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3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包括U字型储液箱、冷却单元、电源、控制单元;U字型储液箱采用矩形金属管制作成的中空的U字型结构,冷却单元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中间,电源、控制单元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两侧,形成一种空间结构紧凑的液冷源;其中冷却单元中的动力模块设置有两套动力泵,每个动力泵独立输出一路冷却液针对一套液冷充电枪及线缆进行液冷;一台冷却源可供两把600A的液冷充电枪同时给两辆电动汽车充电使用。另外冷却单元中设置有散热性能极佳的微通道散热器,因此电动汽车大电流快速充电时,液冷充电枪及线缆的温升也会得到良好控制,充分满足了超级快速充电系统对液冷源的体积、散热效率、工作能耗、及工作可靠性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因无尾气排放,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汽车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电池续航能力短;二是充电用时长。电池续航能力短的问题需通过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来解决,但相应的也进一步延长了锂电池的充电时间。
[0003]采用600A大电流快速充电可显著缩短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但大电流充电会导致充电枪端子及线缆导体的高温问题,使用液冷技术冷却充电枪的端子及线缆的导体可以解决高温问题,但相应的必须配套使用专用液冷源,才可以保证“液冷直流充电枪+液冷线缆”安全承载500A

1200A范围内的充电电流时而不致过热,但目前缺少专门配套用于冷却液冷线缆的专用液冷源。
[0004]现有的液冷源是采用液压系统的小型液压站改造后代替的,而且是该液冷源只能带一把液冷充电枪充电。这种液冷源的结构包括机箱、储油箱、动力泵、散热片、风扇,其中储油箱在液冷源里所占的空间大约是整个液冷源体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导致现有液冷源存在整体体积大的问题,无法集成在充电桩内部;同时现有液冷源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散热效果不佳、功耗高的问题,长时间充电时冷却液的温度会持续升高,无法有效对充电枪及线缆进行良好降温,因此导致充电系统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包括U字型储液箱、冷却单元、直流开关电源、控制单元;U字型储液箱采用矩形金属管制作成的中空的U字型结构;冷却单元包括冷却单元安装架、散热模块、动力模块。散热模块固定设置在冷却单元安装架内,动力模块设置固定在冷却单元安装架的下固定板上,散热模块、动力模块由冷却单元安装架连接为一体;动力模块设置有两个电机和两个液泵,每个液泵可独立输出冷却液分别为壹号、贰号液冷充电枪及线缆进行液冷散热,一台液冷源可以带两把液冷充电枪同时为两辆电动汽车充电。冷却单元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中间,直流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两侧,形成一种空间结构紧凑的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该液冷源具有体积小巧的优点,可集成在充电桩内部,同时能为两套液冷充电枪及线缆提供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另外冷却单元中设置有散热性能极佳的微通道散热器具,在较小功率散热风扇的驱动下,即可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两把600A液冷充电枪分别给两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时,充电枪的端子及线缆的导体均能得到良好的液冷散热。
[0006]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U字型储液箱、冷却单元、直流开关电源、控制单元;U字型储液箱为矩形中空管材连接构成U字型储液箱本
体,矩形中空管材的空腔为储液空间;U字型储液箱本体底部设置有液冷源安装底板,用于将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安装固定在充电桩内部;U字型储液箱本体的底部上面设有两个储液箱出液口、U字左边前面靠近上部设有液位观察窗,U字的立边的顶部设有加液口、进液口和排气口;冷却单元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包括:冷却单元安装架、散热模块、动力模块;冷却单元安装架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散热模块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丝杆将散热模块与冷却单元安装架固定连接,动力模块固定设置在下固定板的下面,组装后构成完整的冷却单元模块,其中动力模块中设置有电机A和液泵A、电机B和液泵B两套动力系统,输出两路冷却液为壹号、贰号液冷充电枪及线缆进行液冷冷却;冷却单元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本体的中间;直流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分别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两外侧面;散热模块、动力模块、U字型储液箱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液泵A、液泵B的出液口上连接的出液管分别用于连接壹号和贰号充电枪的液冷线缆DC+电极的进液口;液冷源散热模组A上连接的两根回液管分别用于连接壹号和贰号充电枪的液冷线缆DC

电极的出液口。直流开关电源、控制单元、动力模块电性连接;液冷源与充电桩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与充电桩通信连接。
