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961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面板,人脸识别面板通过支撑柱与闸机机箱连接,闸机机箱的一侧设有投卡口,闸机机箱顶部的一侧设有刷卡处,刷卡处的一侧设有提示显示屏,且支撑柱位于提示显示屏的一侧,人脸识别面板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板和摄像头;人脸识别面板的顶部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固定套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的底部均设有限位体,两个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块。通过设置清理机构,方便使用者对人脸识别装置上的显示屏板外表面进行清理,从而保持显示屏板的洁净,以此便于人们使用。于人们使用。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有的轨道交通中会设置进出站闸机,有的闸机会在机箱上方设置人脸识别装置,从而实现付款进站或者出站功能,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是有的人脸设备装置上的显示屏板因为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粘附大量灰尘或者污渍,需要特地寻找清洁工具进行清理,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通过设置清理机构,方便使用者对人脸识别装置上的显示屏板外表面进行清理,从而保持显示屏板的洁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人脸识别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面板(1)通过支撑柱(5)与闸机机箱(6)连接,所述闸机机箱(6)的一侧设有投卡口(2),所述闸机机箱(6)顶部的一侧设有刷卡处(3),所述刷卡处(3)的一侧设有提示显示屏(4),且支撑柱(5)位于提示显示屏(4)的一侧,所述人脸识别面板(1)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板(7)和摄像头;所述人脸识别面板(1)的顶部设有固定套(8),所述固定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固定套(8)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滑杆(17),两个所述滑杆(17)的底部均设有限位体(18),两个所述滑杆(17)的外表面滑动设置有移动板(19),所述移动板(1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凸块(20),所述移动板(19)的内侧设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内侧设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条(27),所述连接板(25)与移动板(19)之间设置有挤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结构包括分别与连接板(25)中部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螺纹杆(22),分别套设于两个连接螺纹杆(22)外表面的两个弹簧(24),且移动板(19)中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通孔(21),两个所述连接螺纹杆(22)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21)与两个螺母(23)的内部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体(18)包括两个限位套筒(31),分别与两个限位套筒(31)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限位圆块(32),且两个限位套筒(31)的内部均设有橡胶圈(33),两个所述限位套筒(31)分别通过两个橡胶圈(33)与两个滑杆(17)套接,两个所述滑杆(17)的底端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庆锋李飚金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温州轨道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