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61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1:用户通过用户端登录并进行直播或观看;S1.2:用户端将用户信息数据和直播数据上传至云平台;S1.3:用户向云平台发出互动操作请求;S1.4:云平台加载并展示互动道具的配置信息;S1.5:用户选择互动道具并发出执行指令;S1.6:云平台接收并执行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用户端为各用户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将用户数据集直播数据集中存储于云平台,便于对各项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通过高速传输算法对传递在用户端和云平台间的直播数据进行处理,使直播数据能够高速、稳定地传输,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直播互动体验。互动体验。互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尤其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播技术应运而生,人们不需要亲临现场,通过网络观看在线直播就能够享受到如亲临现场的体验。为了提高直播的效果,会在直播的过程中增加一些观众与主播的互动,从而提高直播对观众的吸引力,以提高直播的收看率。
[0003]用户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可以通过直播客户端发送互动指令,该互动指令用于在直播中显示相应的互动道具,比如虚拟鲜花、虚拟金币、虚拟元宝等等。传统直播间的互动道具是固定的,不论在哪个场景下,在哪一场直播中,互动道具都是固定的、相同的。
[0004]但随着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参与直播的用户日益增多,日益剧增的直播数据使直播平台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实际场景中,同一个直播间可能会包括多个主播和大量观看直播的观众,往往易导致直播系统出现直播数据传输速度慢或传输不稳定的情况,如用户的互动信息传输不及时等,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1:用户通过用户端登录并进行直播或观看;
[0009]S1.2:用户端将用户信息数据和直播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0010]S1.3:用户向云平台发出互动操作请求;
[0011]S1.4:云平台加载并展示互动道具的配置信息;
[0012]S1.5:用户选择互动道具并发出执行指令;
[0013]S1.6:云平台接收并执行指令。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1中,用户通过用户端验证注册账号并存储于云平台中。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户端通过电脑、手机或电视进行直播或观看。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2中,用户端和云平台对用户信息数据和直播数据通过高速传输算法进行高速、稳定地传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速传输算法如下:
[0018]设用户端或云平台的任一个端口为移动节点i,移动节点i的数据通过跳板节点进行传输,配置用户端或云平台的三个固定节点,三个固定节点采用三角定位方式对移动节点i进行捕捉,捕捉过程中移动节点i用于路径稳定所消耗的能量E
m
(i)为:
[0019]E
m
(i)=E0+128μlg(l/R)+δ
[0020]其中,E0表示移动节点发射数据的基础能耗;μ表示环境衰减参量;l表示移动节点i到固定节点的最大距离;R表示移动节点i的最大覆盖半径;δ表信道衰减因子;
[0021]固定节点在接收到移动节点i数据时消耗的能量E

(i)为:
[0022]E

(i)=P+G

128μlg(l/R)+δ
[0023]其中,P表示固定节点的发射功率;G表示信道增益;
[0024]通过上式得移动节点i的最佳覆盖半径R
b
为:
[0025]R
b
=e
P+G

128μlg(l/R)+δ
[0026]其中,e表示数学常量;
[0027]设t时刻的移动节点i的坐标为(x
t
,y
t
),前一时刻Δt的移动节点坐标为(x
Δt
,y
Δt
),若移动节点的最佳覆盖半径R
b
小于最大覆盖半径R,则当前时刻节点i的运动位置(v
x
,v
y
)为:
[0028][0029][0030]经过下一时刻移动节点i的运动坐标(v

x
,v

y
)如下:
[0031][0032][0033]当且仅当移动节点i与最终接收节点的链路上跳板节点距离相等时,其能耗最低,此时最佳距离d为:
[0034][0035]其中,n表示信道个数;
[0036]以移动节点i为中心进行扫描,且以i为直角坐标系原点,横轴为移动节点i与最终接收节点m之间的连线;设m的位置为(x
m
,y
m
),则跳板节点j和跳板节点g的坐标(x
r
,y
r
)和(x
k
,y
k
)分别为:
[0037]x
r
=d
[0038]y
r
=0
[0039][0040][0041]其中,s表示移动节点i到最终接收节点m之间的距离;
[0042]搜寻过程中按照极坐标的方式进行角度搜索,对于任意跳板节点,获取如下旋转角:
[0043]∠h1h2A=2∠h1h2B
[0044]∠h1h2B=2arcsin(R

