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65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新风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及植被园,废气处理设备远离植被园,新风设备用于将植被园处的空气经过滤、加热/冷却处理后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经废气处理设备吸收并进行过滤处理;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新风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新风设备将冷风/热风送入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空气质量信息反馈至控制器,若控制质量不达标,则控制器先控制废气处理设备将室内空气排出,再控制新风设备送入室内新鲜空气。室内新鲜空气。室内新鲜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是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设备,其可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加热等过程后传入室内,也可以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对于室内空气的置换。
[0003]现有的新风系统大多一般是直接将室外的空气经过简单的过滤、加热/冷却等处理之后排入室内,而将室外的控制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置换,空气内携带的灰尘等有害异物也会进入室内,从而导致新风系统只能做到对于空气的加热或冷却,而对于空气的新鲜却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新风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及植被园,废气处理设备远离植被园,新风设备用于将植被园处的空气经过滤、加热/冷却处理后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经废气处理设备吸收并进行过滤处理;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新风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新风设备将冷风/热风送入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空气质量信息反馈至控制器,若控制质量不达标,则控制器先控制废气处理设备将室内空气排出,再控制新风设备送入室内新鲜空气。
[0006]进一步的,控制设备还包括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员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将室内的情况反馈至控制器,若室内无人员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新风设备不启动。
[0007]进一步的,新风设备包括送风管、管套、锅炉、蓄水池、第一水泵、吹风机、第一送水管、第二送水管、保温管、转换箱,吹风机置于植被园内,且送风管连通吹风机和转换箱,转换箱与室内连通,蓄水池包括第一蓄水空间和第二蓄水空间,第一水泵置于第一蓄水空间内,管套套覆于送风管上,第一送水管连通第一水泵和水管套,第二送水管连通第二蓄水空间和管套,保温管连通锅炉和管套。
[0008]进一步的,转换箱包括箱体、转换件、密封件、过滤网及吸附网,转换件、密封件、过滤网及吸附网均置于箱体内,转换件包括与密封件配合的固定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转动杆及嵌于固定板上的转换管,转换件将箱体分隔为两个空间,转换管由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构成,第一管体呈碗状,第二管体呈圆台状,转动杆驱动固定板转动并带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于两个空间内位置互换。
[0009]进一步的,密封件由两个固定于箱体内壁上的C型环构成,C型环上嵌有磁铁232,固定板与C型环抵触,且固定板由与磁铁232吸附的金属构成。
[0010]进一步的,转换管设有若干并均匀排布于固定板上。
[0011]进一步的,废气处理设备包括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吸风管、与第一吸风管连通的第一吸风机,第一吸风管与转换箱的位置于室内相互错开。
[0012]进一步的,植被园设有保温棚,保温棚罩覆植被园,保温棚包括支撑架和保温布,保温布与支撑架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与锅炉烟囱连通的第二吸风管、与第二吸风管连通的第二吸风机及与第二吸风及连通的废气过滤器。
[0014]进一步的,新风设备还包括置于第一蓄水空间内的第二水泵、与第二水泵连通的洒水管及与洒水管连通的喷嘴,喷嘴置于植被园内,第二蓄水空间内设有第三水泵及与第三水泵连通的第三送水管,第三送水管延伸至第一蓄水空间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植被园产出新鲜空气,再通过新风设备将植被园的空气送入室内,从而确保室内具有更为新鲜的空气;通过蓄水池内的水对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确保将较为凉爽的空气送入室内,完成对于室内的降温;通过锅炉对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将温暖的风送入室内,实现冬季对于室内送入暖风;该新风系统,仅仅是暖风的送入通过锅炉燃烧实现,而对于冷风的送入是通过冷却水的循环实现,从而新风系统的能源消耗不是很高,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转换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转换箱中转换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新风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新风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及植被园1,废气处理设备远离
植被园1,新风设备用于将植被园1处的空气经过滤、加热/冷却处理后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经废气处理设备吸收并进行过滤处理。
[0023]关于新风设备:新风设备包括转换箱2、锅炉3、蓄水池4、送风管5、管套6、第一水泵7、吹风机8、第一送水管9、第二送水管10、保温管11、置于第一蓄水空间401内的第二水泵12、与第二水泵12连通的洒水管13及与洒水管13连通的喷嘴14,吹风机8置于植被园1内,且送风管5连通吹风机8和转换箱2,转换箱2与室内连通,蓄水池4包括第一蓄水空间401和第二蓄水空间402,第一水泵7置于第一蓄水空间401内,管套6套覆于送风管5上,第一送水管9连通第一水泵7和水管套6,第二送水管10连通第二蓄水空间402和管套6,保温管11连通锅炉3和管套6,喷嘴14置于植被园1内,第二蓄水空间402内设有第三水泵15及与第三水泵15连通的第三送水管16,第三送水管16延伸至第一蓄水空间401内;植被园1设有保温棚17,保温棚17罩覆植被园1,保温棚17包括支撑架171和保温布172,保温布172与支撑架171拆卸连接。
[0024]送冷风时,吹风机8启动并将植物园内的新鲜空气经送风管5送入转换箱2内,再经转换箱2内过滤、压差变化,从而将更为干净、凉爽的空气送入室内,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与降温;蓄水池4内的水温度是较低的,或者可通过其他冷却设备对水进行降温,空气经过送风管5时,此时第一水泵7将蓄水池4的第一蓄水空间401内的水经第一送水管9排入管套6,随着水于管套6内流动从而将送风管5内空气的热量带走,进而实现对于空气的降温处理;此时保温布172是处于拆卸状态;送暖风时,吹风机8启动并将植物园内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第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新风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及植被园,废气处理设备远离植被园,新风设备用于将植被园处的空气经过滤、加热/冷却处理后送入室内,室内的空气经废气处理设备吸收并进行过滤处理;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新风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新风设备将冷风/热风送入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室内空气质量信息反馈至控制器,若控制质量不达标,则控制器先控制废气处理设备将室内空气排出,再控制新风设备送入室内新鲜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员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将室内的情况反馈至控制器,若室内无人员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新风设备不启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包括送风管、管套、锅炉、蓄水池、第一水泵、吹风机、第一送水管、第二送水管、保温管、转换箱,吹风机置于植被园内,且送风管连通吹风机和转换箱,转换箱与室内连通,蓄水池包括第一蓄水空间和第二蓄水空间,第一水泵置于第一蓄水空间内,管套套覆于送风管上,第一送水管连通第一水泵和水管套,第二送水管连通第二蓄水空间和管套,保温管连通锅炉和管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包括箱体、转换件、密封件、过滤网及吸附网,转换件、密封件、过滤网及吸附网均置于箱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华尹芳尹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国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