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00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线、电子设备,排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位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基于目标布局排布的N个线缆,N为正整数,线缆导通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传输信号。每个线缆包括一根信号线和基体结构,基体结构至少包括与信号线的第一部分对应的第一基体结构和与信号线的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基体结构,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信号线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信号线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信号线的两个不同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线、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排线、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排线(柔性线路板)在设计时一般需考虑结构对折叠柔韧性及信号传输质量(主要涉及阻抗和损耗)的影响,目前的排线一般通体采用单一结构的基体来支撑信号线,然而,当在电子设备中布置排线时,排线却经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布置环境,此时,上述结构的排线的通信稳定性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影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排线,包括:
[0005]第一连接端;
[0006]第二连接端;以及
[0007]基于目标布局排布的N个线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N个线缆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N个线缆用于传输信号;
[0008]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所述线缆包括:
[0009]一根信号线;
[0010]基体结构,至少包括:
[0011]第一基体结构,与所述信号线的第一部分对应
[0012]第二基体结构,与所述信号线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信号线的两个不同的部分。
[0013]可选地,在上述排线中,所述线缆为微带线。
[0014]可选地,在上述排线中,所述基体结构至少包括:
[0015]介质层,与所述信号线接触;
[0016]地层,所述介质层与所述地层层叠设置。
[0017]可选地,在上述排线中,所述地层为一根地线。
[0018]可选地,在上述排线中,所述基体结构还包括:
[0019]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基体结构和所述第二基体结构。
[0020]一种排线,包括:
[0021]第一连接端;
[0022]第二连接端;以及
[0023]基于目标布局排布的N个线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N个线缆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N个线缆用于传输信号;
[0024]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排线的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与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不同;
[0025]所述排线的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部分与至少一个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不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相同,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对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对应。
[0026]可选地,在上述排线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为所述排线的地层的不同部分。
[002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28]天线;
[0029]通信器件;以及
[0030]排线,所述排线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天线的连接,所述排线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通信器件连接,所述排线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不同;所述排线的第二表面包括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不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相同,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对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对应。
[0031]可选地,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中至少一个第一目标对象对应于所述排线处于第一形态的第一弯折处,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用于减少电子设备的金属对所述排线所传输的信号的影响;
[0032]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中至少一个第二目标对象对应于所述排线处于第二形态的第二弯折处,所述第二目标对象用于减少电子设备的金属对所述排线所传输的信号的影响。
[0033]可选地,在上述电子设备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排线处于第一形态,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包括有属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目标对象以及属于所述第四部分的目标对象;
[0034]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排线处于第二形态,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包括属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目标对象。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线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线的线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3是图2所示的线缆结构的侧视图;
[0039]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排线的线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4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转轴位置的示意图;
[004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转轴位置的示意图。
[0042]图中标记为:
[0043]1、排线;2、信号线;31、第一介质层;32、第一地层;41、第二介质层;42、第二地层;5、连接段;61、第三介质层;62、第三地层;71、第四介质层;72、第四地层;81、第一本体;82、
第二本体;83、转轴组件;A、第一区;B、第二区;C、第三区;D、第四区;E、第五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线、电子设备,该排线有利于确保在复杂的布置环境中排线的通信稳定性尽量不受影响,从而保障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004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6]参见图1~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线1,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位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基于目标布局排布的N个线缆,N为正整数,此目标布局可以是N个线缆布置为单层,也可以是N个线缆布置为两层以上,当同一层的线缆为两个以上时,线缆并排布置。线缆导通排线1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传输信号,从而实现排线1的通信功能。每个线缆包括一根信号线2和基体结构,基体结构作为线缆的组成部分能够为信号线2提供支撑,即信号线2设置于基体结构。基体结构至少包括与信号线2的第一部分对应的第一基体结构和与信号线2的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基体结构,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信号线2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两个不同的部分是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信号线2延伸方向(即轴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既可以是相邻的两个位置,也可以是相隔有一定距离的两个位置。信号线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于不同的基体结构,其中,第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基体结构,第二部分设置于第二基体结构,第一基体结构与第二基体结构不同是指两者至少在信号线2的周向上存在位置变化,此位置变化既可以包括第一基体结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基于目标布局排布的N个线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N个线缆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N个线缆用于传输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所述线缆包括:一根信号线;基体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基体结构,与所述信号线的第一部分对应第二基体结构,与所述信号线的第二部分对应,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为所述信号线的两个不同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所述线缆为微带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所述基体结构至少包括:介质层,与所述信号线接触;地层,所述介质层与所述地层层叠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线,所述地层为一根地线。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线,所述基体结构还包括: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基体结构和所述第二基体结构。6.一种排线,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基于目标布局排布的N个线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N个线缆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N个线缆用于传输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排线的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与至少一个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不同;所述排线的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部分与至少一个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不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相同,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相同,所述第一部分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双杰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