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50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其至少包括两条上料输送线;三个供料单元;两个中转定位单元以及三个吸附搬运单元;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平行设置;第二、第三供料单元靠拢设置在第二中转定位单元的一侧,第二上料输送线设置在第二中转定位单元的另一相对侧;第一供料单元与第一上料输送线设置在第一中转定位单元的相对两侧;所述三个供料单元的供料工位、所述两个中转定位单元的定位工位以及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的上料工位沿同一轴线排列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种规格电池片的自动供应,且空间占用小,布局合理。布局合理。布局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片叠瓦供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会将电池片采用叠瓦技术将其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同样面积下如何布置更多的电池片、提高电池片寿光面积进而提高组件的平均发电密度,这是目前光伏组件结构上的研究方向。目前为了提高组件的平均发电密度,光伏组件上会集成多种尺寸规格的电池片,如常规1/6片、1/6半片、带Pad点的1/6片以及假片(1/18片),其中除了假片其他的电池片根据需求均需要在其表面上涂覆导电胶,在涂完导电胶后再进入到叠瓦工站进行叠片形成电池串组,然后再进入到焊接工站,通过带Pad点的1/6片将各个电池串组焊接在一起形成最终的光伏组件电池模组。要实现光伏组件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其生产效率,因此,各个电池片的自动供料必不可少。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111223806B公开了一种电池片逐片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其采用料盒实现堆叠状的电池片自动供料,然后利用吸附搬运机构将其逐片的吸附搬运到吸附输送线上实现自动供料,但若要实现1/6片、1/6半片、带Pad点的1/6三种规格的电池片自动供料时,则需要三个这样的装置,其整体的空间占用较大,且电池片料盒的补给较为频繁。
[0004]因此,需要额外设计一款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能够实现多种规格电池片的自动供应,且空间占用小,布局合理。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其至少包括两条上料输送线;三个供料单元;两个中转定位单元以及三个吸附搬运单元;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分别为第一上料输送线与第二上料输送线,所述三个供料单元分别为第一供料单元、第二供料单元与第三供料单元,所述两个中转定位单元分别为第一中转定位单元与第二中转定位单元,所述三个吸附搬运单元分别为第一吸附搬运单元、第二吸附搬运单元与第三吸附搬运单元;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供料单元与所述第三供料单元靠拢设置在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上料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一供料单元与所述第一上料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转定位单元的相对两侧;所述三个供料单元的供料工位、所述两个中转定位单元的定位工位以及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的上料工位沿同一轴线排列分布;所述第三吸附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供料单元、所述第三供料单元中的电池片搬运到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上,所述第二吸附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上的电池片搬运到所述
第二上料输送线上,所述第一吸附搬运单元用于将电池片在所述第一供料单元、所述第一中转定位单元以及所述第一上料输送线之间进行搬运。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三个供料单元均采用上下层循环输送方式实现电池片料盒的循环上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三个供料单元均包括上下分布的上层输送线与下层输送线、位于所述上层输送线与所述下层输送线一端的提升输送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料工位处的顶升模组与挡停定位模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输送模组包括第一升降电机、受所述第一升降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过渡输送模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模组包括第二升降电机、受所述第二升降电机驱动伸入到料盒内将电池片顶升至设定高度的顶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对电池片进行检测的视觉检测相机。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中转定位单元均包括支撑吸附平台、位于所述支撑吸附平台左右两侧的一对活动支撑板与一对限位推板、驱动所述一对限位推板进行张开与靠拢运动的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一对活动支撑板进行前后运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限位推板具有限定支撑吸附平台上电池片左右两边位置的限位阻挡面,所述支撑吸附平台上设置有若干限定电池片前侧边位置的第一限位挡针,所述活动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限定电池片后侧边位置的第二限位挡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配置了两条上料输送线、三个供料单元、两个中转定位单元以及三个吸附搬运单元,实现了1/6半片、1/6片以及带Pad点的1/6片的料盒式自动供应、自动二次定位、自动吸附上料以及自动输送至需求端等一系列的自动化供料操作;结合1/6片以及带Pad点的1/6片的结构特点,使其共用一个二次中转定位单元与上料输送线,在节省机构数量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缩小了装置整体的空间占用;在三个供料单元中,采用上下层循环输送的方式进行电池片料盒的连续供料与回流,又进一步的缩小了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使得本供料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空间占用小的特点,还具有供料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供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中转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数字表示:
[0019]100

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101

电池片;
[0020]1‑
第一上料输送线;2

第二上料输送线;3

第一供料单元,31

上层输送线,32

下层输送线,33

提升输送模组,331

第一升降电机,332

支撑板,333

过渡输送模组,34

顶升模组,341

第二升降电机,35

挡停定位模组;4

第二供料单元;5

第三供料单元;6

第一中转定位单元,61

支撑吸附平台,611

第一限位挡针,62

活动支撑板,621

第二限位挡针,
63

限位推板,631

限位阻挡面;7

第二中转定位单元;8

第一吸附搬运单元;9

第二吸附搬运单元;10

第三吸附搬运单元;11

视觉检测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照图1

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100,其至少包括两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两条上料输送线,分别为第一上料输送线与第二上料输送线;三个供料单元,分别为第一供料单元、第二供料单元与第三供料单元;两个中转定位单元,分别为第一中转定位单元与第二中转定位单元;以及三个吸附搬运单元,分别为第一吸附搬运单元、第二吸附搬运单元与第三吸附搬运单元;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供料单元与所述第三供料单元靠拢设置在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上料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一供料单元与所述第一上料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中转定位单元的相对两侧;所述三个供料单元的供料工位、所述两个中转定位单元的定位工位以及所述两条上料输送线的上料工位沿同一轴线排列分布;所述第三吸附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供料单元、所述第三供料单元中的电池片搬运到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上,所述第二吸附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中转定位单元上的电池片搬运到所述第二上料输送线上,所述第一吸附搬运单元用于将电池片在所述第一供料单元、所述第一中转定位单元以及所述第一上料输送线之间进行搬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供料单元均采用上下层循环输送方式实现电池片料盒的循环上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占用小的多规格电池片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嘉黄曰龙贺红峰钟少华杨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