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75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载体、底座组件、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和叶片组件;旋转载体和叶片组件活动连接;底座组件设有容置腔,旋转载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内;压电陶瓷驱动组件中的压电陶瓷和旋转载体侧壁的滑动槽相顶触,利用压电陶瓷的通电形变驱动旋转载体在底座组件内部转动,带动叶片转动,从而控制光圈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音圈马达光圈驱动装置结构复杂,存在电磁干扰,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简化了装置内部结构,体积小集成度高,推力大,响应快,易于组装,实现光圈孔的精准调整。实现光圈孔的精准调整。实现光圈孔的精准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随着电子设备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逐渐趋于多样化和智能化,其中拍摄功能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必备功能之一。现有的电子设备中,摄像时入射光强度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改变光圈孔的大小来实现的,现有的光圈孔大小调整主要是通过音圈马达来实现的,音圈马达存在电磁干扰以及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光圈孔大小调整也同样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集成度高、稳定性高的压电陶瓷驱动式可变光圈驱动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载体、底座组件、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和叶片组件;
[0005]旋转载体和叶片组件活动连接;底座组件设有容置腔,旋转载体活动设置于容置腔内;压电陶瓷驱动组件中的压电陶瓷和旋转载体侧壁的滑动槽相顶触,利用压电陶瓷的通电形变驱动旋转载体在底座组件内部转动;
[0006]围绕旋转载体的外壁设有多个滚珠槽,每个滚珠槽内均设有滚珠;至少两个滚珠槽设置于旋转载体远离滑动槽的一侧,其中一个滚珠槽内设有至少两颗滚珠。
[0007]优选的,底座组件包括装置底座、旋转底座和FPC板;
[0008]旋转底座的中部设有容置腔,FPC板固设于旋转底座的外周,固设有FPC板的旋转底座置于装置底座内。
[0009]优选的,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包括压电陶瓷、第一电路板和弹性元件;
[0010]装置底座内部设有嵌合压电陶瓷、第一电路板和弹性元件的预制槽;FPC板和旋转底座的侧壁均设有便于压电陶瓷端部穿过的孔洞;
[0011]压电陶瓷嵌合于预制槽后,压电陶瓷的首端穿过孔洞后与旋转载体的滑动槽相顶触;弹性元件置于压电陶瓷的尾端和预制槽的侧壁之间,为压电陶瓷和旋转载体之间的接触提供预紧力;
[0012]第一电路板与压电陶瓷电连接,第一电路板的引脚接收电流信号。
[0013]优选的,还包括霍尔组件;
[0014]霍尔组件包括霍尔磁石、霍尔芯片以及第二电路板;霍尔磁石置于旋转载体的侧壁;霍尔芯片设于FPC板上,与霍尔磁石对向设置,第二电路板与霍尔芯片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的引脚输出霍尔信号;
[0015]旋转底座的侧壁设有便于霍尔芯片和霍尔磁石感应的通孔。
[0016]优选的,叶片组件包括多块叶片、顶座和垫片;
[0017]顶座固定于旋转底座远离装置底座的一端;多块叶片围绕旋转载体的一周均匀布置;叶片的活动端和旋转载体相连接,叶片的固定端与顶座相连接,在旋转载体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叶片围绕固定端转动,从而实现多块叶片之间的开合,调整光圈的大小;
[0018]旋转载体和叶片之间还设有一层垫片。
[0019]优选的,旋转载体的外壁等间距设有四个滚珠槽,两个滚珠槽围绕压电陶瓷驱动组件的两侧设置,另外两个滚珠槽远离压电陶瓷驱动组件设置;
[0020]靠近压电陶瓷驱动组件的两个滚珠槽内的滚珠,其直径小于旋转载体和旋转底座之间的间隙。
[0021]优选的,还包括一个外壳,外壳罩设于装置底座上,将部件集成于装置内。
[0022]优选的,旋转载体、外壳和底座组件的中部同轴设有用于安装镜头的通孔。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
[0024]1、本技术采用压电陶瓷来驱动光圈大小的调整,相比于传统的音圈电机,简化了内部结构,体积小集成度高,推力大,响应快,易于组装,实现光圈孔的精准调整。
[0025]2、通过在旋转载体和旋转底座之间的滚珠排布,形成两者之间稳定的3点平面支撑,使得光圈调整的稳定性更高,施加到叶片的驱动力(大小、方向)均匀,从而不容易出现叶片卡死的情况,另一方面能降低了结构侧向姿势差,提高性能。
