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85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属于阀门术领域,用于控制液体、介子流通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的下端和侧面上分别设置介子出口和控制口,并在壳体的顶端设置入口接管嘴、并在壳体内设置有节流件和阀芯、并在入口接管嘴、节流件和阀芯上分别设置流道通孔,入口接管嘴与介子出口通过流道通孔连通,并在阀芯上设置有导流板,控制口输入的气体带动导流板和阀芯在壳体内升降,进而控制阀芯的下端与节流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控制介子出口上流体的大小,实现通过气体控制,不用人工更换节流件,即可改变节流面积,调节流量或压力,同时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测试系统,达到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目的。可靠性高的目的。可靠性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术领域,用于控制液体、介子流通的大小,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

技术介绍

[0002]双工位节流阀是通过调节流量来控制气缸或油缸速度的,根据工作需要来调节开度,如果全闭,油缸或气缸就不动了,如果全开,缸以最快速度动作,所以实际使用中,节流阀一般都处于打开一部分的状态。工业中大量使用节流元件调整管路或系统的流阻,节流阀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现有的节流元件按照结构分为节流阀和节流圈,其中节流阀是通过机构驱动使启闭件阀瓣运动,改变流路截面积,用以调节多种工况的流量和压力,而可调式节流阀对系统或管路的流量和压力可调范围大且可连续调节,需要采用电机或电磁阀组进行调节,存在着阀门整体结构、控制系统、测试系统复杂和使用且成本高的问题;节流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任何额外控制系统,但调节能力仅限于固定工况,调节工况时需要通过更换节流圈实现,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上述两种节流阀同时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控制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介子出口和控制口,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口接管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节流件和阀芯,所述入口接管嘴、节流件和阀芯上分别设置有流道通孔,所述节流件安装在所述介子出口上,所述阀芯的上端伸入所述入口接管嘴的流道通孔内并滑动连接,所述阀芯的下端与所述节流件接触,所述入口接管嘴与介子出口通过所述流道通孔连通,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贴合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口输入的气体带动导流板和阀芯在壳体内升降,进而控制阀芯的下端与所述节流件的接触面积。
[0005]所述导流板为多个,且环向设置在所述阀芯上,相邻设置的导流板之间留有间距,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外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并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导流板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控制口与所述凹槽连通。
[0006]所述节流件包括底座和圆锥台,所述圆锥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流道通孔分别穿过所述底座和圆锥台,所述底座安装在介子出口上,所述圆锥台的侧面上设置有介子通孔,所述介子通孔与所述流道通孔连通,所述阀芯的下端与所述圆锥台接触。
[0007]所述介子通孔为多个,且分别围绕所述流道通孔轴线均匀分布,所述介子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流道通孔的轴线之间设置有夹角。
[0008]所述入口接管嘴上的流道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芯的上端穿过所述
密封圈。
[0009]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控制口的下方设置,所述阀芯的下端穿过所述密封圈。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通过在壳体的底端和侧面上分别设置介子出口和控制口,并在壳体的顶端设置入口接管嘴、并在壳体内设置有节流件和阀芯、并在入口接管嘴、节流件和阀芯上分别设置流道通孔,入口接管嘴与介子出口通过流道通孔连通,并在阀芯上设置有导流板,控制口输入的气体带动导流板和阀芯在壳体内升降,进而控制阀芯的下端与节流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控制介子出口上流体的大小,实现通过气体控制,不用人工更换节流件,即可改变节流面积,调节流量或压力,同时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测试系统,达到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工位节流阀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入口接管嘴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节流件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与导流板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工位节流阀开启示意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工位节流阀关闭示意图。
[0020]图中:1密封圈、2壳体、3入口接管嘴、4阀芯、4

1导流板、4

2凹槽、5节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的底端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介子出口和控制口,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入口接管嘴3,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节流件5和阀芯4,所述入口接管嘴3、节流件5和阀芯4上分别设置有流道通孔,所述节流件5安装在所述介子出口上,所述阀芯4的上端伸入所述入口接管嘴3的流道通孔内并滑动连接,所述阀芯4的下端与所述节流件5接触,所述入口接管嘴与介子出口通过所述流道通孔连通,所述阀芯4上设置有导流板4

1,所述导流板4

1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2贴合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口输入的气体带动导流板4

2和阀芯4在壳体2内升降,进而控制阀芯4的下端与所述节流件5的接触面积;使用时,控制口与气源连通,入口接管嘴与介子管道连通,介子出口通过管道与设备连接;当控制口不通控制气时,阀芯4在介质力的合力作用下阀芯4开启,也就是阀芯4的下端脱离节流件5,液体从节流件中心流道通孔和节流件5两侧的介子通孔流入介子出口并输送给设备使用,此时节流件5过流面积变大,阀门在大流量状态下工作;当控制口通控制气时,阀芯4向下移动,阀门关闭,也就是阀芯4的下端与节流件5接触,液体只能通过阀芯4和节流件5上的流道通孔流入介子出口并流出,节流件5过流面积
变小,阀门在小流量状态下工作,实现通过气体控制,不用人工更换节流件,即可改变节流面积,调节流量或压力,同时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测试系统,达到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目的。
[0023]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2为矩形,壳体2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流道通孔,壳体2的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口,控制口内部的气道与流道通孔连通,壳体2的下端为介子出口;实际安装时,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节流件5,节流件5与壳体2螺纹连接,节流件5包括底座和圆锥台,圆锥台与底座一体成型,底座和圆锥台上分别设置流道通孔,底座与壳体2螺纹连接,流道通孔与壳体2下端的介子出口连通,位于圆锥台上的流道通孔侧面上设置有多个介子通孔,多个介子通孔围绕流道通孔的轴线均匀分布,其中每个介子通孔的轴线与流道通孔的轴线之间设置有夹角,角度为60度设置,用于从圆锥台的侧面过流;壳体2内设置有密封圈1,密封圈1位于控制口的下方设置,壳体2上环向设置有凹槽,密封圈1置于凹槽内并固定连接,壳体2内设置有阀芯4,阀芯4的下端穿过密封圈1并滑动连接、并与圆锥台接触,阀芯4上设置流道通孔,阀芯4上的流道通孔与圆锥台上的流道通孔连通,当阀芯4下端与圆锥台接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介子出口和控制口,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口接管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节流件和阀芯,所述入口接管嘴、节流件和阀芯上分别设置有流道通孔,所述节流件安装在所述介子出口上,所述阀芯的上端伸入所述入口接管嘴的流道通孔内并滑动连接,所述阀芯的下端与所述节流件接触,所述入口接管嘴与介子出口通过所述流道通孔连通,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贴合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口输入的气体带动导流板和阀芯在壳体内升降,进而控制阀芯的下端与所述节流件的接触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双工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多个,且环向设置在所述阀芯上,相邻设置的导流板之间留有间距,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外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并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导流板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景卫赫伟涛赵玄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科宇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