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脉冲中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90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田生产测井的井下脉冲中子发生器,发生器里中子管7调头180度,改变进线方向用引线17接入中子管,中子管7与探测器14之间可依序形成快中子钨屏蔽25、中子氢、锂吸收体36和铅屏蔽体27。使安放屏蔽体的空间扩大到5~6倍。由高压源1用高压线接在中子管钛氚靶23的底座上,该高压线里的导线外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包裹成外径Φ6~10毫米,以防击穿。中子管7与外壳之间有绝缘筒19和中子管发生器筒18,有利安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田生产测井的井下脉冲中子发生器,具有控制电路,发生器具有外壳(2、15),外壳(2、15)里具有中子管(7)、120kV高压电源(1)和探测器(14),中子管(7)与探测器(14)之间有屏蔽体(9),其特征在于:a、采用一节整 体式外壳(2),把中子管(7)调头180度,改变进线方向用引线(17)接入中子管(7),中子管(7)与探测器(14)之间依序形成快中子钨屏蔽体(25)、热中子氢、锂吸收体(26)、铅屏蔽体(27);b、由120kV高压电源(1)用120 kV高压线(24)接在中子管钛氚靶(23)的靶座上,该高压线(24)里的导线(44)外用聚四氟乙烯薄膜(43)包裹成外径Φ6~10毫米;c、中子管(7)与外壳(2)之间形成有底的绝缘筒(19)和中子管发生器筒(18);d、在中子管发 生器筒(18)、快中子钨屏蔽体(25)、热中子氢、锂吸收体(26)、铅屏蔽体(27)与外壳(2)的一侧之间形成穿线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生产测井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