[0007]进一步的,冷却单元包括散热模组A、散热模组B、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固定设置在散热模组A与散热模组B之间;散热风扇工作时,其进风及出风均通过散热模组,充分利用了流动气流带走散热模组的热。
[0008]进一步的,散热模组A、散热模组B均包括两个微通道散热器,两个微通道散热器以上下叠置的方式固定连接;散热模组A、散热模组B设置两个微通道散热器的目的,是因为在本液冷源的结构设计中,以U字型储液箱取代了原液冷源的方体或长方体储液箱,储液箱中存储的冷却液总量没有减少,而且在散热模组A、散热模组B均设置两个微通道散热器,微通道散热器也是充满了冷却液,设置多个微通道散热器可以在有限的体积内相应增加散热面积,使其具有极佳的散热效果,实现了液冷源的小体积和散热效果的完美统一,因此使液冷源可以集成在充电桩内部。
[0009]散热模组A上设有两个进液口:进液口a和进液口b;散热模组A设有液路串接口、散热模组A出液口。散热模组A进液口a连接壹号回液管;散热模组A进液口b连接贰号回液管;散热模组A液路串接口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散热模组A出液口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至散热模组B;流出壹号、贰号液冷充电枪线缆的带热冷却液,分别进入散热模组A的第一个微通道散热器,再经散热模组A液路串接口进入第二个微通道散热器,完成冷却液在散热模组A中的循环降温;散热模组B上设有散热模组B进液口、散热模组B液路串接口、散热模组B出液口;散热模组B进液口通过冷却液管路与散热模组A出液口连接,散热模组B液路串接口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散热模组B出液口通过冷却液管路与U字型储液箱的进液口连接;从散热模组A出液口流出的降过温的冷却液从散热模组B进液口进入第一个微通道散热器,再经散热模组B液路串接口进入第二个微通道散热器,完成冷却液在散热模组B中的循环再降温;最后进入U字型储液箱。
[0010]进一步的,动力模块还包括电机A、液泵A,电机B、液泵B;电机A;液泵A的进液口a和液泵B的进液口b与U字型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散热模组A的两个进液口分别设置有两个温度传感器;液泵A、液泵B的出液口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液冷源内部的冷却液管路为聚四氟乙烯波纹管,液冷源与外部连接的四根冷却液管路为聚四氟乙烯波纹管,波纹管的外壁设置有阻燃玻璃纤维网。
[0013]进一步的,U字型储液箱前后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上阵列设置有通孔。
[0014]进一步的,冷却液选用变压器油、硅油、电子氟化液、乙二醇防冻液中的一种。
[0015]当一辆电动汽车充电或两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时,充电桩根据情况发出指令,液冷源的控制单元接受充电桩的指令启动液泵工作。U字型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由液泵吸取且驱动,冷却液经过液冷枪的线缆导体和液冷枪的端子,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其特征是:包括U字型储液箱(1)、冷却单元(2)、直流开关电源(3)、控制单元(4);U字型储液箱(1)包括矩形中空管材连接构成U字型储液箱本体(1.1),U字型储液箱本体(1.1)U字的两边顶部设有:储液箱进液口(1.3)、储液箱排气口(1.6)、储液箱加液口(1.8)、储液箱出液口a(1.4),储液箱出液口b(1.5),U字立边的前面靠近上部设有液位观察窗(1.7),U字型储液箱的底部设有液冷源固定板(1.9);冷却单元(2)包括冷却单元安装架(2.1)、散热模块(2.2)、动力模块(2.3);冷却单元安装架(2.1)包括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通过丝杆连接;散热模块(2.2)固定设置在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之间,动力模块(2.3)设置固定在下固定板(2.1.2)下面;冷却单元(2)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本体(1.1)的中间;动力模块(2.3)包括电机A(2.3.1)、电机B(2.3.2),液泵A(2.3.3)、液泵B(2.3.4),电机与液泵传动连接;动力模块(2.3)固定设置在下固定板(2.1.2)下板面;直流开关电源(3)、控制单元(4)分别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本体(1.1)两外侧面;散热模块(2.2)、动力模块(2.3)、U字型储液箱本体(1.1)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其特征是:散热模块(2.2)包括散热模组A(2.2.1)、散热模组B(2.2.2)、散热风扇(2.2.3),散热风扇(2.2.3)固定设置在散热模组A(2.2.1)、散热模组B(2.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其特征是:散热模组A(2.2.1)、散热模组B(2.2.2)均包括两个微通道散热器,两个微通道散热器以上下叠置的方式固定连接;散热模组A(2.2.1)上设有散热模组A进液口a(2.2.1.1)、散热模组A进液口b(2.2.1.2)、散热模组A液路串接口(2.2.1.5)、散热模组A出液口(2.2.1.6);散热模组A进液口a(2.2.1.1)连接壹号充电枪回液管,散热模组A进液口b(2.2.1.2)连接贰号充电枪回液管;在散热模组A进液口a(2.2.1.1)、散热模组A进液口b(2.2.1.2)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A(2.2.1.3)和温度传感器B(2.2.1.4);散热模组A液路串接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昊哲杨国星臧重庆张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