/2d)
[0045]其中,h1和h2表示相邻的跳板节点;∠h
x
h2表示跳板节点h1和h2分别与上一跳板节点连线间的旋转角,A为h1的最大覆盖区域;B为h1和h2最大覆盖区域的重合区域;R

表示跳板节点当前最大覆盖半径。
[004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速传输算法的执行步骤如下:
[0047]S2.1:跳板节点获取最佳覆盖半径和最佳距离;
[0048]S2.2:任意跳板节点获取自身坐标并进行全平台广播;
[0049]S2.3:对于任意跳板节点g,通过角度搜索获取区域A和区域B的存在方位;
[0050]S2.4:跳板节点完成S2.2并获取自身坐标后,根据S2.3中获取的区域和区域,绕过该区域,并与区域附近任一跳板节点建立连通链路;
[0051]S2.5:按照上述步骤,在跳板节点间组网完毕,若组网过程中存在区域A和区域B,则执行S2.6,否则反复执行S2.1和S2.2;
[0052]S2.6:对移动节点i进行初定位,节点提供搜寻跳板节点,将其接入用户端和云平台中。
[005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3中互动操作包括虚拟道具互动、游戏互动、连麦互动、视频互动、歌曲互动、电话互动、VR互动和抽奖互动。
[005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4中互动道具的配置信息包括互动道具选项、互动道具的图片及互动道具配置参数,所述互动道具及其配置信息压缩存储于云平台中。
[005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6中根据用户发出的执行指令下载对应互动道具及其配置信息。
[0056]提供一种基于云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1:用户通过用户端登录并进行直播或观看;S1.2:用户端将用户信息数据和直播数据上传至云平台;S1.3:用户向云平台发出互动操作请求;S1.4:云平台加载并展示互动道具的配置信息;S1.5:用户选择互动道具并发出执行指令;S1.6:云平台接收并执行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用户通过用户端验证注册账号并存储于云平台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通过电脑、手机或电视进行直播或观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用户端和云平台对用户信息数据和直播数据通过高速传输算法进行高速、稳定地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直播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传输算法如下:设用户端或云平台的任一个端口为移动节点i,移动节点i的数据通过跳板节点进行传输,配置用户端或云平台的三个固定节点,三个固定节点采用三角定位方式对移动节点i进行捕捉,捕捉过程中移动节点i用于路径稳定所消耗的能量E
m
(i)为:E
m
(i)=E0+128μlg(l/R)+δ其中,E0表示移动节点发射数据的基础能耗;μ表示环境衰减参量;l表示移动节点i到固定节点的最大距离;R表示移动节点i的最大覆盖半径;δ表信道衰减因子;固定节点在接收到移动节点i数据时消耗的能量E

(i)为:E

(i)=P+G

128μlg(l/R)+δ其中,P表示固定节点的发射功率;G表示信道增益;通过上式得移动节点i的最佳覆盖半径R
b
为:R
b
=e
P+G

128μlg(l/R)+δ
其中,e表示数学常量;设t时刻的移动节点i的坐标为(x
t
,y
t
),前一时刻

t的移动节点坐标为(x
Δt
,y
Δt
),若移动节点的最佳覆盖半径R
b
小于最大覆盖半径R,则当前时刻节点i的运动位置(v
x
,v
y
)为:)为:经过下一时刻移动节点i的运动坐标(v

x
,v

y
)如下:)如下:当且仅当移动节点i与最终接收节点的链路上跳板节点距离相等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侯大波郭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勃冉众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