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容可变原理的单相有刷旋转型静电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58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9
一种基于电容可变原理的单相有刷旋转型静电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定子极板、转子极板、换向器以及绝缘体转轴,其特征在于,四块定子极板经绝缘贴合处理后固定于电机壳内部,四块转子极板经绝缘贴合处理后固定在转轴上并在定子极板与转子极板间留有气隙,此静电电机由高电压电源驱动,极板通电后所携带的电荷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相较于普通电磁式电机,静电电机主要特征在于它没有电生磁的过程,故不存在铁磁损耗,直接由静电力产生转矩,结构更加的简单,整体质量更为轻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电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高效率的特点,在微机电系统、先进微创伤医疗、航天航空领域以及需要高空载转速等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容可变原理的单相有刷旋转型静电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场、电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容可变原理的单相有刷旋转型静电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电动机是利用静电为能量源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具有质量轻,结构简单,空载转速高等优点,微型电机系统在推动国民经济和军事技术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航天卫星和医疗器械领域中已经开始尝试用静电电动机来代替传统的电磁型电动机。与传统电机相比,静电电机仅采用电介质和电极构成,没有昂贵的绕组、永磁体和层压铁芯,从而降低了电机的制造复杂性和成本,无需磁路设计,在启动运行过程中不存在铁磁损耗,无励磁绕组铜损耗,效率相对更高、适合高速运行和高温工况,且无电励磁绕组带来的摩擦噪声、电火花问题,可靠性更高;其转子质量轻,转动惯量小,加减速响应更快,容错性能佳。
[000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着静电电机做了大量研究。其中,日本东京大学精密工程系研究制造出一种薄膜式直线型静电电机的样机。他们将多层薄膜集成在一起以使单位体积的电机具有更大的推力,在此基础上,东京大学的Y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容可变原理的单相有刷旋转型静电电机,包括转子部分和定子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分包括绝缘体转轴(3)、转子极板(2),转子轭(201)和换向器(202),所述定子部分包括定子极板(1)和电机外壳(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极板(1)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所述定子极板(1)以表贴形式绝缘附着电机外壳(101)的内壁上,每块定子极板(1)间间距相同且均匀分布在电机外壳(101)内部,每个定子极板(1)顶分布1块相邻极性相反,与定子极板数目同等的转子极板(2)以相等的间隔固定在转子轭(201)上,所述转子轭(201)套装在绝缘体转轴(3)上且绝缘体转轴(3)两端穿过电机外壳(101),所述绝缘体转轴(3)穿过电机外壳(101)部分套有轴承(4),一端的轴承(4)与转子轭(201)之间有换向器(202),所述换向器(202)套装在绝缘体转轴(3)上;一对正对的定子极板(1)电性同为正,另一对定子极板(1)的电性为负,转子极板(2)也按照相同方式排布,转子部分旋转时,每旋转90度时总有定子极板(1)与转子极板(2)正对,转子极板(2)的电性通过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树业栾昊王昕瞿腾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