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串薄膜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并串薄膜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并串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20193674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串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由两层导电聚丙烯薄膜叠加后卷成筒状物,所述导电聚丙烯薄膜包括导电膜和聚丙烯膜,所述导电膜分段粘贴在聚丙烯膜上,上层导电聚丙烯薄膜的导电膜与下层导电聚丙烯膜的导电膜错位相对。本技术通过中部电极将多个电容器串联方式形成内部串联结构,使电容器具有很高的耐电压能力。
[0003]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难以应用于大容量电子产品,并且多个电容器之间通过引线一一进行串联,装配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并串薄膜电容器。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并串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多组并联芯体组、框体、端盖,框体收纳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内分割成若干容纳空间,芯体组包含的多个芯体串联后一一对应适配收纳在多个收纳空间内,任一芯体组引出的两个内接线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串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多组并联芯体组(2)、框体(3)、端盖(4),框体(3)收纳在壳体(1)内并将壳体(1)内分割成若干容纳空间,芯体组(2)包含的多个芯体(21)串联后一一对应适配收纳在多个收纳空间内,任一芯体组(2)引出的两个内接线端分别与另一芯体组(2)的两个内接线端电连接,且其一芯体组(2)的两个内接线端分别与安装在端盖(4)上的两个外接线端(7)电连接,端盖(4)适配固定盖合在壳体(1)的顶部开口上并将框体(3)与芯体组(2)封装在壳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串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芯体组(2)还包括第一载板(22)、多个第一电连接件(23),第一载板(2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槽体(221),多个第一电连接件(23)一一对应嵌设在多个第一槽体(221)内,芯体组(2)内的多个芯体(21)的第一接线端均朝向壳体(1)开口,部分相邻的两个芯体(21)的第一接线端插入第一载板(22)上的第一槽体(221)内且均与第一电连接件(23)电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串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芯体组(2)还包括第二载板(24)、多个第二电连接件(25),第二载板(24)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槽体(241),多个第二电连接件(25)一一对应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胜,章瑞,毛彬彬,吕锡春,裘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