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的培养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846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植栽培领域,提供了一种铁皮石斛的培养方法和应用。其培养方法包括选苗、驯化、返野栽培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培养基质以及其在栽培铁皮石斛中的应用。培养基质成分包括泥炭、木屑、橡木苔、植物混合发酵原料、蜡样芽孢杆菌和互叶白千层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拟野生环境的方法来培养铁皮石斛幼苗,然后返野栽培,充分考虑到铁皮石斛的生长特性提高了铁皮石斛的长势和存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返野栽培中无需施肥,不喷洒农药和除菌剂,天然无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远高于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具有更好的药用效果。具有更好的药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皮石斛的培养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植栽培领域,具体涉及铁皮石斛培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干燥茎,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但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要求,以及历代采挖,其野生资源日趋稀少,濒临灭绝。现代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石斛且生物碱含量较低,较同属其他石斛相比具有更好的保健功效。2018年国家卫计委首次公布拟将铁皮石斛等九种物质列入药食同源品种;2018年国家卫计委将铁皮石斛花、叶纳入地方特色食品管理。
[0003]铁皮石斛是当前市场上销量最大,前景最广的林下中药材;作为一种传统名贵药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资源严禁采挖。目前国内外对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栽培及组织培养方面。培养特定组织产次生代谢物虽易获得较高产率,但特定组织在常规生物反应器中难以生长且培养规模难以放大,需开发特定的栽培装置;脱分化细胞相对而言具有明显优势,较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是缓解资源短缺的较有希望的途径;但也有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较低的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我国的铁皮石斛的开发现状,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铁皮石斛培养方法。
[0005]一种铁皮石斛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选苗:选择3

5条根的铁皮石斛幼苗作为种苗;
[0007](2)驯化:种苗放置在填充有培养基质的培养包中驯化6

10月;
[0008](3)返野栽培:将驯化后的种苗连同培养包捆绑至到附生活树的相应部位或石缝中;栽培至少3年后采收;
[0009]所述步骤(2)中,驯化环境为:自然光照,遮光面积40

60%;白天温度20

35℃,夜间温度20

25℃;相对湿度为60

80%;每3

10天内浇一次水;
[0010]所述步骤(3)中,栽培环境为:海拔50

800m;相对湿度30

70%;林冠郁闭30

80%、年降雨量在1100

1500mm范围内的林间山地地貌区域。
[0011]特别地,所述培养包的材质为10

18个月内开始降解的全降解无纺布。
[0012]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包的底部放置有带有树皮的木片;所述木条选自铁皮石斛野外状态下附生的树种。
[0013]特别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基质以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0014][0015]所述植物混合发酵原料中包含菌渣、笋壳、麦麸、棉籽壳、米糠、豆粕中的至少两种;
[0016]所述木屑来自铁皮石斛的原生附生树种。
[0017]特别地,所述步骤(2)中,培养基质的制备方法为:
[0018]植物混合发酵原料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密封发酵至少48h,然后高温灭菌,得混合物一;
[0019]将橡木苔粉碎后与木屑、互叶白千层油混合,得混合物二;
[0020]混合物一、混合物二与泥炭混合均匀。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培养基质,以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0022][0023]所述植物混合发酵原料中包含菌渣、笋壳、麦麸、棉籽壳、米糠、豆粕中的至少两种;
[0024]所述木屑来自铁皮石斛的原生附生树种。
[0025]特别地,植物混合发酵原料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密封发酵至少48h,然后高温灭菌,得混合物一;
[0026]将橡木苔粉碎后与木屑、互叶白千层油混合,得混合物二;
[0027]混合物一、混合物二与泥炭混合均匀。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前述培养基质在栽培铁皮石斛中的应用。
[0029]本专利技术中,铁皮石斛的原生附生树种是指在野外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铁皮石斛天然生长时候会附生的树种,如板栗、杉木、柏树、松树等。
[0030]本专利技术中,培养包为具有单面开口的全降解无纺布,选择10

18个月内开始降解的材料确保在驯化期间正常的发育;并在移植后开始降解保证根系能正常附着在环境中。
[0031]本专利技术中,在培养包的底部设置有带有树皮的木片,是为了让铁皮石斛的根系提前附着,减少移植后不适应的概率。
[0032]本专利技术中,培养基质由泥炭、木屑、橡木苔、植物混合发酵原料、蜡样芽孢杆菌、互叶白千层油组成;其中植物混合发酵原料由菌渣、笋壳、麦麸、棉籽壳、米糠、豆粕中选取组成;这些原料均属于低廉价格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经过蜡样芽孢杆菌发酵后具有丰富的氨基酸、氮源、维生素等必要营养元素。
[0033]本专利技术中,菌渣是指可食用菌采摘后被剔除的不可使用部分。
[0034]橡木苔、木屑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发现,橡木苔相比其他种类的苔藓,对铁皮石斛的生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互叶白千层油是一种植物来源的有效光谱杀菌杀虫剂,而木屑吸收了互叶白千层油后可以长久保持效果,等互叶白千层油挥发完全后铁皮石斛已经生长到足够的健壮。
[0035]本专利技术驯化阶段,是为了模拟铁皮石斛的野生生存环境。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模拟野生环境的方法来培养铁皮石斛幼苗,然后返野栽培,充分考虑到铁皮石斛的生长特性提高了铁皮石斛的长势和存活率。
[0038]本专利技术在返野栽培中无需施肥,不喷洒农药和除菌剂,天然无污染。
[0039]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远高于大棚种植的铁皮石斛;具有更好的药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41]在下列实施例中,木屑和带有树皮的木片来源于铁皮石斛的原生附生树种。
[0042]培养基质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43](1)按下表1准备好各原料;
[0044](2)植物混合发酵原料与蜡样芽孢杆菌混合密封发酵至少48h,然后高温灭菌,得混合物一;
[0045](3)将橡木苔粉碎后与木屑、互叶白千层油混合,得混合物二;
[0046](4)混合物一、混合物二与泥炭混合均匀。
[0047]制备好的培养基质放入底部放置有带有树皮的木片的培养包中,沿用其序号,封口备用。
[0048]培养包由10

18个月内开始降解的全降解植物纤维无纺布构成。
[0049]表1培养基质的原料配比
[0050] 序号一序号二序号三序号四序号五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铁皮石斛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苗:选择3

5条根的铁皮石斛幼苗作为种苗;(2)驯化:种苗放置在填充有培养基质的培养包中驯化6

10月;(3)返野栽培:将驯化后的种苗连同培养包捆绑至到附生活树的相应部位或石缝中;栽培至少3年后采收;所述步骤(2)中,驯化环境为:自然光照,遮光面积40

60%;白天温度20

35℃,夜间温度20

25℃;相对湿度为60

80%;每3

10天内浇一次水;所述步骤(3)中,栽培环境为:海拔50

800m;相对湿度30

70%;林冠郁闭30

80%、年降雨量在1100

1500mm范围内的林间山地地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培养包的材质为10

18个月内开始降解的全降解无纺布;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桂洪邓惠平潘忠林罗雄生林佰开陈品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汉方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