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及其装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805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及其装调方法,由视场光阑组件、第一校正镜组件、第一反射镜组件、光栅组件、第二反射镜组件、第二校正镜组件和光谱仪框架组成,各组件包括光学镜片和镜室结构件。辐射经过视场光阑1编码,依次经过镜子组件的折射、反射或衍射,形成空间和光谱混叠的信息像面。光谱模块各光机组件关于中心光轴高度对称,采用编码的视场光阑组件,在光谱模块后方可以接出瞳转化镜组和红外面阵探测器,或直接加探测器完成信息接收,实现红外视频计算光谱。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光谱模块,可在中波或长波谱段,常温或轻低温下,实现面视场视频高光谱,光机组件对称度高,成本低,易装调,研制周期短。研制周期短。研制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及其装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探测领域中的光谱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具有面视场视频光谱获取功能的红外高光谱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色散型光谱仪与前方的望远物镜相配合,其视场光阑通常为一条狭缝,通过平台的推扫对探测目标实现二维几何形貌与光谱信息的获取,形成三维数据立方体,应用于航天航空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诸多领域,但这种体制不太适用于对动态场景的探测。
[0003]常用的色散体制的光谱仪光学结构有OFFNER凸面光栅型、DYSON凹面光栅型以及RT平面光栅型等。不同结构各有长处与不足,其中OFFNER型结构最为常用,但其体积不够紧凑导致光栅刻线过于稀疏,不利于光栅研制。因此出现了改进型结构,即在入射端和出射端加入了校正透镜。该结构在可见短波应用比较多,且光谱仪中的校正镜、反射镜和光栅光学元件为准同心结构,此外,光谱仪中的校正镜往往采用了同一个大口径的母镜,如此对光学加工成本和装调难度而言,都有所增加。
[0004]此外,红外波段的色散型光谱仪由于背景辐射严重,需要对光谱仪本身进行低温制冷,抑制红外背景辐射,以增大探测器积分时间,才能对探测目标实现空间

光谱信息的获取。低温制冷会增大仪器体积、重量和功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及其装调方案,在传统光谱仪具备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情况下,加入时间分辨率,具有视频光谱功能;在常用OFFNER改进结构中,控制元件曲率半径和间隔,将母镜设计为两个对称的子镜,使系统完全同心和高度对称,降低研制成本和装调难度;通过编码面视场光阑,在同等背景辐射下,加大目标辐射的输入,在常温或轻低温下实现红外视频光谱数据的获取。
[0006]所述的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由视场光阑组件1、第一校正镜组件2、第一反射镜组件3、光栅组件4、第二反射镜组件5、第二校正镜组件6和光谱模块框架7组成,各组件包括光学镜片和镜室结构件。辐射经过视场光阑1编码,依次经组件2至6的折射、反射或衍射,形成空间和光谱混叠的信息像面,实现视频计算光谱。
[0007]光谱模块各光学元件完全同心高度对称。光学设计上,其前后校正透镜、两片反射镜与曲面光栅,所有光学面完全同心。视场光阑组件1与像面轴向位置相同,其与曲面光栅的轴向距离和校正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同;前后校正透镜的母镜的参数和位置完全相同,相当于共一个母镜,母镜是一个前后表面同心的球罩;两个反射镜的母镜的参数和位置完全相同,也相当于共一个母镜。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上,对母镜进行裁剪,将校正透镜裁剪成两片口径和厚度完全相同的子镜,对称或接近对称居于光轴两侧;将反射镜裁剪成两片口径和厚度完全相同的子镜,对称居于光轴两侧。
[0008]视场光阑组件1由光学元件、镜室和精密微位移机构组成,其光学元件是一个基片为红外玻璃的薄片,前表面镀增透膜层,后表面镀编码膜层,编码为二维图样,明条纹处镀增透膜,暗条纹处镀高反膜。
[0009]光栅为凸面光栅,其光学表面与校正透镜的后表面曲率相同且轴向位置相同,其背面设计有辅助装调球面,后表面与光栅前表面、校正透镜、反射镜同心,光栅中心厚度为其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径差值。光栅基底为光学铝材,表面也可以进行镍合金改性,通过高精度车削加工栅槽,再抛光毛刺降低杂散光。
