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48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属于废水处理和金属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处理后的C272萃锰余液P507萃钴余液P507萃镍余液混合后经过滤和除油后备用;(2)将步骤(1)混合液进行离子交换,得到硫酸钠废水和饱和树脂;(3)将步骤(2)硫酸钠废水通过反渗透膜浓缩,获得浓硫酸钠和淡水;(4)将步骤(3)浓硫酸钠溶液通过MVR蒸发器蒸发得到硫酸钠结晶盐液、冷凝水;(5)将步骤(4)硫酸钠结晶盐液通过离心机分离出硫酸钠盐;(6)将步骤(2)饱和树脂再生,得到浓硫酸镍;(7)步骤(6)浓硫酸镍通过分步沉析、过滤可分别获得钴盐、镍盐、锰盐。锰盐。锰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重金属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属于废水处理和金属冶炼

技术介绍
以三元电池废料为原料生产钴系列产品和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时,浸出工段后处理C272萃锰、P507萃钴、P507萃镍等工序产生大量萃余液废水,上述三种萃余液废水中主要含有重金属镍(50

200mg/L)、钴(1

50mg/L)、锰(100

500mg/L)等有价金属以及硫酸钠盐(30000

50000mg/L),属高盐无机废水,若直接排放将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土壤的严重污染,也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上述含重金属废水传统工艺通常分类处理或采用在不同pH条件下分步沉析后过滤,因上述料液中高价金属镍、钴浓度相对较低,且含其他杂志而无直接回收价值,而处理后的废水各金属离子和总含盐量无法满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且含镍滤渣属一类污染物(危废),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如下:
[0003]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
[0004](1)将预处理后的C272萃锰余液、P507萃钴余液、P507萃镍余液混合,混合液经进一步精过滤和除油后备用。
[0005](2)3台离子交换器两用一备,分别用2BV树脂体积量的8%硫酸溶液以15m
³
/h的流速且以下进中排的方式通过树脂柱,排出液PH值≥2的浓硫酸镍再生液,排入浓硫酸镍槽; PH值<2的稀硫酸镍排入稀硫酸镍槽备用。再生结束后用纯水冲洗至pH值>6,此时树脂为H型;再用2.15BV树脂体积量的4%氢氧化钠溶液以下进上出的方式通过树脂柱,PH值≤11的转型液排入浓硫酸镍槽;PH值>11的稀碱液排入洗碱水槽备用。转型结束后用纯水冲洗至pH<10,完成上述再生、转型后离子交换器备用。
[0006](3)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液经步骤(2)再生、转型后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后所得硫酸钠废水进入离子交换后液槽,吸附过程总锰在线分析仪检测吸附后溶液,当Mn
2+
含量>0.5mg/L,此时树脂吸附饱和,切换料液进入备用离子交换器运行,所得吸附饱和的树脂。
[0007](4)将步骤(3)产生的硫酸钠废水通过RO反渗透装置进一步浓缩脱盐,浓缩得到浓硫酸钠溶液,同时获得反渗透淡水输送至纯水站作为原水利用。
[0008](5)将步骤(4)浓缩后的浓硫酸钠溶液通过MVR蒸发器循环蒸发至硫酸钠溶液饱和析出得到硫酸钠结晶盐液,蒸发产生的高温凝液经MVR预热器利用余热后输送至纯水站作为原水利用。
[0009](6)将步骤(5)获得饱和硫酸钠结晶盐液通过离心机离心得到硫酸钠盐。
[0010](7)将步骤(3)所得饱和树脂通过步骤(2)进行再生、转型。
[0011](8)步骤(7)再生和转型获得浓硫酸镍液通过分步沉析、过滤,可获得钴盐、镍盐和锰盐。
附图说明
[0012]图1 本专利技术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工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和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4]实施例1: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工艺
[0015](1)将预处理后的C272萃锰余液、P507萃钴余液、P507萃镍余液汇入离子交换前液槽,混合后料液经进一步精过滤和除油后备用,所得混合液成分(Ni
2+
:96mg/L,Co
2+
:28mg/L,Mn
2+
:352mg/L,Na
+
:32750mg/L)