[0026]3、压电陶瓷驱动组件、FPC板和霍尔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有效实现闭环控制,控制压电陶瓷驱动旋转载体移动调整相应的位置精度,提高质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变光圈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变光圈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去掉外壳和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底座、FPC板、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和霍尔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载体9、底座组件、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和叶片组件;
[0033]旋转载体9和叶片组件活动连接;底座组件设有容置腔,旋转载体9活动设置于容置腔内;压电陶瓷驱动组件中的压电陶瓷4和旋转载体9侧壁的滑动槽相顶触,利用压电陶瓷4的通电形变驱动旋转载体9在底座组件内部转动。
[0034]具体结构如下:
[003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组件包括装置底座1、旋转底座2和FPC板3;旋转底座2的中部设有容置腔,FPC板3套接于旋转底座2的外周,套接有FPC板3的旋转底座2置于装置底座1内。
[0036]在本实施例中,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包括压电陶瓷4、第一电路板5和弹性元件6;
[0037]装置底座1内部设有嵌合压电陶瓷4、第一电路板5和弹性元件6的预制槽7;FPC板3和旋转底座2的侧壁均设有便于压电陶瓷4端部穿过的孔洞8;
[0038]压电陶瓷4嵌合于预制槽7后,压电陶瓷4的首端穿过孔洞8后与旋转载体9的滑动槽相顶触;弹性元件6置于压电陶瓷4的尾端和预制槽7的侧壁之间,为压电陶瓷4和旋转载体9之间的接触提供预紧力,弹性元件6可以是弹簧或者弹性片等具有弹性的部件,保证压电陶瓷4和旋转载体9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驱动旋转载体9转动;第一电路板5与压电陶瓷4电连接,第一电路板5的引脚接收电流信号。
[0039]工作原理为:在光圈需要调整的情况下,根据光圈需要调整的大小,通过第一电路板5向压电陶瓷4输送指定大小的电流,压片陶瓷上电后产生规律性伸缩变形,与压电陶瓷4粘性连接的摩擦片随压电陶瓷4振动,摩擦片拨动旋转载体9上对应滑动槽里的摩擦片使旋转载体9沿光轴方向沿滚珠17旋转,推动叶片14的活动端运动使叶片14开合,实现镜头可变光圈的功能。
[004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霍尔组件;如图1所示,结构如下:
[0041]霍尔组件包括霍尔磁石10、霍尔芯片11以及第二电路板12;霍尔磁石10置于旋转载体9的侧壁;霍尔芯片11设于FPC板3上,与霍尔磁石10对向设置,第二电路板12与霍尔芯片11电连接,第二电路板12的引脚输出霍尔信号;旋转底座2的侧壁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载体、底座组件、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和叶片组件;所述旋转载体和所述叶片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组件设有容置腔,所述旋转载体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压电陶瓷驱动组件中的压电陶瓷和所述旋转载体侧壁的滑动槽相顶触,利用所述压电陶瓷的通电形变驱动所述旋转载体在所述底座组件内部转动;围绕所述旋转载体的外壁设有多个滚珠槽,每个所述滚珠槽内均设有滚珠;至少两个滚珠槽设置于所述旋转载体远离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其中一个所述滚珠槽内设有至少两颗滚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装置底座、旋转底座和FPC板;所述旋转底座的中部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FPC板固设于所述旋转底座的外周,固设有所述FPC板的旋转底座置于所述装置底座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驱动组件包括压电陶瓷、第一电路板和弹性元件;所述装置底座内部设有嵌合所述压电陶瓷、第一电路板和弹性元件的预制槽;所述FPC板和所述旋转底座的侧壁均设有便于所述压电陶瓷端部穿过的孔洞;所述压电陶瓷嵌合于所述预制槽后,所述压电陶瓷的首端穿过所述孔洞后与所述旋转载体的滑动槽相顶触;所述弹性元件置于所述压电陶瓷的尾端和预制槽的侧壁之间,为所述压电陶瓷和所述旋转载体之间的接触提供预紧力;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压电陶瓷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引脚接收电流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孔令宏张晓良陈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