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810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螯合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加入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5℃下反应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螯合剂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灰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要污染源,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2008)标准要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不得在产生地长期储存,不得进行简易处置,不得排放。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产生地必须进行必要的稳定化固化处理,稳定化固化处理之后方可运输,运输需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已豁免),采用密闭收集和输送的方式输送至飞灰储仓,经浸出毒性试验合格后送至填埋场填埋。”螯合药剂稳定技术是利用螯合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螯合剂是目前处理焚烧飞灰的理想产品,目前大约90%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都采用螯合剂对飞灰进行处理。用药剂稳定化技术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不仅能实现飞灰的无害化处理,而且有利于提高飞灰处理效率并利于规模化处理。
[0003]但是相关技术中采用化学药剂稳定法,采用的螯合剂多为DTC类螯合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简称DTC),对DTC衍生物的研究是在20世纪中叶,其合成基本方法是采用不同种类的多胺或聚乙烯亚胺与CS2反应而得到。目前使用的小分子螯合剂的DTC基团利用率高,但是生成的沉淀物颗粒细小,沉降性能差,需维持适当过量或加入助凝剂才能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且长周期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以下技术问题:提高螯合剂沉降性能,增强螯合剂长周期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加入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5℃下反应5

10h,得沉淀物;
[0008]步骤二、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磁铁分离,65℃干燥8h,研细,得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一中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去离子水、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质量比为5:30:3。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一所述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1]步骤S1、在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氮气保护30min后再加入FeCl3·
6H2O和FeCl2·
4H2O,搅拌均匀,升温至50

70℃后滴加氨水溶液,滴加完毕后氮气保护,在50℃下反应4

6h,自然冷却至25℃,得磁性Fe3O4纳米粒子水分散液;FeCl3·
6H2O在空气中易氧化,氨水易
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挥发率,和氮气一样起到保护作用;
[0012]步骤S2、用去离子水洗涤磁性Fe3O4纳米粒子水分散液,磁铁分离,得磁性Fe3O4纳米粒子;
[0013]步骤S3、将去离子水加到烧瓶中,然后加入磁性Fe3O4纳米粒子,氮气下均匀搅拌30

40min,滴加氨水溶液,升温到反应温度50

70℃,然后缓慢滴加硅烷偶联剂KH550,50℃下反应4

6h后自然冷却至25℃,得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水分散液;Fe3O4潮湿状态下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Fe2O3,此步骤中氨水挥发出氨气同样起到保护作用;
[0014]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水分散液,磁铁分离,得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提高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硅烷偶联剂是有机硅的一大类,在水环境下,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Si

OH基团,硅烷偶联剂水解反应产生中间产物硅烷醇,硅烷醇再与磁性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形成以硅-氧原子为连接基团的Y

(CH2)
n

Si

O

结构,这样可以将有机基团和磁性粒子表面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形成核壳结构,表面可再接枝其他物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S1中去离子水、氨水溶液、FeCl3·
6H2O和FeCl2·
4H2O质量比为500:3

5:20:8,氨水溶液质量分数为25

30%。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S3中去离子水、氨水溶液与硅烷偶联剂KH550体积比为500:3

5:3,氨水溶液质量分数为25

30%。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一所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8]步骤A1、向盐酸溶液加入壳聚糖,充分搅拌,得壳聚糖盐酸溶液;
[0019]步骤A2、向壳聚糖盐酸溶液中滴加二硫化碳,不断搅拌,反应结束后离心,得沉淀;
[0020]步骤A3、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清洗,于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得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属于氨基羧酸类,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可依靠其分子链上的二硫代羧基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使溶解态的金属离子转化成不溶性沉淀物,并且通过自身的吸附架桥、电中和等絮凝作用加快沉淀物沉降。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A1中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盐酸溶液溶度为0.1mmol/L,壳聚糖盐酸溶液浓度为25

225g/L。壳聚糖游离氨基的邻位为羟基,有螯合二价金属离子的作用,壳聚糖可以螯合重金属离子,而且作为生物质材料,可降低原料成本。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步骤A2中滴加温度为5

10℃,滴加速度1滴/s,反应时间为0.5

2h,反应温度为10

45℃,壳聚糖与二硫化碳摩尔比0.6

1.0:1.0。壳聚糖与二硫化碳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虽然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过程,但过高温度会导致反应向逆方向进行,进而降低壳聚糖中氨基的反应效率。
[0023]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物质材料壳聚糖作为原料,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壳聚糖游离氨基的邻位为羟基,有螯合二价金属离子的作用,壳聚糖也可以螯合重金属离子;与二硫化碳制备得到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属于氨基羧酸类,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本专利技术先采用改良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表面改性,得到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进一步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结合得到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加入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25℃下反应5

10h,得沉淀物;步骤二、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磁铁分离,65℃干燥8h,研细,得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去离子水、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质量比为5:3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高分子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步骤S1、在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氮气保护30min后再加入FeCl3·
6H2O和FeCl2·
4H2O,搅拌均匀,升温至50

70℃后滴加氨水溶液,滴加完毕后氮气保护,在50℃下反应4

6h,自然冷却至25℃,得磁性Fe3O4纳米粒子水分散液;步骤S2、用去离子水洗涤磁性Fe3O4纳米粒子水分散液,磁铁分离,得磁性Fe3O4纳米粒子;步骤S3、将去离子水加到烧瓶中,然后加入磁性Fe3O4纳米粒子,氮气下均匀搅拌30

40min,滴加氨水溶液,升温到反应温度50

70℃,然后缓慢滴加硅烷偶联剂KH550,50℃下反应4

6h后自然冷却至25℃,得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水分散液;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水分散液,磁铁分离,得KH550改性磁性纳米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焚烧飞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军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乐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