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设计时,通常预制混凝土底板的尺寸、底板构造配筋等均已确定,但纵向受力钢筋尺寸仍需通过计算进一步确认。虽然针对“叠合板”和“双向密肋楼盖”的受力性能分析,国内学者已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研究方法。而结合了两者优势的新型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叠合楼盖则是一种新型楼盖体系,即使其构造措施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
‑
2014[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
‑
2012[115]中的相关要求,但其受力机理、破坏模式和设计理论仍不明晰,现行装配式混凝土和空心楼盖技术规程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预设载荷,取恒活荷载组合系数分别为1.3和1.5;S02:简化模型及计算,使用拟梁法配合拟板法进行简化,计算得到楼板的最大弯矩;S03:根据上述步骤S02中得到的最大弯矩参数通过下述公式中进行计算配筋面积A;M=a[f
c
bx(h0‑
x/2)+f
y
’
A
s
’
(h0‑
a
s
’
)]f
c
bx=f
y2
A
s2
+f
y
A
s
‑
f
y
’
A
s
’
a=0.225f
t
+1其中,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A
s
——肋梁或拼缝混凝土纵向普通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
s2
——预制混凝土带肋底板混凝土纵向普通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
s
′
——受压区混凝土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a
s
’
——受压区纵向钢筋合力点f
y
——肋梁或拼缝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2
————预制混凝土带肋底板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y
’
——受压区域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h0——截面有效高度b——单向板试件宽度x——单向板试件受压区高度α——考虑预制混凝土带肋底板抗拉强的影响系数。S04:根据拟梁法和拟板法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将其减去构造配筋面积,得到所需满足以上要求的配筋面积B;S05:将配筋面积A和配筋面积B中的最小配筋面积作为该新型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配筋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叠合楼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采用以下公式进行简化计算:M=a[f
c
bx(h0‑
x/2)+f
y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亮,张文斌,肖飞,韩军,冯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鉴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