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96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同轴电缆耐腐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1)取内导体与绝缘层材料,进行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芯线;(2)利用铜塑箔和镀锡铜线,将绝缘芯线进行编织,形成外导体,得到电缆半成品;(3)将电缆半成品与护套材料,再次进行挤塑,形成护套层,得到柔性电缆。护套层材料为改性聚全氟乙丙烯。本发明专利技术以FEP(聚全氟乙丙烯)作为绝缘层、护套层原料,镀银铜线、镀锡铜线依次作为内导体和外导体材料,并在外导体材料中增加铜塑箔,能够在保持最终产品尺寸不变动,阻抗不增大的情况下,屏蔽电磁波、无线电波等干扰,降低线缆损耗,提高了外导体的屏蔽性能。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电缆耐腐蚀
,具体为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光电线缆分会的统计,2009年中国射频同轴电缆市场规模已高达203.20亿元,比2008年增长24.9%,预计未来三年市场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7%,到2013年,中国射频同轴电缆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96.3亿元。在射频同轴电缆整体市场容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未来市场的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基于移动通信、通信终端、军用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普通射频同轴电缆,有望达到22%

25%的年增长速度。受惠于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及相关政策支持,未来我国移动通信、微波通信、通信终端、军用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将快速发展,对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亦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下游行业对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半柔、低损、微细、稳相等高端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更为明显。低损耗射频同轴电缆具有使用频率高、衰减低、损耗低、一致性好、以及屏蔽性好等优异性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弯曲性能。因此在移动、微波通信等使用射频信号的传输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现有的一些柔性电缆以聚全氟乙丙烯作为最外层的防护材料,与金属接触时,与金属基体间的附着力较差,不易与基体之间形成牢固地结合,使得所制柔性电缆在使用时,护套层与外导体间易产生缝隙,低分子量的聚全氟乙丙烯,其耐应力开裂性能不佳,会造成防腐失效。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
[0005](1)取内导体与绝缘层材料,进行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芯线;
[0006](2)利用铜塑箔和镀锡铜线,将绝缘芯线进行编织,形成外导体,得到电缆半成品;
[0007](3)将电缆半成品与护套材料,再次进行挤塑,形成护套层,得到柔性电缆。
[0008]所述柔性电缆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以下结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层。
[0009]进一步的,内导体为镀银铜线,外径为(0.249~0.315)
±
0.02MM,来源于苏州中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10]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外径为(0.72~0.925)
±
0.03MM;牌号FJP

640,来源于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0011]外导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铜塑箔和镀锡铜线,铜塑箔的外径为(0.759~0.95)
±
0.03MM,覆盖率为100%,来源于廊坊恒阳电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镀锡铜线的外径为(0.96
~1.15)
±
0.05MM,覆盖率为90
±
5%,来源于上海星诺实业有限公司;
[0012]护套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外径为(1.15~1.37)
±
0.05MM。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FEP(聚全氟乙丙烯)作为绝缘层、护套层原料,镀银铜线、镀锡铜线依次作为内导体和外导体材料,并在外导体材料中增加铜塑箔,能够在保持最终产品尺寸不变动,阻抗不增大的情况下,屏蔽电磁波、无线电波等干扰,降低线缆损耗。
[0014]进一步的,护套层材料还可为改性聚全氟乙丙烯,改性聚全氟乙丙烯由以下工艺制得:
[0015]1.1.多孔填料的制备及改性:
[0016]取聚酰亚胺纤维、聚氧化乙烯、聚酰胺酸、PTFE乳液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质,得到悬浮液,冷冻干燥,高温烧结,粉碎,得到多孔填料;
[0017]取乙烯基硅氧烷偶联改性填料,得到改性填料;
[0018]1.2.护套层材料的制备:
[0019]取聚苯硫醚、改性填料、抗氧剂MAE、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引发剂,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80~110℃,搅拌反应1~3h;
[0020]加入聚全氟乙丙烯,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工艺为:加热温度250~300℃,螺杆转速8~10r/min,喂料速度3.8~4.0r/min,得到护套层材料。
[0021]进一步的,冷冻干燥工艺为:温度

20~

15℃,压力5~10kpa,时间2~24h;
[0022]进一步的,高温烧结工艺为:烧结温度380~400℃,烧结时间30~60min;
[0023]进一步的,聚酰亚胺纤维、聚氧化乙烯、聚酰胺酸、PTFE乳液、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83~1.20):10:(0.65~0.90):1:19。
[0024]进一步的,多孔填料的粒径为7.5~12μmm。
[0025]进一步的,偶联改性工艺为:
[0026]取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利用乙酸调节体系pH至4~6,加入多孔填料,水解反应3~8h,得到改性填料。
[0027]进一步的,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多孔填料、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5~3.5):100:(70~90):20。
[0028]进一步的,护套层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81.0~83.9份聚全氟乙丙烯、11.1~12.5份聚苯硫醚、5.0~6.5份改性填料、0.3~0.5份抗氧剂MAE、1.5~2.0全氟烷基乙烯基醚、0.02~0.04份引发剂。
[0029]进一步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
[0030]聚酰亚胺纤维:来源于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直径0.35~0.42μm,长度4.5~6.0mm;
[0031]PTFE乳液:浓缩分散液,质量分数60%,来源于日本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0032]聚氧化乙烯:来源于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相对分子质量为9
×
105。
[0033]聚酰胺酸:来源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0034]聚苯硫醚:来源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0035]聚全氟乙丙烯作为一种具有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由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而成,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对化学试剂的耐腐蚀性能较好,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优异。用作防腐蚀材料时,能够完成复杂环境下的腐蚀防护,
是一种良好的防腐蚀材料。但与金属接触时,与金属基体间的附着力较差,不易与基体之间形成牢固地结合,使得所制柔性电缆在使用时,护套层与外导体间易产生缝隙,造成防腐失效。
[00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聚酰亚胺纤维与聚氧化乙烯、聚酰胺酸、PTFE乳液、去离子水混合,均质制备得到悬浊液,在后续的冷冻干燥工艺中去除溶剂(去离子水),形成孔隙,高温烧结工艺使得聚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1)取内导体与绝缘层材料,进行挤塑,形成绝缘层,得到绝缘芯线;(2)利用铜塑箔和镀锡铜线,将绝缘芯线进行编织,形成外导体,得到电缆半成品;(3)将电缆半成品与护套材料,再次进行挤塑,形成护套层,得到柔性电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为镀银铜线,绝缘层为聚全氟乙丙烯,外导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铜塑箔和镀锡铜线,护套层为聚全氟乙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护套层材料还可为改性聚全氟乙丙烯,改性聚全氟乙丙烯由以下工艺制得:1.1.多孔填料的制备及改性:取聚酰亚胺纤维、聚氧化乙烯、聚酰胺酸、PTFE乳液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质,得到悬浮液,冷冻干燥,高温烧结,粉碎,得到多孔填料;取乙烯基硅氧烷偶联改性填料,得到改性填料;1.2.护套层材料的制备:取聚苯硫醚、改性填料、抗氧剂MAE、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引发剂,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80~110℃,搅拌反应1~3h;加入聚全氟乙丙烯,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工艺为:加热温度250~300℃,螺杆转速8~10r/min,喂料速度3.8~4.0r/min,得到护套层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腐蚀柔性同轴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工艺为:温度

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杰张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云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