[0010]包括校正透镜、反射镜和光栅在内的光学元件,均设计有镜室,镜室上设计有粘镜片的点胶孔、与光谱模块框架相连接的安装法兰以及与外在精调机构相连的孔位。
[0011]所述的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的装调方法如下:
[0012]1).以光谱仪框架7的结构面作为基准,用三坐标分别安装光谱仪光学件同心点辅助孔、视场光阑组件1的辅助光阑组件、第一校正镜组件2、第一反射镜组件3、第二反射镜组件5、第二校正镜组件6到光谱仪框架7上;2).干涉仪监控精确调整第一校正镜组件2和第二校正镜组件6位置姿态并固定,使两者同心;3).干涉仪监控精确调整第一反射镜组件3和第二反射镜组件5位置姿态并固定,使两者同心,且与校正镜组同心;4).用三坐标安装光栅组件4到光谱仪框架7上,干涉仪监控精确调整光栅组件4位置姿态并固定,使其与校正透镜和反射镜同心;5).硅碳棒光源照射辅助光阑组件,用常温红外面阵探测器接收谱面,精确微量调整光栅旋转;6).把辅助光阑组件切换成视场光阑组件1。
[0013]本专利技术组件的优点:光谱模块的视场组件由一维狭缝变为二维编码组件,在同等背景辐射下,加大了目标辐射的输入,有望在常温或轻低温下实现红外视频光谱数据的获取;校正透镜前后表面、反射镜、光栅完全同心,大口径母镜简化为两个对称的小口径子镜,加工成本低,系统完全同心和高度对称,装调简单,研制成本低。本专利技术中的光谱模块,可在中波或长波谱段,无需深低温制冷,可实现面视场视频高光谱,在传统光谱仪具备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情况下,加入时间分辨率,具有视频光谱功能,可应用于动态场景光谱监测,是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为视场光阑组件;
[0017]2为第一校正镜组件;
[0018]3为第一反射镜组件;
[0019]4为光栅组件;
[0020]5为第二反射镜组件;
[0021]6为第二校正镜组件;
[0022]7为光谱模块框架。
[0023]图2为光栅组件4辅助装调设计示意图,
[0024]4‑
1为光栅光学面;
[0025]4‑
2为光栅背面;
[0026]4‑
3为光栅镜室;
[0027]4‑
4为光栅镜室安装法兰;。
[0028]图3为干涉装调示意图,
[0029]8为干涉仪;
[0030]9为干涉仪猫眼;
[0031]10为光谱模块。
[0032]图4为面阵视场、色散在探测器上使用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假设长波红外视频光谱仪工作谱段8

12.5μm,系统F数为2,前置物镜焦距250mm,空间维视场为3.4
°
,光谱维的空间视场为1.7
°
,光谱采样45nm,视频10Hz。计算得:面阵视场为15.36mm
×
7.68mm,即512元
×
256元,光谱色散100元,实际需求512元
×
356元探测器,因此可采用640元
×
512元制冷型探测器,实际使用512元
×
356元。根据图1示意图,设计了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仪,设计结果列于表1。
[0034]表1红外光谱模块的参数
[0035][0036][0037]光谱仪设计结果:光学传函接近衍射极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包括视场光阑组件(1)、第一校正镜组件(2)、第一反射镜组件(3)、光栅组件(4)、第二反射镜组件(5)、第二校正镜组件(6)和光谱模块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济型红外光谱模块各组件包括光学镜片和镜室结构件;结构上,光谱模块各光机组件关于中心光轴对称,视场光阑组件(1)与像面轴向位置相同,其与曲面光栅的轴向距离和校正透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同,即物距和像距均与校正透镜前表面曲率相等;前后校正透镜的母镜的参数和位置完全相同,共一个母镜,母镜是一个前后表面同心的球罩,对母镜进行裁剪,将校正透镜裁剪成两片口径和厚度完全相同的子镜,对称或接近对称居于光轴两侧;两个反射镜的母镜的参数和位置完全相同,也共一个母镜,对母镜进行裁剪,将校正透镜裁剪成两片口径和厚度完全相同的子镜,对称或接近对称居于光轴两侧;辐射经过视场光阑(1)编码,依次经过第一校正镜组件(2)、第一反射镜组件(3)、光栅组件(4)、第二反射镜组件(5)及第二校正镜组件(6)的折射、反射或衍射,形成空间和光谱混叠的信息像面,常温或轻低温下实现红外视频计算光谱的数据获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立银刘馨泽卢嘉伟何智静李春来何志平李想谢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