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种植容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30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种植容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绿化种植技术领域;步骤包括:把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1: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种植容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植
,涉及植物育苗器皿,具体为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治沙技术主要依靠固沙绿化种植,其中大面积应用的沙漠种植容器主要依靠玻璃瓶盛水装置扦插固沙植物。该技术仅仅解决了固沙植物前期的生长用水需求,无法提供固沙植物后期节水灌溉需求,为了提高后期固沙植物的成活率,在后期灌溉过程中,不得不造成人工以及用水造成很大浪费。弥补此类技术短缺,提高人工固沙绿化种植效率,充分利用干旱环境中的水资源,正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
[0003]现有专利CN 209218673 U一种沙漠种植容器装置,包括给水管,给水管的上端安装有管盖,所述给水管的下端安装有管帽,管帽与给水管之间通过胶粘剂密封连接,所述给水管、管盖和管帽形成盛水容器,所述管帽下端平面上开有孔洞,所述管帽外侧包裹有布块,布块覆盖在孔洞的外部,所述给水管上设有管卡,管卡的一端设有卡住给水管的卡槽,所述管卡的另一端开有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过有尾部打结的固定绳,所述布块上端通过细铁丝捆绑在管帽外侧。注水使用时,拉开管盖,可往里注水。注水完毕,重新盖上管盖,因缓慢渗水,提供给沙漠植物生长用水需求。该装置实质为滴灌的一种形式,当不能及时补充水分时,仍然无法提高植物根部的保水性能。
[0004]现有专利CN 107278675 A一种植物幕墙用种植容器,使用了耐腐蚀耐冲剂的高性能塑料板框,将不易燃耐腐蚀的无纺布嵌套在板框内,组成一个模块,无纺布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丙烯腈纤维占35

40%、聚酰胺纤维占20

25%、聚乙烯占15

20%、玻璃纤维占5

10%、氧化石墨烯占1 .2

1 .4%、纳米二氧化硅占0.3

0.5%、剩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使用不易燃耐腐蚀的无纺布套在板框内,透气性好,易于植物生长,加大了植物的存活率。但这种容器不适合应用于缺水的环境,在干燥条件下无法提供优异的保水性能。
[0005]现有专利CN 106718285 A一种秸秆长纤维育苗容器的生产方法,包括秸秆收集、制作秸秆粉碎料、将秸秆粉碎料、膨润土及聚丙烯酰胺按比例混合搅拌及旋压成型四个步骤:本方法制成的育苗容器且可灭杀虫卵、灭杀土传病害、灭杀杂草种子。同样,这种容器也不适合应用于缺水的环境,在干燥条件下无法提供优异的保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种植容器的制备方法。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把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1:130

180混合后通过反应釜高速旋转进行稀释混合,
得到水溶石墨烯;2)把秸秆粉碎堆积注水,加入发酵菌剂进行密闭发酵,得到秸秆发酵物;3)将黏土或膨润土粉碎过筛,使黏土或膨润土的粒度为60

80目;4)将所述的水溶石墨烯、秸秆发酵物、黏土或膨润土、聚丙烯酰胺按质量比0.1

0.3:7

9:1

3:0.1比例混合搅拌后进行堆制;5)将堆制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压制塑形。
[0009]优选的,水溶石墨烯、秸秆发酵物、黏土或膨润土、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0.1:8.8:1:0.1。
[0010]优选的,将堆制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压制塑形为锥型或管形。
[0011]更优的,锥型容器的尺寸为:上口直径≤800mm,高度≤600mm; 管形尺寸为:直径≤600mm ,长度≤20000mm,中心孔直径≤500mm。
[0012]优选的,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1:150混合。
[0013]优选的,所述的发酵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木霉菌。
[0014]优选的,秸秆发酵的温度为55

75℃。
[0015]优选的,先将水溶石墨烯和秸秆发酵物混合后间歇搅拌,所述的间歇搅拌是静置10

15min和高速搅拌30

50s交替进行。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石墨烯充分分散在水中之后与经过发酵的秸秆进行混合制备生态容器,该生态容器的主要成分为发酵的秸秆,秸秆发酵物中充分均匀分布石墨烯颗粒,石墨烯与发酵物在充分混合的过程中形成交织的网状,利用石墨烯具有 2630
ꢀ㎡
/g 的超大比表面积和强力吸附作用解决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速率问题,从而促进植物快速生长。
[0017]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容器应用到植物的种植上,经过对照证明与仅通过秸秆和其他辅料制备的容器相比较,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容器种植的植物经过一年的生长,植物的苗高、冠幅是对照种植的植物的1.25倍,其主根、须根的根长、比表面积、根尖数及分叉数约为普通种植的1.4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19]实施例1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把石墨烯粉末和水按质量比1:150混合后通过高速混合机进行稀释混合,得到水溶石墨烯;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120 r/min,高速混合20min。
[0020](2)把秸秆粉碎堆积注水,秸秆和水的重量比为1:0.4,然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木霉菌的混合发酵菌剂进行密闭发酵,发酵的温度控制在65℃左右,发酵12天,得到秸秆发酵物。
[0021](3)将水溶石墨烯和秸秆发酵物按照质量比为0.1:8.8混合后间歇搅拌,所述的间歇搅拌是静置10min和超声搅拌50s交替进行,间歇搅拌的处理总时长为1小时。
[0022](4)将黏土清除杂质粉碎过筛后细度控制在60—80目;(5)将水溶石墨烯和秸秆发酵物的混合物、黏土、聚丙烯酰胺按照质量比8.9:1:0.1混合搅拌后进行堆制2天;目标是将其中的残留的纤维继续软化,降低膨胀系数,同时可灭杀虫卵、土传病害和杂草种子;(6)把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到专用成型机中通过压制塑形,制成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自然干燥后入库。生产形状可制成锥型和管形,其中锥形尺寸为:上口直径≤800mm,高度≤600mm;管形尺寸为:直径≤600mm ,长度≤20000mm,中心孔直径≤500mm。
[0023]实施例2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把石墨烯粉末和水按质量比1:130混合后通过反应釜高速混合机进行稀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把石墨烯和水按质量比1:130

180混合后通过反应釜高速旋转进行稀释混合,得到水溶石墨烯;2)把秸秆粉碎堆积注水,加入发酵菌剂进行密闭发酵,得到秸秆发酵物;3)将黏土或膨润土粉碎过筛,使黏土或膨润土的粒度为60

80目;4)将所述的水溶石墨烯、秸秆发酵物、黏土或膨润土、聚丙烯酰胺按质量比0.1

0.3:7

9:1

3:0.1比例混合搅拌后进行堆制;5)将堆制后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压制塑形,然后自然晾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石墨烯、秸秆发酵物、黏土或膨润土、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0.1:8.8: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水环境适用的石墨烯秸秆生态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堆制后得到的混合物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光南洋程楷萱赵建国南建福杨跃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苗褓褓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