位于所述灯罩外。
[000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罩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漫射层以及基材层,所述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000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层内设置有塑胶颗粒以及塑胶条。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均包括若干个发光装置。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装置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LED灯体、环氧树脂层、PCB铜片层以及PET绝缘层,所述LED灯体直接安装于所述环氧树脂层上,所述PCB铜片层直接固定于所述PET绝缘层上,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内部和所述PET绝缘层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增强导热能力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导热系数,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PET绝缘层的导热系数。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PCB铜片层为厚度是70um的紫铜片层。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建筑用节能照明灯还包括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包括安装座、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以及灯罩,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安装座
的中心位置,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安装座的边缘位置,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均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一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第一感应装置与第一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发光,第二感应装置与第二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第二发光组件发光,灯罩安装于安装座上以用于保护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均位于灯罩外。故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较远的位置处是否有人,当感应到有人时,先控制第二发光组件发光以实现较弱的照明;当人朝安装座的位置靠近时,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较近的位置处有人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也发光,此时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一起发光,使得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发出较亮的光,因此可以实现根据人距离照明灯的远近程度来控制光照强度的不同。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灯罩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100,包括安装座10、第一发光组件20、第二发光组件30、第一感应装置40、第二感应装置50以及灯罩60,第一发光组件20安装于安装座10的中心位置,第二发光组件30安装于安装座10的边缘位置,第一感应装置40和第二感应装置50均安装于安装座10上,第一感应装置40的感应距离小于第二感应装置50的感应距离,第一感应装置40与第一发光组件20相接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20发光,第二感应装置50与第二发光组件30相接并控制第二发光组件30发光,灯罩60安装于安装座10上以用于保护第一发光组件20和第二发光组件30,第一感应装置40和第二感应装置50均位于灯罩60外。
[0020]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灯罩60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漫射层61以及基材层62,漫射层61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具体地,基材层62内设置有塑胶颗粒621以及塑胶条622。
[0021]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3,第一发光组件20和第二发光组件30均包括若干个发光装置70。较优的是,发光装置7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LED灯体71、环氧树脂层72、PCB铜片层73以及PET绝缘层74,LED灯体71直接安装于环氧树脂层72上,PCB铜片层73直接固定于PET绝缘层74上,环氧树脂层72的内部和PET绝缘层74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增强导热能力的导热层75,导热层75的导热系数大于环氧树脂层72的导热系数,导热层75的导热系数大于PET绝缘层74的导热系数。举例而言,PCB铜片层73为厚度是70um的紫铜片层。
[0022]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100还包括亮度传感器80,亮度传感器80安装于安装座10上,且亮度传感器80用于感应光照亮度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20的光照强度。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100,包括安装座10、第
一发光组件20、第二发光组件30、第一感应装置40、第二感应装置50以及灯罩60,第一发光组件20安装于安装座10的中心位置,第二发光组件30安装于安装座10的边缘位置,第一感应装置40和第二感应装置50均安装于安装座10上,第一感应装置40的感应距离小于第二感应装置50的感应距离,第一感应装置40与第一发光组件20相接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20发光,第二感应装置50与第二发光组件30相接并控制第二发光组件30发光,灯罩60安装于安装座10上以用于保护第一发光组件20和第二发光组件30,第一感应装置40和第二感应装置50均位于灯罩60外。故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感应装置50感应到较远的位置处是否有人,当感应到有人时,先控制第二发光组件30发光以实现较弱的照明;当人朝安装座10的位置靠近时,第一感应装置40感应到较近的位置处有人时,控制第一发光组件20也发光,此时第一发光组件20和第二发光组件30一起发光,使得本技术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100发出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第一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以及灯罩,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发光,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相接并控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光,所述灯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以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均位于所述灯罩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漫射层以及基材层,所述漫射层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节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李嘉鸿王先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由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