[0016](2)3台离子交换器两用一备,分别用2BV树脂体积量的8%硫酸溶液以15m
³
/h的流速且以下进中排的方式通过树脂,排出液PH值≥2的浓硫酸镍再生液,排入浓硫酸镍槽;当排出再生液PH值<2时,以下进上排方式将稀硫酸镍再生液,排入稀硫酸镍槽备用。再生结束后用纯水冲洗至pH>6,此时树脂为H型;再用2.15BV树脂体积量的4%的氢氧化钠溶液将H型树脂转为Na型,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对再生洗涤后的离子交换柱进行转型。转型过程前段排出的 PH值≤11的转型液,排入浓硫酸镍槽;PH值>11的稀碱液,排入洗碱水槽备用。转型结束后用纯水冲洗至pH<10,完成上述再生、转型后离子交换器备用。
[0017](3)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液经步骤(2)再生、转型后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后所得硫酸钠废水(Na
+
:31480mg/L)进入离子交换后液槽,吸附过程总锰在线分析仪检测吸附后溶液,当Mn
2+
含量>0.5mg/L,此时树脂吸附饱和,切换料液进入备用离子交换器运行,所得吸附饱和的树脂。
[0018](4)将步骤(3)产生的硫酸钠废水通过RO反渗透装置进一步浓缩脱盐,浓缩后得到浓硫酸钠溶液(Na
+
:77650mg/L),同时获得反渗透淡水(Na
+
:1283mg/L)输送至纯水站作为原水利用。
[0019](5)将步骤(4)浓硫酸钠溶液通过MVR蒸发器循环蒸发至硫酸钠溶液饱和析出得到硫酸钠结晶盐液,蒸发产生的高温凝液经MVR预热器利用余热后输送至纯水站作为原水利用。
[0020](6)将步骤(5)获得饱和硫酸钠结晶盐液通过离心机离心得到硫酸钠盐。
[0021](7)将步骤(3)所得饱和树脂通过步骤(2)进行再生、转型。
[0022](8)步骤(7)再生和转型获得的浓硫酸镍溶液通过分步沉析、过滤可获得钴盐、镍盐和锰盐。
[0023]试验结果1:
[0024]成分试验样pH(无量纲)Ni
2+
(mg/L)Co
2+
(mg/L)Mn
2+
(mg/L)Na
+
(mg/L)离子交换前4.8962835232750离子交换后5.20.030.040.0731480浓硫酸镍液3.61277532861434210610RO浓液5.90.100.120.1677650成分试验样pH(无量纲)Ni
2+
(mg/L)Co
2+
(mg/L)Mn
2+
(mg/L)Na
+
(mg/L)
RO淡水5.0
‑‑‑
1283MVR冷凝水7.1
‑‑‑
10成分试验样含水率(%)Ni
2+
(g/kg)C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预处理后的C272萃锰余液、P507萃钴余液、P507萃镍余液混合,混合液经进一步精过滤和除油后备用;(2)3台离子交换器两用一备,分别用2BV树脂体积量的8%硫酸溶液以15m
³
/h的流速且以下进中排的方式通过树脂柱,排出液PH值≥2的浓硫酸镍再生液,排入浓硫酸镍槽; PH值<2的稀硫酸镍排入稀硫酸镍槽备用,再生结束后用纯水冲洗至pH值>6,此时树脂为H型;再用2.15BV树脂体积量的4%氢氧化钠溶液以下进上出的方式通过树脂柱,PH值≤11的转型液排入浓硫酸镍槽;PH值>11的稀碱液排入洗碱水槽备用,转型结束后用纯水冲洗至pH<10,完成上述再生、转型后离子交换器备用;(3)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液经步骤(2)再生、转型后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吸附后所得硫酸钠废水进入离子交换后液槽,吸附过程总锰在线分析仪检测吸附后溶液,当Mn
2+
含量>0.5mg/L,此时树脂吸附饱和,切换料液进入备用离子交换器运行,所得吸附饱和的树脂;(4)将步骤(3)产生的硫酸钠废水通过RO反渗透装置进一步浓缩脱盐,浓缩得到浓硫酸钠溶液,同时获得反渗透淡水输送至纯水站作为原水利用;(5)将步骤(4)浓缩后的浓硫酸钠溶液通过MVR蒸发器循环蒸发至硫酸钠溶液饱和析出得到硫酸钠结晶盐液,蒸发产生的高温凝液经MVR预热器利用余热后输送至纯水站作为原水利用;(6)将步骤(5)获得饱和硫酸钠结晶盐液通过离心机离心得到硫酸钠盐;(7)将步骤(3)所得饱和树脂通过步骤(2)进行再生、转型;(8)步骤(7)再生和转型获得浓硫酸镍液通过分步沉析、过滤可获得钴盐、镍盐和锰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镍、钴、锰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和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精过滤采用盘式自清洗过滤器,所述除油采用树脂ZGSO107除油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强王平平曾丽云肖远昭肖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远鑫资源循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