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95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包括监测单元、较直缆、地形适应单元。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及传输气象数据。较直缆设于监测单元下端,较直缆外周侧设有按压圈。地形适应单元数量为多个且阵列设于较直缆外周侧预定距离,包括固定管,其与地面成预定夹角,固定管一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其一端设有压力开关,多个压力开关均设于按压圈外周侧预定距离且围成多边形,固定管一端开设有滑槽,固定管一侧设有旋转电机,其输出轴设有齿轮,滑槽上滑动配合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其一端设有一对底座。该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在天气监测器安装时和后期使用时均可自动对多地形环境进行适应,可以提高监测效果,节约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天气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监测太阳辐射、降雨、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通常需要用到天气监测器,而多数天气监测器均放置在野外,现有的天气监测器放置方式为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通过螺杆固定在一个底座上,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0003]首先,野外地形复杂,地面不平,在缺乏参照的情况下,有时安装人员难以将其竖直安装;另外,有时天气监测器虽然在安装时能够竖直,但地面环境复杂,在一些较松软的土地或在沙地上安装后,随着降雨的作用,会使得安装区域的其中一部分高度降低,使得天气监测器的底部不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在天气监测器安装时和后期使用时均可自动对多地形环境进行适应,可以提高监测效果,节约人力成本。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0006]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包括:
[0007]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及传输气象数据;
[0008]较直缆,设于监测单元下端,较直缆外周侧设有按压圈;
[0009]地形适应单元,数量为多个且阵列设于较直缆外周侧预定距离,包括固定管,其与地面成预定夹角,固定管一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其一端设有压力开关,多个压力开关均设于按压圈外周侧预定距离且围成多边形,固定管一端开设有滑槽,固定管一侧设有旋转电机,其输出轴设有齿轮,滑槽上滑动配合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其一端设有一对底座。
[0010]进一步,监测单元包括设备安装杆,其上设有控制箱、太阳能板、雨量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
[0011]进一步,较直缆下端设有配重块。
[0012]进一步,齿条一端设有套环,套环内转动配合有转杆,底座设于转杆两端外周侧下端。
[0013]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无论是在天气监测器安装时,还是后期使用时,都能通过地形适应单元自动调整其支架,使得监测单元竖直,提高监测准确性。
[0015]2、可以节省天气监测器安装及调整所需的人力,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立体图。
[0017]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A部分放大图。
[0018]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图2的B部分放大图。
[0019]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地形适应单元一部分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当前的天气监测器一般包括监测单元1,用于监测及传输气象数据,如图2所示,一般包括设备安装杆11,其上设有控制箱12、太阳能板13、雨量传感器14、太阳辐射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风速传感器17,设备安装杆11下端还设有连接部。控制箱12设于设备安装杆11外周侧一端,设备安装杆11外周侧还设有若干设备架,太阳能板13、雨量传感器14均安装于设备架且在控制箱12上方,太阳辐射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风速传感器17安装于最上方的一个设备架上。控制箱12与各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控制箱12内设有电池、储存模块、通信模块,太阳能板1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控制箱12的电池中,雨量传感器14用于监测降水量,太阳辐射传感器15用于监测太阳辐射强度,风向传感器16用于监测风向,风速传感器17用于监测风速,这些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发送到控制箱12的储存模块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远程计算机。
[0022]本实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如图1~图4所示,不仅包括上述监测单元1,还包括较直缆2、地形适应单元3。
[0023]较直缆2设于监测单元1下端,较直缆2下端设有配重块21,较直缆2外周侧设有按压圈22。
[0024]地形适应单元3数量为六个且阵列设于较直缆2外周侧预定距离,地形适应单元3包括设于连接部外周侧的固定管30,其与地面成30~75
°
的夹角,固定管30一侧面设有水平设置且与按压圈22高度匹配的横杆31,横杆31一端设有压力开关32,六个压力开关32均设于按压圈22外周侧预定距离且围成六边形,固定管30一端开设有滑槽33,固定管30上开设有齿轮口34,固定管30一侧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与压力开关32电连接的旋转电机35,其输出轴设有配合于齿轮口34的齿轮,滑槽33上滑动配合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36,齿条36一端设有套环37,套环37内转动配合有转杆38,转杆38两端外周侧下端设有一对底座39。
[0025]工作方式:
[0026]在首次安装或在安装后,该天气监测器均可以自动适应各种地形,具体地,在天气监测器向某一方向偏离时,例如向如图1所示的最靠近视角方向的两个底座39之间的方向偏离时,这两个底座39将会低于其他底座39,较直缆2会偏向于该方向,按压圈22就会按压到这两个底座39所在的地形适应单元3的压力开关32被按压,使对应的旋转电机35启动,推动齿条36,使其伸出固定管30的长度变长,按压圈22脱离对压力开关32的按压,天气监测器在误差范围内恢复竖直。
[0027]优选地,当某一齿条36已经伸长到底时,控制箱12呼叫检修人员调整各齿条36的长度,使各个齿条36均设置到伸出固定管30的部分具有较短的长度,以便继续自动控制。
[0028]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地形适应支架结构的天气监测器,包括监测单元(1),监测单元(1)包括设备安装杆(11),其上设有控制箱(12)、太阳能板(13)、雨量传感器(14)、太阳辐射传感器(15)、风向传感器(16)、风速传感器(17),用于监测及传输气象数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较直缆(2),设于监测单元(1)下端,较直缆(2)下端设有配重块(21),较直缆(2)外周侧设有按压圈(22);地形适应单元(3),数量为多个且阵列设于较直缆(2)外周侧预定距离,包括固定管(30),其与地面成预定夹角,固定管(30)一侧面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31),其一端设有压力开关(32),多个压力开关(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忠胡春何超张曦许德生刘宽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