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99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包括床身,床身上安装有电机驱动机构、载荷加载机构、齿轮换档机构、主轴系和副轴系;主轴系与副轴系之间连接有刚性元件;齿轮换档机构包括驱动轴系、主动轴系、反向轴系和加载轴系,驱动轴系与电机驱动机构连接,主动轴系与主轴系连接,反向轴系与副轴系连接,加载轴系与载荷加载机构连接;驱动轴系可分别与主动轴系、反向轴系连接或断开,加载轴系可分别与主动轴系、反向轴系连接或断开。本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工作可靠,寿命长,操作方便,可以实现正传动与逆传动两种直线传动方式,配合载荷加载机构,可以正逆传动过程中的加载,极大地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能和操作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线进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密制造技术作为现在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支撑,是未来科技高精专发展的关键技术,也是解决我国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封锁的关键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汽车、机床等关键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以滚动导轨、滚珠丝杠为核心传动部件的滚动支承直线进给装置在超精密数控机床、汽车等直线运动装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性能。
[0003]目前,国内对直线进给装置的研究不断的进步,但相较于国外先进技术仍存在着操作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为提高我国整体的超精密加工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研究出更加先进成熟、稳定可靠的直线进给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包括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安装有电机驱动机构、载荷加载机构、齿轮换档机构、主轴系和副轴系;所述主轴系与所述副轴系之间连接有刚性元件;所述齿轮换档机构包括驱动轴系、主动轴系、反向轴系和加载轴系,所述驱动轴系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系与所述主轴系连接,所述反向轴系与所述副轴系连接,所述加载轴系与所述载荷加载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轴系可分别与所述主动轴系、所述反向轴系连接或断开,所述加载轴系可分别与所述主动轴系、所述反向轴系连接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系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一花键轴和第一滑移齿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床身固定,所述第一花键轴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之间,所述第一花键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与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滑移齿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花键轴上;所述主动轴系包括第二支撑单元、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床身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与所述主轴系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反向轴系包括第三支撑单元、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与所述床身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三支撑单元与所述副轴系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加载轴系包括第四支撑单元、第二滑移齿轮和第二花键轴,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与所述床身固定,所述第二花键轴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之间,所述第二花键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四支撑单元与所述载荷加载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滑移齿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花键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直线进给系统传动与加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系包括主动丝杠、第一螺母座、第五支撑单元、第一工作台、第一导轨组和第一滑块组;所述第五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头架和第一尾架,所述第一头架固定在所述床身上,所述第一尾架可沿所述主动丝杠轴向方向移动,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云杰祖莉罗述雨武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