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12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包括滑动连接的内盒和外盒;内盒内摆放有若干培养盒;培养盒包括放置于内盒底端的底盒,底盒的内腔与内盒的内腔连通;底盒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顶框;顶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两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边框内的解锁孔和第一锁紧孔,解锁孔纵向设置,第一锁紧孔朝向第二边框;解锁孔内滑动连接有解锁件,锁紧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锁紧杆,解锁件与第一锁紧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体式的培养盒单独培养大豆植株,减少了大豆植株的根部纠缠,降低了起苗时的根部损伤,提高了大豆幼苗的成活率。提高了大豆幼苗的成活率。提高了大豆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的大豆种植一般大田点播的形式,但是大田点播容易出现缺苗、漏播等问题,幼苗也容易受到虫鸟的侵害,后期补苗工作量大,大豆生长阶段不一,影响产量。近期,有研究证明大豆育苗移栽能够提高大豆秧苗成活率,减少种植初期受病虫害的侵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因此大豆育苗移栽成为大豆种植、增产的新方法。
[0003]专利号CN201921812903.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用栽培装置,包括放置框、育苗盘、限位套、紧固套、支撑块、支撑套、弹簧片,育苗盘卡在放置框内,育苗盘两侧具有定位凸板,定位凸板下侧具有定位杆,定位杆穿过定位孔连接紧固套,紧固套与定位杆通过螺纹连接,弹簧片顶在支撑梁上;上述方案主要是避免育苗盘发生碰撞而由放置框内脱出或发生震荡的可能,减少因此产生大豆幼苗发生断根、断茎的可能;但是上述的方案中的育苗采用的是大育苗盘,每个育苗盘上种植多组大豆种子,大豆幼苗的根茎缠绕生长,在移栽时容易扯断根须,损伤根茎,降低大豆移栽的成活率。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包括外盒,所述外盒内腔滑动连接有内盒,所述内盒的底端与所述外盒内腔连通;所述内盒的内腔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培养盒,所述培养盒用于栽培大豆植株;
[0006]所述培养盒包括放置于所述内盒底端的底盒,所述底盒的内腔与所述内盒的内腔连通;所述底盒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顶框;
[0007]所述顶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两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
[0008]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内的解锁孔和第一锁紧孔,所述解锁孔纵向设置,所述第一锁紧孔朝向所述第二边框;所述解锁孔内滑动连接有解锁件,所述第一锁紧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锁紧杆,所述解锁件与所述第一锁紧杆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解锁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解锁孔内的解锁杆,所述解锁杆的侧壁固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内的让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锁紧孔的下方;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接有卡锁块,所述卡锁块伸入所述第一锁紧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锁紧杆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解锁杆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一边框顶端,所述解锁杆的底端与所述解
锁孔底端之间固接有锁紧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卡锁块朝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侧倾斜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侧壁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孔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锁紧杆,所述第二锁紧杆与所述第二边框固接;所述第二锁紧孔的侧壁固接有若干锁紧弹片,所述锁紧弹片与所述第二锁紧杆可拆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
[0014]优选的,所述内盒的底端固接有若干高度可调节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端与所述外盒的内腔底端抵接。
[0015]优选的,所述外盒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提手,所述内盒的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二提手。
[0016]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大豆育苗中采用大育苗盘育苗导致植株根部缠绕的问题,减少了起苗时对大豆根部的损伤,提高了大豆的成活率;同时大豆的根部携带有原生的培养土,提高了大豆植株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了病虫害的影响,进而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内盒滑动连接在外盒内,外盒内盛有培养液,培养液进入内盒的底端,使阵列摆放在内盒内的培养盒的底端接触培养液,供培养盒内的大豆萌发和生长;培养盒分成底盒和顶框,底盒为细网状,方便营养液进入又阻碍了培养土的流失;顶框分成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通过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方便起苗时将培养土与顶框分开,完整的取出培养土,减少对大豆植株根部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本技术通过分体式的培养盒单独培养大豆植株,减少了大豆植株的根部纠缠,降低了起苗时的根部损伤,提高了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大豆种植栽培装置轴视图;
[0019]图2为技术外盒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培养盒轴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一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第二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5]其中,1、外盒;2、内盒;3、培养盒;11、第一提手;12、进液管;21、支撑脚;22、第二提手;31、底盒;32、顶框;33、第一边框;34、第二边框;35、解锁孔;36、第一锁紧孔;37、第一锁紧杆;38、解锁杆;39、连接杆;310、让位槽;311、卡锁块;312、锁紧弹簧;313、第二锁紧孔;314、第二锁紧杆;315、锁紧弹片;316、限位块;31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参照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包括外盒1,外盒1内腔滑动连接有内盒2,内盒2的底端与外盒1内腔连通;内盒2的内腔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培养盒3,培养盒3用于栽培大豆植株;
[0029]培养盒3包括放置于内盒2底端的底盒31,底盒31的内腔与内盒2的内腔连通;底盒3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顶框32;
[0030]顶框3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边框33和第二边框34,第一边框33和第二边框34的两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
[0031]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边框33内的解锁孔35和第一锁紧孔36,解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种植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1),所述外盒(1)内腔滑动连接有内盒(2),所述内盒(2)的底端与所述外盒(1)内腔连通;所述内盒(2)的内腔可拆卸连接有若干培养盒(3),所述培养盒(3)用于栽培大豆植株;所述培养盒(3)包括放置于所述内盒(2)底端的底盒(31),所述底盒(31)的内腔与所述内盒(2)的内腔连通;所述底盒(3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顶框(32);所述顶框(3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边框(33)和第二边框(34),所述第一边框(33)和所述第二边框(34)的两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33)内的解锁孔(35)和第一锁紧孔(36),所述解锁孔(35)纵向设置,所述第一锁紧孔(36)朝向所述第二边框(34);所述解锁孔(35)内滑动连接有解锁件,所述第一锁紧孔(36)可拆卸连接有第一锁紧杆(37),所述解锁件与所述第一锁紧杆(37)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种植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解锁孔(35)内的解锁杆(38),所述解锁杆(38)的侧壁固接有若干连接杆(39),所述连接杆(39)与开设在所述第一边框(33)内的让位槽(310)滑动连接,所述让位槽(310)位于所述第一锁紧孔(36)的下方;所述连接杆(39)的顶端固接有卡锁块(311),所述卡锁块(311)伸入所述第一锁紧孔(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东升谢腾龙宋生贾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塔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