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菲娥专利>正文

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633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机床,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机床,包括床身、与床身滑动连接的托板一、直线电机一、与托板一滑动连接的托板二以及直线电机二,直线电机一包括磁轨一以及电机座一,直线电机二包括磁轨二以及电机座二,磁轨一固定于床身上,电机座一固定于托板一上且两者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一,电机座一或托板一上设有与冷却腔一连通的进水通道,磁轨二固定于托板二上,电机座二固定于托板一上且两者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二,电机座二或托板一上设有与冷却腔二连通的出水通道,托板一上设有将冷却腔一与冷却腔二连通的过流通道。本机床具备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且生成成本低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
,涉及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对零件进行机加工的设备,是现代化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机床根据加工目的可分为车床、镗床、钻床、铣床及磨床等,但无论是哪类机床都会使用到进给机构。进给机构指的是能在机床的床身上进行滑移的托板且通常是十字托板,它用于工件向刀具的进给或是刀具向工件的进给。在传统的机床中,托板的滑移是通过旋转电机、丝杆及螺母的配合进行驱动的,但这种方式由于丝杆与螺母之间存在着反向间隙而导致进给精度比较差。
[0003]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比较容易想到的是采用直线电机代替旋转电机与丝杆来作为驱动托板移动的驱动件。那么对于使用到类似十字托板结构的机床来说的话,由于托板的数量是两个,那必然就会使用到两个直线电机。直线电机虽然精度高,但相比于旋转电机来说在工作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对工作中的直线电机进行散热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机床领域中,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是不具备直线电机的设计能力的,因此基本上都是直接外购直线电机来使用。目前直线电机几乎都是标准件,其上都已经单独集成好了冷却结构(例如在直线电机座的外表面贴设冷却水管并利用罩盖盖住,冷却水管为铜管,而罩盖为了保证强度都是铁板),使用者可以购买到直线电机后并将其安装固定到机床上并与托板形成驱动的配合即可。这样虽然解决了直线电机的冷却问题,但会使得机床的整体结构变得比较复杂、体积较大,且生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床,解决了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机床,包括床身、与床身滑动连接的托板一、能驱动托板一滑动的直线电机一、与托板一相平行且滑动连接的托板二以及能驱动托板二滑动的直线电机二,所述的直线电机一包括磁轨一以及固定有线圈一的电机座一,直线电机二包括磁轨二以及固定有线圈二的电机座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轨一固定于床身上,电机座一固定于托板一上且两者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一,电机座一或托板一上设有与冷却腔一连通的进水通道,磁轨二固定于托板二上,电机座二固定于托板一上且两者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二,电机座二或托板一上设有与冷却腔二连通的出水通道,托板一上设有将冷却腔一与冷却腔二连通的过流通道。
[0007]本机床通过将磁轨一固定在床身上以及磁轨二固定在托板二上,使得电机座一与电机座二均固定在托板一上,由电机座一与托板一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一以及由电机座二与托板一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二,再结合上在电机座一或托板一上设置与冷却腔一连通的进水通道、电机座二或托板一上设置与冷却腔二连通的出水通道以及托板一上设置将冷却
腔一与冷却腔二连通的过流通道,由此即可形成对直线电机一与直线电机二的循环冷却。具体是,水从进水通道进入到冷却腔一内,然后经过流通道进入冷却腔二内再从出水通道回流出来,在这样的不断循环流动中自然就会一直形成对直线电机一与直线电机二的冷却。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机床上的直线电机一与直线电机二在不使用专用冷却结构的基础上仍然能够具备像普通直线电机一样的冷却效果,由此大大地简化了结构并降低了生产成本。除了使机床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凑外,由于取消了两专用冷却结构也使得机床的整体重量变得更轻,这样在取得同等推力的情况下无论是直线电机一还是直线电机二的输出功率都要比现有小的多,因此使用寿命也变得更长。
