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93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两侧外壁均固定有角板,且角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角板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的下表面且位于底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转动座,且转动座的数量为四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使用者通过万向轮可以对底板进行移动方向,待到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使用者通过转动四根螺纹杆将底板内部下方的稳定板进行下方至地面,而底板通过稳定板也可以进行增加稳定程度,当底板被稳定板固定,底板会被两侧的支撑斜杆进行双向斜角支撑,使得底板可以更加稳定。使得底板可以更加稳定。使得底板可以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


[0001]本技术涉及卧式车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

技术介绍

[0002]卧式车床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数控卧式车床主轴采用手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设计、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用途广泛、操作方便,该机床可实现自动控制、能够车削加工多种零件的内外圆、端面、切槽、任意锥面、球面及公、英制螺纹、圆锥螺纹等工序,适合大批量生产。
[0003]但现有的卧式车床大多在固定位置结束之后使用者便不能在调节卧式车床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在需要进行调节卧式车床位置以改变操作角度时,便需要使用叉车对其进行改变,而通过叉车等设备对其进行改变位置其手续较为繁琐。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解决现有的卧式车床大多在固定位置结束之后使用者便不能在调节卧式车床的位置,因此使用者在需要进行调节卧式车床位置以改变操作角度时,便需要使用叉车对其进行改变,而通过叉车等设备对其进行改变位置其手续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两侧外壁均固定有角板,且角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角板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的下表面且位于底板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转动座,且转动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转动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斜杆,每两个所述支撑斜杆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板,且连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一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两侧与两侧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第一螺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两侧均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滑槽滑动安装有夹板。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两个所述夹板与第二螺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杆从中间位置向两侧延伸其外部螺牙分别为正、反螺牙,所述移动板的外壁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二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内部放置与车床主体。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者通过万向轮可以对底板进行移动方向,待到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使用者通过转动四根螺纹杆将底板内部下方的稳定板进行下方至地面,而底板通过稳定板也可以进行增加稳定程度,当底板被稳定板固定后,之后使用者使用连板和地面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连板与地面固定结束后,底板则会被两侧的支撑斜杆进行双向斜角支撑,使得底板可以更加稳定,使用者在使用车床主体时需要进行改变操作位置时使用者可以进行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启动后便会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第一螺杆与移动板之间为螺纹连接,因此便可以改变使用者的操作位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底板与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支撑斜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板;2、万向轮;3、稳定板;4、螺纹杆;5、角板;6、移动板;7、第一螺杆;8、第一电机;9、第一滑槽;10、转动座;11、支撑斜杆;12、第二滑槽;13、夹板;14、第二螺杆;15、第二电机;16、限位板;17、车床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底板与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支撑斜杆安装结构示意图。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底板1两侧外壁均固定有角板5,且角板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角板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四个螺纹杆4的下表面且位于底板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稳定板3,稳定板3的两侧均固定有转动座10,且转动座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动座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斜杆11,每两个支撑斜杆11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板,且连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9,底板1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7,底板1上表面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一螺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0]底板1的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移动板6,移动板6的下表面两侧与两侧第一滑槽9滑动连接。
[0021]移动板6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与第一螺杆7之间为螺纹连接,移动板6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2,使用者在使用车床主体17时需要进行改变操作位置时使用者可以进行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启动后便会带动第一螺杆7进行转动,第一螺杆7与移动板6之间为螺纹连接,因此便可以改变使用者的操作位置。
[0022]移动板6的上表面两侧均通过两个第二滑槽12滑动安装有夹板13,使用者通过两个夹板13对车床主体17进行固定。
[0023]移动板6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4,两个夹板13与第二螺杆14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杆14从中间位置向两侧延伸其外部螺牙分别为正、反螺牙,移动板6的外壁固定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二螺杆14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4]移动板6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板16,移动板6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限位板16的内部放置与车床主体17,通过限位板16对车床主体17进行限位放置。
[00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第一步:使用者通过万向轮2可以对底板1进行移动方向,待到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使用者通过转动四根螺纹杆4将底板1内部下方的稳定板3进行下方至地面,而底板1通过稳定板3也可以进行增加稳定程度,当底板1被稳定板3固定后,之后使用者使用连板和地面通过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连板与地面固定结束后,底板1则会被两侧的支撑斜杆11进行双向斜角支撑。
[0027]第二步:之后使用者将车床主体17放置在移动板6的上表面,之后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1)两侧外壁均固定有角板(5),且角板(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角板(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四个所述螺纹杆(4)的下表面且位于底板(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稳定板(3),所述稳定板(3)的两侧均固定有转动座(10),且转动座(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转动座(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斜杆(11),每两个所述支撑斜杆(11)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板,且连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7),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内部固定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前端输出轴与第一螺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作角度可控的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的下表面两侧与两侧所述第一滑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临安禹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