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64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涉及光学高温计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滑动变阻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物镜,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颜色匹配部件,所述颜色匹配部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灯丝,所述颜色匹配部件包括有选择组件和控制组件,主体的下端安装有稳定部件,所述稳定部件内部设置有握柄,所述稳定部件包括有随动组件和吸能组件,所述随动组件用于连接主体和吸能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灯丝和选择组件减少灯丝在对比期间所需调节的时间,降低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控制组件减小光学高温计在使用期间的能源消耗,提高本光学高温计控制结构的集成度,随动组件提高稳定部件的吸能效果,降低光学高温计在使用期间的晃动。低光学高温计在使用期间的晃动。低光学高温计在使用期间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高温计
,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

技术介绍

[0002]光学高温计是非接触式测量高温的仪表,当被测量的温度高于热电偶所能使用的范围,以及热电偶不可能装置或不适宜装置的场所,用光学高温计一般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它广泛地用来测量冶炼、浇铸、轧钢、政璃熔害、锻打、热处理等温度,是冶金、化工和机械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温度测量仪表之一。
[0003]现有的光学高温计在使用期间,灯丝的温度多为从光学高温计开启后进行升温,随后使用者控制滑动变阻器,以改变经过灯丝的电流大小,直至灯丝所表现的颜色与被测物所表现的颜色相同,即为被测物温度检测完成;
[0004]光学高温计在调节期间,使用者观察灯丝颜色状态,需要从灯丝温度最低点直至灯丝的温度与被测物的温度相同,其次光学高温计的检测范围较大,对单个灯丝进行调节,对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精度要求较高,以及灯丝颜色与被测点颜色相近期间,对使用者的调节难度增大,需要使用者多次进行微小的进给量,对使用者的要求较大,且对比过程耗时过长,其次光学高温计在使用期间多为手持状态,以及使用者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期间,需要对光学高温计进行直接接触,进而使得光学高温计容易发生晃动,由于光学高温计为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导致光学高温计的实测点易于被测点之间发生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包括主体和滑动变阻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物镜,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颜色匹配部件,所述颜色匹配部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灯丝,所述颜色匹配部件包括有选择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选择组件用于改变各个灯丝与物镜的位置状态,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改变灯丝与电源的连接状态,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0007]主体的下端安装有稳定部件,所述稳定部件内部设置有握柄,所述稳定部件包括有随动组件和吸能组件,所述随动组件用于连接主体和吸能组件,所述随动组件用于传递握柄与主体相对运动期间产生的能量,所述随动组件将能量导向至吸能组件中,所述吸能组件用于吸收随动组件输入的能量,所述吸能组件将所吸收的能量延迟释放。
[0008]进一步的,所述灯丝的电阻阻值各不相同,所述灯丝呈圆周排列于选择组件的外侧,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物镜,两个及以上所述灯丝位于物镜的正前方,选择轮上安装的灯丝均通过接电柱与触板相连接,使得选择轮上各个灯丝均处于通电状态,由于各个灯丝的电阻阻值不同,使得经过各个灯丝的电流大小存在差异,进而实现灯丝的表面温度以及表面颜色存在差异,使用者通过目镜观察选择轮上方区域灯丝与观察点之间的颜色差异,使
用者在观察期间,不断观察与各个灯丝外表面颜色与被观察点颜色之间的差距,选取差异最小的一个灯丝,保持该差异最小的灯丝位于选择轮的正上方,选择完成后选择轮正上方的灯丝即为观察期间的对比灯丝,各个灯丝的电阻阻值根据光学高温计的实际测量需要进行特殊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选择组件内部设置有选择轮,所述选择轮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灯丝,所述选择轮呈环状,所述选择轮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选择轮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选择轮和支架的间隙中设置有若干个接电柱,所述接电柱与灯丝呈串联连接,所述选择轮的一侧设置有触板,所述接电柱用于连接灯丝和触板,所述触板与电源串联连接,所述选择轮的中部与控制组件相连接,控制组件与选择组件相分离之后,限位环的一侧宽度大于对向一侧的宽度,限位环的内壁与接电柱的外壁相贴合,其中限位环上方的宽度大于限位环下方的宽度,使得位于限位环内部上方的接电柱保持伸展状态,接电柱内部的两个通电板,在限位环上方区域的作用下相互分离,使得靠近触板一侧的通电板始终与触板相贴合,进而使得选择轮上方的灯丝始终保持在通电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呈环状,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宽度大于对向一侧的宽度,所述接电柱内部包括有通电板和中间杆,所述通电板