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PD
‑
L1纳米抗体及其衍生物和用途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863109.0、申请日为2019年09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抗PD
‑
L1纳米抗体及其衍生物和用途”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或生物制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PD
‑
L1纳米抗体及其衍生物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3]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ligand 1,PD
‑
L1)又称CD274,为B7家族成员,是PD
‑
1的配体。PD
‑
L1属于I型跨膜蛋白,共290个氨基酸,包含1个IgV样区、1个IgC样区、1个跨膜疏水区和1个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内区。
[0004]与其他B7家族分子不同的是,PD
‑
L1具有负向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研究发现,PD
‑
L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除淋巴细胞外,PD
‑
L1也表达于其他多种组织如胸腺、心脏、胎盘等的内皮细胞,以及各类非淋巴系如黑色素瘤、肝癌、胃癌、肾细胞癌、卵巢癌、结肠癌、乳腺癌、食道癌、头颈癌等。PD
‑
L1在调节自身反应性T、B细胞和免疫耐受方面具有一定广泛性,并且在外周组织T和B细胞应答起作用。PD
‑
L1在肿瘤细胞上的高表达与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PD
‑
L1纳米抗体,其包含VHH链的互补决定区(CDR),其特征在于,所述VHH链的CDR由以下组成:(i)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1所示的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2所示的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3所示的CDR3;(ii)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的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7所示的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8所示的CDR3;(iii)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6所示的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7所示的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8所示的CDR3;或者,(iv)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1所示的CDR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的CDR2,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3所示的CDR3。2.一种抗PD
‑
L1纳米抗体的VHH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
‑
L1纳米抗体的VHH链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CDR1、CDR2和CDR3;优选地,所述抗PD
‑
L1纳米抗体的VHH链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4、49、39或34所示。3.一种抗PD
‑
L1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PD
‑
L1纳米抗体是针对PD
‑
L1表位的纳米抗体,并且具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PD
‑
L1纳米抗体的VHH链。4.一种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编码选自下组的蛋白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D
‑
L1纳米抗体、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PD
‑
L1纳米抗体的VHH链,或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PD
‑
L1纳米抗体。5.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含有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6.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含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达载体,或其基因组中整合有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核苷酸。7.一种纳米抗体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体融合蛋白从N端到C端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Z1
‑
Z2
‑
L
‑
Z3(式I)式中,Z1为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PD
‑
L1纳米抗体的VHH链;Z2为免疫球蛋白的Fc段;L为接头序列;Z3为免疫调节分子部分。8.一种免疫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偶联物含有:(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祎凤,翟天航,袁志军,曾竣玮,孙左宇,黄威峰,
申请(专利权)人:普米斯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