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菲娥专利>正文

机床的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47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机床的进给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直线电机易接触到水而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机床的进给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床的床身上的下托板以及与下托板滑动连接的上托板,下托板与上托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上托板滑动的上直线电机,下托板的顶侧具有防水凸沿一,上托板的底侧具有防水凸沿二,防水凸沿一与防水凸沿二沿上托板的滑动方向布置,两防水凸沿一均部分位于两防水凸沿二之间,下托板的顶侧还对称设置有两倾斜排水面,两倾斜排水面均位于两防水凸沿一之间,两倾斜排水面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缩小,两防水凸沿一及两倾斜排水面分布在上直线电机的四周,本机床的进给机构具备较好的防水效果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寿命长等优点。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的进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机床的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对零件进行机加工的设备,是现代化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机床根据加工目的可分为车床、镗床、钻床、铣床及磨床等,但无论是哪类机床都会使用到进给机构。进给机构指的是能在机床的床身上进行滑移的托板且通常是十字托板,它用于工件向刀具的进给或是刀具向工件的进给。在传统的机床中,托板的滑移是通过旋转电机、丝杆及螺母的配合进行驱动的,但这种方式由于丝杆与螺母之间存在着反向间隙而导致进给精度比较差。
[0003]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比较容易想到的是采用直线电机代替旋转电机与丝杆来作为驱动托板移动的驱动件,用于驱动下托板移动的下直线电机设置于下托板与机床的床身之间,用于驱动上托板移动的上直线电机则设置于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冷却水对刀具进行冷却,冷却水落在上托板顶侧后会向四周扩散并自上托板的侧部流到下托板上。由于用于驱动上托板移动的直线电机设置在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且不同于旋转电机的是直线电机的动子和定子是分别设置在上托板与下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床的进给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于机床的床身(1)上的下托板(2)以及沿前后方向与下托板(2)滑动连接的上托板(3),所述的下托板(2)与上托板(3)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上托板(3)滑动的上直线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托板(2)的顶侧具有两相对设置的防水凸沿一(2a),上托板(3)的底侧具有两相对设置的防水凸沿二(3a),防水凸沿一(2a)与防水凸沿二(3a)均呈长条状并沿上托板(3)的滑动方向布置,两防水凸沿一(2a)均部分位于两防水凸沿二(3a)之间,下托板(2)的顶侧还对称设置有两倾斜排水面(2b),两倾斜排水面(2b)均位于两防水凸沿一(2a)之间,两倾斜排水面(2b)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缩小,两防水凸沿一(2a)及两倾斜排水面(2b)分布于上直线电机(9)的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倾斜排水面(2b)的最低处与下托板(2)的前侧壁相连接,另一个倾斜排水面(2b)的最低处与下托板(2)的后侧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倾斜排水面(2b)之间的下托板(2)顶侧具有上凹槽(2c),上直线电机(9)包括固定于上托板(3)底侧的上磁轨(9a)、固定于上凹槽(2c)内的上电机座(9b)以及固定于上电机座(9b)的上线圈(9c),两倾斜排水面(2b)的最高处低于上凹槽(2c)的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万生
申请(专利权)人:丁菲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