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林专利>正文

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5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主要解决目前医疗中各类种植体在骨内埋植部分不够稳定牢靠的弊端。它是一个中空体,其周围开有多孔,下部是一个可拆卸结构。使用时将骨诱导生长材料装入中空体内,中空体外层再辅以骨诱导生长材料,再将该装置植入体内,使其生长材料通过多孔生长,与体内稳定牢靠相接,提高了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特别是一种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目前,利用医学生物材料制造的各类种植体及骨内植入装置的骨内埋植部分,其形态大多为圆柱体、圆锥体、螺纹圆锥体等,均为实体(如人工种植牙、人工关节、骨内固定装置等)。此类植入体在临床治疗中的植入多为嵌入式,靠骨的自然生长挤压达到固定,与骨的接触面积仅与植入体骨内部份外面积相等,受力后的力传导较为集中,抗力性较差,成功率不稳定,影响其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使植入体稳定牢靠的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设计为一个中空体1,周围均开有孔2,下部是一个可拆御结构3。上述所说的中空体1采用厚度为0.5mm的钛制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加快植入体与骨的生长结合速度,可增加种植体与骨的结合面积。由于结构上的中空及多孔的特点,植入体对受力可起到明显的分解吸收及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可提高植入体生长的稳定牢靠性,可降低手术的难度。如果选用相同材料,按此工艺制造的同类种植体或骨内植入装置,在临床上的治疗成功率将得到明显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用于种植牙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可采用厚度为0.5mm的钛制作,设计为一个中空体1,周围可按一定的排列规律开有多个对称孔2,下部嵌入一个可拆御的结构3,上方设置有种植牙4。使用之前,首先拆去下部的结构3,将骨诱异生长材料装入中空体1内,再将可拆御结构3装上,植入时外层再辅以骨诱导生长材料,按常规种植植入手术将其植入到体内,这种结构使其生长材料通过多孔生长,与体内牢靠稳定相接,提高了治疗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中空体(1),周围均开有孔(2),下部是一个可拆御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中空体(1)采用厚度为0.5mm的钛制作。专利摘要一种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主要解决目前医疗中各类种植体在骨内埋植部分不够稳定牢靠的弊端。它是一个中空体,其周围开有多孔,下部是一个可拆卸结构。使用时将骨诱导生长材料装入中空体内,中空体外层再辅以骨诱导生长材料,再将该装置植入体内,使其生长材料通过多孔生长,与体内稳定牢靠相接,提高了治疗效果。文档编号A61B17/88GK2286032SQ9623790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成林 申请人:李成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组合式骨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中空体(1),周围均开有孔(2),下部是一个可拆御结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