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14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及电子设备,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该柔性屏包括:屏体;屏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平直部,第二平直部正对第一平直部;第一平直部朝向第二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第二平直部朝向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组件,第二平直部背离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电子元器件,隔热组件与支撑组件接触。隔热组件与支撑组件接触。隔热组件与支撑组件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屏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中,通过电子设备可以观看视频、拍摄图像。电子设备上安装有柔性屏,柔性屏具有第一平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直部,第一平直部、弯折部和第二平直部依次连接,且弯折部和第二平直部位于电子设备的内部。通常,第二平直部上连接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用于控制柔性屏进行显示。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这热量会快速的传递至第一平直部,即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快速的散热,使得电子元器件处于温度相对不稳定的环境中,影响电子元器件对柔性屏的显示控制,进而影响柔性屏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元器件的热量快速的散热,使得电子元器件处于温度相对不稳定的环境中,影响电子元器件对柔性屏的显示控制,进而影响柔性屏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包括:屏体;
[0006]所述屏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正对所述第一平直部;
[0007]所述第一平直部朝向所述第二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平直部朝向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组件,所述第二平直部背离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电子元器件,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接触。
[000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柔性屏;
[0009]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弯折部以及所述第二平直部位于所述壳体中。
[00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平直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平直部依次连接,第二平直部正对第一平直部,因此,相当于弯折部的一端与第一平直部连接,弯折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平直部连接,且相当于将屏体弯折,使得屏体具有弯折部,且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平直部和第二平直部。由于第一平直部进行显示,因此,在将柔性屏应用至电子设备中时,可以使得弯折部以及第二平直部位于电子设备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平直部显示。由于第一平直部朝向第二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第二平直部朝向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组件,第二平直部背离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电子元器件,隔热组件与支撑组件接触,因此,支撑组件可以支撑第一平直部,即支撑组件可以支撑屏体,且在电子元器件
工作时,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在通过第二平直部之后,该热量会被隔热组件隔绝,进而避免该热量传递至第一平直部,即避免该热量继续传递,从而使得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失的较慢,使得电子元器件处于相对温度恒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电子元器件对柔性屏的显示进行控制,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提高。
[0011]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热组件,且隔热组件与支撑组件接触,从而隔热组件可以支撑支撑组件,从而使得支撑组件可以支撑屏体,且隔热组件可以隔绝电子元器件的热量,避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平直部,从而使得电子元器件的热量较慢的散失,使得电子元器件处于相对温度恒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电子元器件对柔性屏的显示进行控制,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提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的示意图;
[0013]图2表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模块的示意图;
[0014]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柱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001:光学胶;10:屏体;20:支撑组件;30:隔热组件;40:盖板;50:偏光片;60:弯折保护层;11:第一平直部;12:弯折部;13:第二平直部;21:支撑膜;22:覆盖面板;23:支撑垫片;31:第一隔热层;32:第二隔热层;33:支撑柱;41:盖板油墨;100:电子元器件;101:柔性电路板;102:集成电路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0019]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柔性屏包括:屏体10。
[0020]屏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部11、弯折部12以及第二平直部13,第二平直部13正对第一平直部11。第一平直部11朝向第二平直部13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20,第二平直部13朝向第一平直部11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组件30,第二平直部13背离第一平直部11的表面连接有电子元器件100,隔热组件30与支撑组件20接触。其中,第一平直部11可以用于进行显示。
[00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平直部11、弯折部12以及第二平直部13依次连接,第二平直部13正对第一平直部11,因此,相当于弯折部12的一端与第一平直部11连接,弯折部12的另一端与第二平直部13连接,且相当于将屏体10弯折,使得屏体10具有弯折部
12,且弯折部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平直部11和第二平直部13。由于第一平直部11进行显示,因此,在将柔性屏应用至电子设备中时,可以使得弯折部12以及第二平直部13位于电子设备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平直部11显示。由于第一平直部11朝向第二平直部13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20,第二平直部13朝向第一平直部11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组件30,第二平直部13背离第一平直部11的表面连接有电子元器件100,隔热组件30与支撑组件20接触,因此,支撑组件20可以支撑第一平直部11,即支撑组件20可以支撑屏体10,且在电子元器件100工作时,电子元器件100产生的热量在通过第二平直部13之后,该热量会被隔热组件30隔绝,进而避免该热量传递至第一平直部11,即避免该热量继续传递,从而使得电子元器件100产生的热量散失的较慢,使得电子元器件100处于相对温度恒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电子元器件100对柔性屏的显示进行控制,使得柔性屏的显示效果提高。
[0022]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热组件30,且隔热组件30与支撑组件20接触,从而隔热组件30可以支撑支撑组件20,从而使得支撑组件20可以支撑屏体10,且隔热组件30可以隔绝电子元器件100的热量,避免电子元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包括:屏体;所述屏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直部、弯折部以及第二平直部,所述第二平直部正对所述第一平直部;所述第一平直部朝向所述第二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平直部朝向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设置有隔热组件,所述第二平直部背离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表面连接有电子元器件,所述隔热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具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用于隔绝所述电子元器件的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层以及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支撑组件接触,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平直部朝向所述第一平直部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邻接,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热层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热层连接,且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结构,多个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真空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仇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