[0008]同时,上述这样的设置方式并不会影响到托板一与托板二的正常移动,原因如下:磁轨一固定于床身上,电机座一固定在托板一上,当电机座一内的线圈一通电时会产生磁通而形成推力,由于磁轨一固定不动因此该产生的推力就作用在电机座一上而使得托板一滑动。磁轨二固定于托板上,电机座二固定在托板一上,当电机座二内的线圈二通电时会产生磁通而形成推力,由于托板一相对于托板二是固定不动的即电机座二是相对于磁轨二不动的,因此所产生的推力就作用在磁轨二上而使得托板二滑动。相当于是在直线电机一中,磁轨一是定子,带线圈一的电机座一是动子;而在直线电机二中,带线圈二的电机座二是定子,磁轨二是动子。
[0009]在上述的机床中,所述的磁轨一、磁轨二及托板一相平行,冷却腔一包括由电机座一背向磁轨一的一侧与托板一的一侧相抵靠后所形成的腔部一,冷却腔二包括由电机座二背向磁轨二的一侧与托板一的一侧相抵靠后所形成的腔部二。
[0010]通过将磁轨一与磁轨二设置为与托板一相平行,那么在电机座一与电机座二安装固定在托板一上后就会形成了托板一夹在电机座一与电机座二中间的状态,冷却腔一与冷却腔二位于托板一的两侧。这种情况下,将冷却腔一设置为包括由电机座一背向磁轨一的一侧与托板一的一侧相抵靠后所形成的腔部一可以很好保证对直线电机一的冷却效果,以及冷却腔二设置为包括电机座二背向磁轨二的一侧与托板一的一侧相抵靠后所形成的腔部二可以很好地保证直线电机二的冷却效果,这是因为在直线电机工作时线圈所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背部即与磁轨相背的位置。在腔部一与腔部二位于托板一两侧的情况下,在托板一上开设过流通道也变得更加容易,很好地简化了本机床的结构。
[0011]在上述的机床中,所述的腔部一朝直线电机二方向的投影与腔部二部分重合,过流通道呈孔状。
[0012]通过将腔部一朝直线电机二方向的投影设置为与腔部二部分重合,那么只需在托板一上与该重合部分相对应的位置简单地打个孔就可以直接作为过流通道将腔部一与腔部二连通起来,进一步简化了本机床的结构。
[0013]在上述的机床中,所述的电机座一背向磁轨一的一侧和/或托板一上设有用于配合形成腔部一的凹腔一,电机座一背向磁轨一的一侧与托板一之间设有密封圈一且凹腔一位于密封圈一的内侧,电机座二背向磁轨二的一侧和/或托板一上设有用于配合形成腔部二的凹腔二,电机座二背向磁轨二的一侧与托板一之间设有密封圈二且凹腔二位于密封圈二的内侧。
[0014]在电机座一背向磁轨一的一侧和/或托板一上设置凹腔一,在电机座一安装固定在托板一上并形成抵靠后便会直接形成腔部一(仅是电机座一上设置凹腔一时,腔部一由
凹腔一与托板一上的面所构围成;仅是托板一上设置凹腔一时,腔部一由凹腔一与电机座一上背向磁轨一的一侧壁所围成;是电机座一与托板一上共同设置凹腔时,腔部一由两个凹腔一所拼成),并由密封圈一保证腔部一内的水不泄漏。在电机座二背向磁轨二的一侧和/或托板一上设置凹腔二,在电机座二安装固定在托板一上并形成抵靠后便会直接形成腔部二(仅是电机座二上设置凹腔二时,腔部二由凹腔二与托板一上的面所构围成;仅是托板一上设置凹腔二时,腔部二由凹腔二与电机座二上背向磁轨二的一侧壁所围成;是电机座二与托板一上共同设置凹腔时,腔部二由两个凹腔二所拼成),并由密封圈二保证冷却腔二内的水不泄漏。腔部一及腔部二通过上述这样的方式所形成,在生产时只需先布置好位置然后加工出凹腔一、凹腔二以及过流通道即可,使得机床的整体结构变得十分简单、生产成本也比较低。
[0015]在上述的机床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床,包括床身(1)、与床身(1)滑动连接的托板一(2)、能驱动托板一(2)滑动的直线电机一(5)、与托板一(2)相平行且滑动连接的托板二(3)以及能驱动托板二(3)滑动的直线电机二(6),所述的直线电机一(5)包括磁轨一(5a)以及固定有线圈一(5c)的电机座一(5b),直线电机二(6)包括磁轨二(6a)以及固定有线圈二(6c)的电机座二(6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轨一(5a)固定于床身(1)上,电机座一(5b)固定于托板一(2)上且两者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一(11),电机座一(5b)或托板一(2)上设有与冷却腔一(11)连通的进水通道(13),磁轨二(6a)固定于托板二(3)上,电机座二(6b)固定于托板一(2)上且两者相抵靠并形成冷却腔二(12),电机座二(6b)或托板一(2)上设有与冷却腔二(12)连通的出水通道(14),托板一(2)上设有将冷却腔一(11)与冷却腔二(12)连通的过流通道(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轨一(5a)、磁轨二(6a)及托板一(2)相平行,冷却腔一(11)包括由电机座一(5b)背向磁轨一(5a)的一侧与托板一(2)的一侧相抵靠后所形成的腔部一(11a),冷却腔二(12)包括由电机座二(6b)背向磁轨二(6a)的一侧与托板一(2)的一侧相抵靠后所形成的腔部二(12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部一(11a)朝直线电机二(6)方向的投影与腔部二(12a)部分重合,过流通道(2a)呈孔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座一(5b)背向磁轨一(5a)的一侧和/或托板一(2)上设有用于配合形成腔部一(11a)的凹腔一(20),电机座一(5b)背向磁轨一(5a)的一侧与托板一(2)之间设有密封圈一(15)且凹腔一(20)位于密封圈一(15)的内侧,电机座二(6b)背向磁轨二(6a)的一侧和/或托板一(2)上设有用于配合形成腔部二(12a)的凹腔二(21),电机座二(6b)背向磁轨二(6a)的一侧与托板一(2)之间设有密封圈二(16)且凹腔二(21)位于密封圈二(16)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座一(5b)具有口部与磁轨一(5a)相对设置的安装腔一(5b1),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万生
申请(专利权)人:丁菲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