由两个夹片组成,所述通电板两端的外径大于中部外径,所述夹片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中间杆与靠近触板一侧的夹片相连接,使得位于限位环内部上方的接电柱保持伸展状态,接电柱内部的两个通电板,在限位环上方区域的作用下相互分离,使得靠近触板一侧的通电板始终与触板相贴合,进而使得选择轮上方的灯丝始终保持在通电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随动组件包括有快装板,所述快装板与主体配合形成拆装结构,所述快装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杆组,所述连杆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的一侧设置有反馈塞,所述控制柱用于将两个相对方向上的运动传递至反馈塞上,所述反馈塞与吸能组件相连接,随动组件主要作用在于传递握柄与主体相对运动期间产生的能量,由于快装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杆组,连杆组由两个及以上连杆构成,所述连杆之间呈相对倾斜状态位于快装板的下方,使得握柄相对主体之间发生以竖直轴线为圆心进行偏转、以水平轴线为圆心进行偏转或者混合偏转期间,连杆带动控制柱相对吸能组件运动,吸能组件内部设置有气囊、控制柱滑道和反馈塞滑道,连杆带动控制柱在控制柱内部滑动,控制柱的两侧设置有反馈塞,控制柱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反馈塞的外壁尺寸与弧形凹槽的外壁尺寸相匹配,控制柱滑道和反馈塞滑道之间相对垂直设置,其次控制柱与反馈塞相对垂直,使得控制柱在控制柱滑道内部滑动期间,控制柱与反馈塞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出现控制柱推动反馈塞在反馈塞滑道内部滑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由两个及以上连杆构成,所述连杆之间呈相对倾斜状态位于快装板的下方,所述控制柱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反馈塞的外壁尺寸与弧形凹槽的外壁尺寸相匹配,使得握柄相对主体之间发生以竖直轴线为圆心进行偏转、以水平轴线为圆心进行偏转或者混合偏转期间,连杆带动控制柱相对吸能组件运动,控制柱和反馈塞的接触面为弧形设置,使得控制柱相对反馈塞由上方运动至下方或者由下方运动至上方期间,控制柱运动至自身的水平中心线与反馈塞的水平中心线相重合时为过渡阶段,过渡期间更加顺滑,无明显阻塞感。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内部设置有两根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滑动变阻
器和选择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拨轮,所述传动杆与拨轮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与中间杆相连接,控制组件与选择组件相连接,使得边板与接电柱相接触,选择轮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灯丝,灯丝的电阻阻值各不相同,所述灯丝呈圆周排列于选择轮的外侧,选择轮上安装的灯丝均通过接电柱与触板相连接,使得选择轮上各个灯丝均处于通电状态,由于各个灯丝的电阻阻值不同,使得经过各个灯丝的电流大小存在差异,进而实现灯丝的表面温度以及表面颜色存在差异,随后旋转拨轮带动支架和灯丝进行旋转,其中支架和灯丝以选择轮的中心线为圆心进行旋转,支架与选择轮之间呈套接连接,支架在拨轮的带动下相对选择轮进行旋转,由于主体内部设置有物镜,两个及以上所述灯丝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包括主体(1)和滑动变阻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物镜(9),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颜色匹配部件,所述颜色匹配部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灯丝(4),所述颜色匹配部件包括有选择组件(5)和控制组件(6),所述选择组件(5)用于改变各个灯丝(4)与物镜(9)的位置状态,所述控制组件(6)用于控制改变灯丝(4)与电源的连接状态,所述控制组件(6)用于控制滑动变阻器(2)的阻值;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稳定部件,所述稳定部件内部设置有握柄(3),所述稳定部件包括有随动组件(7)和吸能组件(8),所述随动组件(7)用于连接主体(1)和吸能组件(8),所述随动组件(7)用于传递握柄(3)与主体(1)相对运动期间产生的能量,所述随动组件(7)将能量导向至吸能组件(8)中,所述吸能组件(8)用于吸收随动组件(7)输入的能量,所述吸能组件(8)将所吸收的能量延迟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丝(4)的电阻阻值各不相同,所述灯丝(4)呈圆周排列于选择组件(5)的外侧,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物镜(9),两个及以上所述灯丝(4)位于物镜(9)的正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光学高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组件(5)内部设置有选择轮(501),所述选择轮(501)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灯丝(4),所述选择轮(501)呈环状,所述选择轮(5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502),所述选择轮(501)内部设置有支架,所述选择轮(501)和支架的间隙中设置有若干个接电柱(53),所述接电柱(53)与灯丝(4)呈串联连接,所述选择轮(501)的一侧设置有触板(504),所述接电柱(53)用于连接灯丝(4)和触板(504),所述触板(504)与电源串联连接,所述选择轮(501)的中部与控制组件(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常青赵建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铂世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