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及布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78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包括收水部,所述收水部由多个收水机构组成,所述收水机构之间等间距排布,所述收水机构中包含至少一个收水槽,收水槽为倾斜设置,收水槽的倾斜角度小于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及布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及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利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却是借着水蒸发过程来完成,并使冷却水可以继续的循环使用,从经济效益上来说,无形中减少了成本的浪费。冷却塔的冷却方法,系将热水喷撒至散热材表面与通过之移动空气相接触。此时,热水与冷空气之间即产生显热之热交换作用,同时部份的热水被蒸发,亦即蒸发水汽中其蒸发潜热被排放至空气中,最后经冷却后的水落入水槽内,利用泵浦将其传送至热交器中,再予吸收热量。
[0003]传统的冷却塔中,其水槽一般设置在冷却塔的正下方,冷却塔运行过程中,水经过填料后直接汇入水槽,这种设置方法的缺点是:当水槽与冷却塔之间的间距过短时,空气流动受阻,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变差;当水槽与冷却塔之间的间距过长时,会造成水滴的外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提出了一种设置在填料与水槽之间收水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及布置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包括收水部,所述收水部由多个收水机构组成,所述收水机构之间等间距排布,所述收水机构中包含至少一个收水槽,收水槽为倾斜设置,收水槽的倾斜角度小于5
°
,所述收水槽包括截面呈V字型的槽体,槽体的开口角度为55
°‑
65
°
,所述槽体上端的边缘处至少设置有一条与槽体等长的横板,所述横板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板。
[0007]优选的,相邻收水机构之间的搭接距离大于所述横板的宽度。
[0008]优选的,相邻槽体之间的层间距等于槽体高度的1.5

2倍。
[0009]优选的,所述收水机构包括第一收水机构、第二收水机构和第三收水机构,
[0010]所述第一收水机构中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收水槽、第二收水槽和第三收水槽,其中第一收水槽、第二收水槽和第三收水槽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收水槽、第二收水槽以及第三收水槽侧壁的延伸面上;
[0011]所述第二收水机构包括第一收水槽,所述第一收水槽的下端沿其侧壁的延伸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
[0012]所述第三收水机构包括第一收水槽以及两个相互对应的第二收水槽,第二收水槽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收水槽侧壁相连接。
[0013]优选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根据水塔的尺寸确定收水机构的数量以及类型;
[0015]步骤2、将第三收水机构固定安装在水塔的中部,第一收水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三收水机构的两侧,并使得第三收水机构中的第一收水槽与第一收水机构中的第二收水槽相齐平,最后在收水部边缘处的区域安装第二收水机构;
[0016]步骤3、在水塔的外壁上安装与收水部适配的水池。
[0017]优选的,根据水塔中水流的流量和温度,确定槽体的开口角度、相邻收水机构之间的搭接距离以及相邻槽体之间的层间距。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装置中,将收水部设置在填料的下方,水塔运行时,空气从收水部底部向上流动,循环水从上向下喷淋,空气通过收水部与上方的循环水进行换热;循环水被收水部全部收集,收水部下方没有循环水存在,水塔的换热效果好,且水滴不易外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0]2、槽体上设置有防止液滴沿下壁面流动的横板,以及防飞溅的竖板,进一步的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1]3、根据水塔中水流的流量和温度,确定槽体的开口角度、相邻收水机构之间的搭接距离以及相邻槽体之间的层间距,水流温度高时,增加开口角度以及相邻槽体之间的层间距能够提高换热效果,水流流量大时,需要适当的增加相邻收水机构之间的搭接距离,以减少水资源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槽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第一收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第二收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第三收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收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的第一收水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安装时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安装时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对比例1中收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对比例2中收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对比例3中收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收水部、2第一收水机构、3第二收水机构、4第三收水机构、5第四收水槽、6水塔、7水池、11第一收水槽、12第二收水槽、13第三收水槽、14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01槽体、102横板、103竖板、104层间距、105搭接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参照图1

9,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包括收水部1,所述收水部1由多个收水机构组成,所述收水机构之间等间距排布,所述收水机构中包含至少一个收水槽,收水槽为倾斜设置,收水槽的倾斜角度小于5
°
,所述收水槽包括截面呈V字型的槽体101,槽体101的开口角度为55
°‑
65
°
,所述槽体101上端的边缘处至少设置有一条与槽体101等长的横板102,所述横板102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板103。
[0037]相邻收水机构之间的搭接距离105大于所述横板102的宽度。
[0038]相邻槽体101之间的层间距104等于槽体101高度的1.5

2倍。
[0039]所述收水机构包括第一收水机构2、第二收水机构3和第三收水机构4,
[0040]所述第一收水机构2中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收水槽11、第二收水槽12和第三收水槽13,其中第一收水槽11、第二收水槽12和第三收水槽1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包括收水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部(1)由多个收水机构组成,所述收水机构之间等间距排布,所述收水机构中包含至少一个收水槽,收水槽为倾斜设置,收水槽的倾斜角度小于5
°
,所述收水槽包括截面呈V字型的槽体(101),槽体(101)的开口角度为55
°‑
65
°
,所述槽体(101)上端的边缘处至少设置有一条与槽体(101)等长的横板(102),所述横板(102)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竖板(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收水机构之间的搭接距离(105)大于所述横板(102)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槽体(101)之间的层间距(104)等于槽体(101)高度的1.5

2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塔高效收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机构包括第一收水机构(2)、第二收水机构(3)和第三收水机构(4),所述第一收水机构(2)中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收水槽(11)、第二收水槽(12)和第三收水槽(13),其中第一收水槽(11)、第二收水槽(12)和第三收水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华杨晨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河海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