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抗震,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抗震是指为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采取的工程措施。抗震设防基本目的,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以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
2、抗震技术的实现时,需要通过阻尼装置加水平弹簧装置共同实现,阻尼器,主要用来吸收或耗散地震能量,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阻尼装置进行减震时,阻尼器的连接方式多为刚性连接,同时阻尼器的设置方向以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为主,当地震发生时,刚性连接方式导致连接处出现断裂导致阻尼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铰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侧面与弹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铰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2),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的侧面与弹簧伸缩杆(4)的两端相铰接,所述基座(1)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抗震结构,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承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安装于基座(1)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底板(5)的顶部以矩形阵列形式安装有多个底杆(6),多个所述底杆(6)的顶部均通过球笼式万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铰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2),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顶端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的侧面与弹簧伸缩杆(4)的两端相铰接,所述基座(1)的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抗震结构,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承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包括底板(5),所述底板(5)安装于基座(1)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底板(5)的顶部以矩形阵列形式安装有多个底杆(6),多个所述底杆(6)的顶部均通过球笼式万向节铰接有第一避震器(7),所述第一避震器(7)的一端铰接有中杆(8),所述中杆(8)的顶部通过球笼式万向节铰接有第二避震器(9),所述第二避震器(9)的一端铰接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的顶部铰接有顶板(11),多个所述底杆(6)的顶端设置有第三避震器(12),所述底杆(6)与中杆(8)的侧面均安装有球状保护壳(13),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一端均与顶板(11)的侧面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抗震性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结构包括围板(14),所述围板(14)安装于基座(1)的顶部,所述围板(14)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缓冲垫(16),所述安装槽(15)内部两端均安装有底柱(17),所述底柱(17)的顶部安装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玮,曹雪娇,王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研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鉴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