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因无尾气排放,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汽车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电池续航能力短;二是充电用时长。电池续航能力短的问题需通过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来解决,但相应的也进一步延长了锂电池的充电时间。
[0003]采用600A大电流快速充电可显著缩短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但大电流充电会导致充电枪端子及线缆导体的高温问题,使用液冷技术冷却充电枪的端子及线缆的导体可以解决高温问题,但相应的必须配套使用专用液冷源,才可以保证“液冷直流充电枪+液冷线缆”安全承载500A
‑
1200A范围内的充电电流时而不致过热,但目前缺少专门配套用于冷却液冷线缆的专用液冷源。
[0004]现有的液冷源是采用液压系统的小型液压站改造后代替的,而且是该液冷源只能带一把液冷充电枪充电。这种液冷源的结构包括机箱、储油箱、动力泵、散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其特征是:包括U字型储液箱(1)、冷却单元(2)、直流开关电源(3)、控制单元(4);U字型储液箱(1)包括矩形中空管材连接构成U字型储液箱本体(1.1),U字型储液箱本体(1.1)U字的两边顶部设有:储液箱进液口(1.3)、储液箱排气口(1.6)、储液箱加液口(1.8)、储液箱出液口a(1.4),储液箱出液口b(1.5),U字立边的前面靠近上部设有液位观察窗(1.7),U字型储液箱的底部设有液冷源固定板(1.9);冷却单元(2)包括冷却单元安装架(2.1)、散热模块(2.2)、动力模块(2.3);冷却单元安装架(2.1)包括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通过丝杆连接;散热模块(2.2)固定设置在上固定板(2.1.1)、下固定板(2.1.2)之间,动力模块(2.3)设置固定在下固定板(2.1.2)下面;冷却单元(2)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本体(1.1)的中间;动力模块(2.3)包括电机A(2.3.1)、电机B(2.3.2),液泵A(2.3.3)、液泵B(2.3.4),电机与液泵传动连接;动力模块(2.3)固定设置在下固定板(2.1.2)下板面;直流开关电源(3)、控制单元(4)分别固定设置在U字型储液箱本体(1.1)两外侧面;散热模块(2.2)、动力模块(2.3)、U字型储液箱本体(1.1)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其特征是:散热模块(2.2)包括散热模组A(2.2.1)、散热模组B(2.2.2)、散热风扇(2.2.3),散热风扇(2.2.3)固定设置在散热模组A(2.2.1)、散热模组B(2.2.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液冷充电枪共用液冷源,其特征是:散热模组A(2.2.1)、散热模组B(2.2.2)均包括两个微通道散热器,两个微通道散热器以上下叠置的方式固定连接;散热模组A(2.2.1)上设有散热模组A进液口a(2.2.1.1)、散热模组A进液口b(2.2.1.2)、散热模组A液路串接口(2.2.1.5)、散热模组A出液口(2.2.1.6);散热模组A进液口a(2.2.1.1)连接壹号充电枪回液管,散热模组A进液口b(2.2.1.2)连接贰号充电枪回液管;在散热模组A进液口a(2.2.1.1)、散热模组A进液口b(2.2.1.2)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A(2.2.1.3)和温度传感器B(2.2.1.4);散热模组A液路串接口(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昊哲,杨国星,臧重庆,张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