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69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包括门禁机主体、操作屏、指纹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与读卡识别模块,所述门禁机主体的外侧安装有防护机构主体,所述防护机构主体包括防滑框,所述防滑框的内侧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防滑框的内侧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上侧设置有盖板,所述防滑框的外侧对应铰接块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防滑框的一侧安装有清洁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机构主体进行防护,防护过程中不会影响,卡识别与人脸识别,电机带动盖板转动开启,避免手动启动的麻烦,通过消毒清洁喷管喷出消毒液对门禁机主体的上侧消毒,并完成风干。成风干。成风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门禁机
,具体是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门禁机是门禁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以大容量FLASH作为存储载体,具有数据存储可靠,掉电数据不丢失,集管理和自动控制为一体,实现门禁的自动化管理,数据还可用于考勤,实现门禁考勤双功能,同时与一卡通系统可以无缝连接,广泛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管理、电梯控制、楼宇自控等,小区门禁一般在户外,户外灰尘雨水溅射到操作面板上会妨碍门禁的识别操作,而防护结构就是对门禁机防护的装置。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授权公告号CN211015635U),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门禁机其指纹打卡处容易被灰尘覆盖住,下雨天也容易使指纹打卡处潮湿,使得门禁机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该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具备防尘防潮的优点,提高了门禁机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者的使用,但是,上述装置通过防护盖板完成门禁机的防护,遮挡灰尘、雨水,但需要手动推动开启,开启过程中接触防护板,防护上的灰尘粘附到手指上,影响指纹识别模块的精准度,如操作者携带病毒,会产生病毒传染的问题,防护结构开启不便,影响门禁识别操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包括门禁机主体、操作屏、指纹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与读卡识别模块,所述操作屏位于门禁机主体的上侧后端位置处,所述指纹模块位于门禁机主体的上侧前端位置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位于门禁机主体的前侧位置处,所述读卡识别模块位于门禁机主体的前侧位于人脸识别模块的下方位置处,所述门禁机主体的外侧安装有防护机构主体,所述防护机构主体包括防滑框,所述防滑框的内侧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防滑框的内侧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的上侧设置有盖板,所述防滑框的外侧对应铰接块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防滑框的一侧安装有清洁构件,所述防滑框的内侧临近铰接块的位置处安装有消毒清洁喷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构件包括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的上侧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风机,所述消毒液箱的上侧前端位置处安装有液泵,所述消毒液箱的上侧临近液泵的位置处设置有加液口,所述液泵的输入端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液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风管,所述出液管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导管。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块通过电机转动于防滑框的内侧位置
处,所述盖板通过铰接块转动于防滑框的上侧位置处。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位于门禁机主体的上侧位置处,所述防滑框通过支撑板卡合于门禁机主体的外侧位置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构件的输出端与消毒清洁喷管的输入端相贯通,所述消毒清洁喷管位于操作屏的上方位置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管的上端与导管的下端相贯通,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消毒清洁喷管的一端相贯通。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管的上端与导管相贯通,所述风机的输出端通过风管与导管的输入端相贯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门禁机的防护机构,通过防护机构主体进行防护,防护过程中不会影响,卡识别与人脸识别,电机带动盖板转动开启,避免手动启动的麻烦,不会影响门禁操作,通过消毒清洁喷管喷出消毒液对门禁机主体的上侧消毒,并完成风干,避免操作者携带病毒造成病毒传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中防护机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中清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门禁机主体;2、防护机构主体;3、操作屏;4、指纹模块;5、人脸识别模块;6、读卡识别模块;7、防滑框;8、支撑板;9、铰接块;10、盖板;11、消毒清洁喷管;12、清洁构件;13、消毒液箱;14、抽液管;15、液泵;16、出液管;17、风机;18、风管;19、导管;20、加液口;2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包括门禁机主体1、操作屏3、指纹模块4、人脸识别模块5与读卡识别模块6,操作屏3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后端位置处,指纹模块4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前端位置处,人脸识别模块5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前侧位置处,读卡识别模块6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前侧位于人脸识别模块5的下方位置处,门禁机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机构主体2,防护机构主体2包括防滑框7,防滑框7的内侧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8,防滑框7的内侧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块9,铰接块9的上侧设置有盖板10,防滑框7的外侧对应铰接块9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1,防滑框7的一侧安装有清洁构件12,防滑框7的内侧临近铰接块9的位置处安装有消毒清洁喷管11,铰接块9通过电机21转动于防滑框7的内侧位置处,盖板10通过铰接块9转动于防滑框7的上侧位置处,支撑板8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位置处,防滑框7通过支撑板8卡合于门禁机主体1的外侧位置处,清洁构件12的输出端与消毒清洁喷管11的输入端相贯通,消毒清洁喷管11位于操作屏3的上方位置处,把防护机构主体2通过防滑框7套到门禁机主体1的外侧,支撑板8卡到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完成防护机构主体2的安装,然后,开始使用,如人脸识别模块5检测到业主面部信息,核对正确,开启门禁,无法识别,电机21运行,带动铰接块9在防滑框7的内侧转动,铰接块9带动盖板10转动,开启防护机构主体2,如门卡识别操作,直接在读卡识别模块6
刷卡即可开启门禁,无门禁卡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屏3键入密码或通过指纹模块4指纹识别,识别成功门禁开启,电机21带动铰接块9转动,盖板10转动关闭,消毒液通过消毒清洁喷管11喷出,对操作屏3与指纹模块4处清洁消毒,空气通过消毒清洁喷管11喷出,对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风干。
[0019]在图1、3中:清洁构件12包括消毒液箱13,消毒液箱13的上侧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风机17,消毒液箱13的上侧前端位置处安装有液泵15,消毒液箱13的上侧临近液泵15的位置处设置有加液口20,液泵15的输入端设置有抽液管14,液泵15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液管16,风机17的输出端设置有风管18,出液管16的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导管19,出液管16的上端与导管19的下端相贯通,导管19的上端与消毒清洁喷管11的一端相贯通,风管18的上端与导管19相贯通,风机17的输出端通过风管18与导管19的输入端相贯通,把消毒液通过加液口20加入消毒液箱13的内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包括门禁机主体(1)、操作屏(3)、指纹模块(4)、人脸识别模块(5)与读卡识别模块(6),所述操作屏(3)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后端位置处,所述指纹模块(4)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上侧前端位置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5)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前侧位置处,所述读卡识别模块(6)位于门禁机主体(1)的前侧位于人脸识别模块(5)的下方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机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防护机构主体(2),所述防护机构主体(2)包括防滑框(7),所述防滑框(7)的内侧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防滑框(7)的内侧后端位置处设置有铰接块(9),所述铰接块(9)的上侧设置有盖板(10),所述防滑框(7)的外侧对应铰接块(9)的位置处安装有电机(21),所述防滑框(7)的一侧安装有清洁构件(12),所述防滑框(7)的内侧临近铰接块(9)的位置处安装有消毒清洁喷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禁机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构件(12)包括消毒液箱(13),所述消毒液箱(13)的上侧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风机(17),所述消毒液箱(13)的上侧前端位置处安装有液泵(15),所述消毒液箱(13)的上侧临近液泵(15)的位置处设置有加液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绪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祖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