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蓄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844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蓄冷系统,制冰机包括蒸发器和若干喷淋器;碎冰器,设置在蒸发器的下方,碎冰器包括刀座以及刀组,刀组安装在刀座上;蓄冰池,顶部开设有落冰口,落冰口设置在碎冰器的下方,蓄冰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一水泵与喷淋器连接,第一水泵将蓄冰池的水输送至喷淋器,第二水泵用于将蓄冰池的水输送至换热器,蓄冰池的侧壁还设置有加水装置;控制器,与制冰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制冰机进入制冰状态或停止制冰状态,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能够高效、稳定、无隐患的制冰,不存在冰堵、冰爆等安全隐患,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建筑、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蓄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及储冷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冰蓄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冰蓄冷空调是一种对电网负荷移峰填谷具有显著作用的用户侧管理技术,该技术利用夜间富余电力开启制冷机组制冰,把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则通过融冰的方式释放出冷量以供空调用户需求,从而避免或减少使用高峰时段的电力,实现对电网负荷的移峰填谷,减轻电网负荷的峰谷差矛盾,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效率,最终实现全局性的节能减排效益。
[0003]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急迫,现在空调、制冷系统越来越多采用谷电蓄冷的方法,传统的蓄冷方法主要有,制冰蓄冷存在问题:机组效率低,储冰、释冷工艺复杂,工程造价高,存在冰堵等安全隐患。冰浆蓄冷存在问题:纯水制取冰浆效率低,冰浆储存较麻烦,冰浆容易凝结,冰浆输送存在很多隐患。传统冷水蓄冷:因上述两项存在故障隐患和很多问题,现在很多场合的空调系统采用冷水蓄冷的方法,但也存在蓄冷量低、制取冷水温度太高的问题,传统冷水蓄冷的温度一般在4℃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冰蓄冷系统,能够高效、稳定、无隐患的制冰,不存在冰堵、冰爆等安全隐患,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建筑、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冰蓄冷系统,包括:
[0006]制冰机,包括蒸发器和若干喷淋器;
[0007]碎冰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碎冰器包括刀座以及刀组,所述刀组安装在所述刀座上;
[0008]蓄冰池,顶部开设有落冰口,所述落冰口设置在所述碎冰器的下方,所述蓄冰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喷淋器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将所述蓄冰池的水输送至所述喷淋器,所述第二水泵用于将蓄冰池的水输送至换热器,所述蓄冰池的侧壁还设置有加水装置;
[0009]控制器,与所述制冰机、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制冰机进入制冰状态或停止制冰状态,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冰蓄冷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蒸发器上设置喷淋器,可以将水分均匀的喷洒在蒸发器上,可以提高热量交换时的效率,碎冰器可以将大块的冰打碎,碎冰器设置多个刀刃可以提高碎冰的效率,减少冰堵,避免尺寸较大的冰块影响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运行。第一水泵可以将蓄冰池内的水往复输送到蒸发器上,从而降低水温,完成蓄冷的过程,第二水泵将蓄冰池的冷水输送至换热器,从而完成释冷的过程,
加水装置能够及时补充蓄冰池中的液面高度,避免蓄冰池中液面过低影响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工作,该冰蓄冷系统制冷效率高,配置灵活,释冷简单高效,能够制取温度较低的冷水。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制冰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工作,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冰蓄冷系统的工作,实现自动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节能性。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设置有多块换冷板,所述换冷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换冷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换冷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中空结构。设置多块换冷板能够提高蓄冷的效率,节省制冰所需的时间,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能够接入不同的冷媒或热媒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冷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蓄冰池内的温度,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换冷板的温度大于0℃,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入制冷剂,所述第一接口流出制冷剂;
[0013]当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换冷板的温度小于等于0℃,生成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入脱冰剂,所述第二接口流出脱冰剂。通入制冷剂的可以实现蓄冷的功能,通入脱冰剂可以将换冷板表面的冰霜除掉,以将冰块脱模。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喷淋器的数量与所述换冷板的数量相互匹配,所述喷淋器的出水端抵接于所述换冷板上。能够提高蓄冷的效率,设置多个喷淋器能够增大换冷板上的水分,从而更快的完成蓄冷。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喷淋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蓄冰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或\和关闭;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蓄冰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开启或\和关闭。设置多个阀门能够保证管路的正常运行,能够调节流量,防止回流。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冰池的侧壁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蓄冰池内的液面高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水装置和所述液位传感器通信连接;
[0017]当确定所述蓄冰池内液位未达到阈值,所述液位传感器产生第三信号,将所述第三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信号控制所述加水装置进水;
[0018]当确定所述蓄冰池内的液位达到阈值,所述液位传感器产生第四信号,将所述第四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四信号控制所述加水装置停止进水。使用液位传感器来控制液面的温度,能够方便工人调节蓄冰池的液面高度,工人可以按照制冷量要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阈值,从而控制液面的高度,以适配不同的使用工况。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碎冰器的上方设置有开口内径逐渐缩小的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内径最小处连接所述碎冰器。确保冰块能够准确的落入蓄冰池内。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刀座外设置有缓冲隔震层,所述缓冲隔震层一端
抵接于所述刀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制冰机。缓冲隔震层能够减少碎冰过程中的噪音和震动。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冰池的顶部设置有回流口,所述换热器一端与所述第二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口连接。将释冷后的冷水回收,避免浪费其中的冷量,进一步提高本系统的节能性。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刀组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个所述刀组为动刀,另外一个所述刀组为定刀。
[002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冰蓄冷系统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蒸发器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制冰机100;蒸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冰机,包括蒸发器和若干喷淋器;碎冰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所述碎冰器包括刀座以及刀组,所述刀组安装在所述刀座上;蓄冰池,顶部开设有落冰口,所述落冰口设置在所述碎冰器的下方,所述蓄冰池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喷淋器连接,所述第一水泵将所述蓄冰池的水输送至所述喷淋器,所述第二水泵用于将蓄冰池的水输送至换热器,所述蓄冰池的侧壁还设置有加水装置;控制器,与所述制冰机、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制冰机进入制冰状态或停止制冰状态,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设置有多块换冷板,所述换冷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换冷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换冷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中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冷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蓄冰池内的温度,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换冷板的温度大于0℃,生成第一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接口通入制冷剂,所述第一接口流出制冷剂;当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换冷板的温度小于等于0℃,生成第二信号,并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接口通入脱冰剂,所述第二接口流出脱冰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的数量与所述换冷板的数量相互匹配,所述喷淋器的出水端抵接于所述换冷板上。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家祥赵振宇欧阳凯华李上泽黎金钊肖诗红陈健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