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07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一电机而驱动的传动旋筒,传动旋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二电机而驱动的转位旋架,转位旋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育苗机构,每个育苗机构的表面均匀传动旋筒传动配合,机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育苗机构连通的供热模组,机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液方向竖直向下的喷灌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位旋架、多组育苗机构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林业种苗的育苗作业,且本装置在育苗作业时,通过多托筒式结构设置,有利于林业种苗的大规模培育作业。育作业。育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还往往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再者传统的育苗技术只有靠经验,技术失误多,特别是单凭经验育苗很难掌握和推广。
[0003]在进行林业育苗时,传统的育苗方式多是将幼苗栽培在培养盆或专用的培养槽中,然后再有人工进行定期浇水或施肥,以保障幼苗能够健康生长,但这个简单的人工育苗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对育苗人员的育苗经验有着较高要求,育苗过程中需持续关注幼苗的缺水或生长发育情况,不利用进行大规模培育,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42473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林业育苗装置,该林业育苗装置,通过设计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一电机(2)而驱动的传动旋筒(3),所述传动旋筒(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通过第二电机(4)而驱动的转位旋架(5),所述转位旋架(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育苗机构,每个所述育苗机构的表面均匀传动旋筒(3)传动配合,所述机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育苗机构连通的供热模组,所述机架(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液方向竖直向下的喷灌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机构分别包括外旋套(6)和与外旋套(6)传动连接的补风组件,所述外旋套(6)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联动齿轮(7),所述传动旋筒(3)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联动齿轮(7)传动连接的传动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旋套(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铰管(8),所述内铰管(8)的端部固定连通有水平设置的水浴管(9),所述水浴管(9)出水口的一端转动连通有循环水排管(10),所述内铰管(8)的尾端转动连通有循环水进管(33),所述循环水进管(33)进水口的一端及循环水排管(10)排水口的一端均匀供热模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林业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管(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旋育托筒(11),所述旋育托筒(11)的内部固定开设有顶端开口的温育腔,所述水浴管(9)与内铰管(8)的连通处固定设置有水动筒(12),所述水动筒(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动轴(13),所述水动轴(13)的周侧面且对应水动筒(12)内部的位置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水动叶片(32),所述水动叶片(32)的顶端通过第一链条与一组旋育托筒(11)传动连接,所述旋育托筒(11)的底部轴线位置转动连接有匀液轴(14),所述匀液轴(14)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匀液搅片(15),所述匀液轴(14)通过水动轴(13)驱动,所述温育腔的内壁且对应匀液搅片(15)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挡环(16);所述补风组件包括与转位旋架(5)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补风筒(18),所述补风筒(1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三爪支架,所述三爪支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周侧面通过皮带与外旋套(6)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9)的表面安装有一组呈规则分布的扇叶,所述补风筒(18)的轴线与外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蕊武晓燕高浩洁
申请(专利权)人:武晓燕高浩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