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绍文专利>正文

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862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属于电石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与电石炉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换热室内铺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上开设有移动槽,电石成型锅沿所述移动槽与所述第一导热板滑移连接,电石成型锅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第一导热板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余热收集水箱,所述余热收集水箱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热板贴合的吸热板。通过设置第一导热板、余热收集水箱、吸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电石成型锅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至余热收集水箱上的吸热板,无需通过导管传递热量,因此热交换效率高,传递效果好,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减少了热量的浪费。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石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刚生产出来的电石以熔融状态从出炉口排出,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成型锅内,转运至冷却厂房自然降温,熔融电石排出时温度1600

1800℃,采用常规方法使其自然冷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这些热量缺乏有效回收手段,造成热能的浪费。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840738U,公开日为2019

12

2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与电石炉出料口连通的冷却通道以及热交换箱,所述冷却通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板,冷却通道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导风盒,导风盒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导风孔,所述冷却通道的两端均设有闸板,所述热交换箱的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导水管,热交换箱的底壁开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多个散热板,散热板为中空结构,相邻散热板之间通过连接管联通,位于两侧的散热板均通过导管分别与其中一个导风盒的内部相连通,一个导管上安装有风机,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的底端边缘处固定有转动块,热交换箱的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通过电石炉、导风孔、导风盒、滑槽、冷却通道、活动板、滑块和闸板的设置,能够在电石生产完成后,立即导入冷却通道内,快速实现对电石的散热,同时实现对刚刚生产好后的电石热量的回收,减少热能的浪费。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相关技术中,电石的热量需要先传递至冷却通道内,冷却通道内的热量再通过导管和风机传递至散热板内,热量通过散热板和导热棒进行散发到热交换箱内的导热液中,以实现换热效果;热量的传递需要多个步骤,电石中的热量不能直接传递至散热板内,热量传递效果不好,另外导管的散热也会造成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与用于生产电石的电石炉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换热室内铺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上开设有移动槽,电石成型锅沿所述移动槽与所述第一导热板滑移连接,所述电石成型锅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第一导热板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余热收集水箱,所述余热收集水箱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热板贴合的吸热板;
[0007]所述换热室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所述电石成型锅通过的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设置有电动门;所述余热收集水箱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余热收集水箱与位于所述换热室外的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用于将所述余热收集水箱流出的高温水转化为低温水,低温水再次流入所述进水口,以实现低温水的循环利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导热板、余热收集水箱、吸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使用时,向余热收集水箱注入低温水,当电石成型锅沿移动槽滑移于第一导热板上时,电石成型锅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至第一导热板上,通过第一导热板和吸热板的贴合设置,热量会传递至吸热板上,从而能够对余热收集水箱的低温水进行加热,加热后产生的高温水流入换热器内,换热器能够将高温水转化为低温水,低温水再次流入余热收集水箱的进水口内,以实现低温水的循环利用;
[0009]由于电石成型锅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至余热收集水箱上的吸热板,无需通过导管传递热量,因此热交换效率高,传递效果好,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槽两端设置为直线形,中间部分设置为波浪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移动槽两端设置为直线形,便于电石成型锅的上料和下料;中间部分设置为波浪形,能够增加电石成型锅的滑移距离,从而能够增加电石成型锅的散热。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移于所述移动槽内,所述移动块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移动块的横截面为圆形,便于电石成型锅沿波浪形移动槽滑移;
[0014]设置移动块与第二导热板底部转动连接,首先是便于电石成型锅沿波浪形移动槽滑移;其次是电石成型锅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移动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增加散热。
[0015]优选的,所述移动槽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的深度低于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的深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移动槽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的深度低于远离出料口的一端的深度,便于电石成型锅自由滑移。
[0017]优选的,所述换热室内安装有多个扰动风机。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扰动风机,扰动风机用于在换热室内风形成内循环,加快熔融电石的散热,从而使得换热室内的热量均匀,从而便于换热室内吸热板吸收热量,提高吸热的效率,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吸热板上设置有多个导热棒。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热棒,增大吸热板的吸热能力,从而提高吸热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通过设置第一导热板、余热收集水箱、吸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使用时,向余热收集水箱注入低温水,当电石成型锅沿移动槽滑移于第一导热板上时,电石成型锅的热量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至第一导热板上,通过第一导热板和吸热板的贴合设置,热量会传递至吸热板上,从而能够对余热收集水箱的低温水进行加热,加热后产生的高温水流入换热器内,换热器能够将高温水转化为低温水,低温水再次流入余热收集水箱的进水口内,以实现
低温水的循环利用;
[0023]由于电石成型锅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二导热板传递至余热收集水箱上的吸热板,无需通过导管传递热量,因此热交换效率高,传递效果好,减少了热量的浪费。
[0024]2、通过将移动槽两端设置为直线形,便于电石成型锅的上料和下料;中间部分设置为波浪形,能够增加电石成型锅的滑移距离,从而能够增加电石成型锅的散热。
[0025]3、通过设置移动块的横截面为圆形,便于电石成型锅沿波浪形移动槽滑移;通过设置移动块与第二导热板底部转动连接,首先是便于电石成型锅沿波浪形移动槽滑移;其次是电石成型锅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移动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增加散热。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展示第一导热板与吸热板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室(1),所述换热室(1)与电石炉(1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换热室(1)内铺设有第一导热板(3),所述第一导热板(3)上开设有移动槽(9),电石成型锅沿所述移动槽(9)与所述第一导热板(3)滑移连接,电石成型锅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热板(11),所述第二导热板(11)与所述第一导热板(3)相接触;所述第一导热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余热收集水箱(4),所述余热收集水箱(4)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热板(3)贴合的吸热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9)两端设置为直线形,中间部分设置为波浪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石生产用余热回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文
申请(专利权)人:谢绍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