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48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所属捕纱筒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拉丝机,所述的拉丝机端面上设有机头,所述的机头上设有若干与机头相嵌套连接的捕纱筒,所述的捕纱筒上设有呈带状或螺旋状分布的捕纱增摩结构,所述的机头侧下方设有对捕纱筒上纱进行慢拉引纱作用的慢拉引纱组件。具有结构简单高效、稳定性好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采用捕纱增摩结构增加与纱线的摩擦力,实现能轻易捕获纱线并缠上,又能轻易从纱团中脱离出来,不会太过于缠纱便可取出。解决了目前无头尾纱粘连拉丝难题,纱线缠上成功率低和后续取出捕纱筒的问题。缠上成功率低和后续取出捕纱筒的问题。缠上成功率低和后续取出捕纱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


[0001]本技术涉及拉丝
,具体涉及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玻纤窑炉拉丝工艺中,由于拉丝机满筒换筒和自动上头都是通过推纱杆将纱推到端部V型槽加上丝钩或有螺纹凹槽的上丝环将纱线缠绕在上丝环上,虽然上丝环上的纱线本公司已有免割纱专利和慢拉自动上头在线免割纱过渡引纱机构专利,但纱团与纱团之间相互粘连的头尾纱还没有切割处理,机械手是难以工作的。必须有人工将其切割分离,才能上机械手完成取纱工作。这样的人机合作存在安全隐患,也无法实现自动化,还会损失频繁的满筒换筒和自动上头下来的废纱,费时费材消耗能源,更头痛的是这些废纱难以处理。如何实现换筒无头尾纱粘连、无废丝,是各厂家都已在考虑和急需处理的问题。拉丝机采用易缠易脱的捕纱筒技术后,既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又能提高拉丝效率。但目前在机头上安装一些抓丝器物效果较差又难以取出纱团和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果较差又难以取出纱团和运行维护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其具有结构简单高效、稳定性好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采用捕纱增摩结构增加与纱线的摩擦力,实现能轻易捕获纱线并缠上,又能轻易从纱团中脱离出来,不会太过于缠纱便可取出。解决了目前无头尾纱粘连拉丝难题,纱线缠上成功率低和后续取出捕纱筒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5]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包括拉丝机,所述的拉丝机端面上设有机头,所述的机头上设有若干与机头相嵌套连接的捕纱筒,所述的捕纱筒上设有呈带状或螺旋状分布的捕纱增摩结构,所述的机头侧下方设有对捕纱筒上纱进行慢拉引纱作用的慢拉引纱组件。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捕纱增摩结构为从捕纱筒由内往外设置的针刺、缠绕绳、增摩凸点、网格布或与捕纱筒表面相粘合的石英砂结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针刺下端设有与捕纱筒内壁相固定连接的针刺封布,所述的针刺封布与捕纱筒间设有与针刺相限位套接的针刺固定板。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针刺为金属、纤维树脂棒或有刚性的材料结构,所述的针刺封布材质为特氟龙或其他耐温材料。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缠绕绳用特氟龙玻纤线或帘子线绕成螺旋状粘合在捕纱筒表面上,所述的缠绕绳分布在捕纱筒两端或中间,纱线通过缠绕绳的夹缝进行卡住捕获。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增摩凸点直接粘黏或制作成带状粘贴在捕纱筒表面,所述的增摩凸点材质为橡胶、特氟龙或耐温材料颗粒。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引纱组件包括慢拉驱动轴架,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下方设若干与捕纱筒相对应的慢拉辊,所述的慢拉辊侧边与慢拉驱动轴架间设有慢拉连接座,所
述的慢拉驱动轴架后端设有慢拉驱动电机。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驱动轴架上端设有慢拉推杆气缸,所述的慢拉推杆气缸前端设有往复连杆,所述的往复连杆与捕纱筒间均设有若干与往复连杆呈一体化直角分布的慢拉推杆。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慢拉推杆后端侧边均设有与慢拉连接座相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板。
[0014]本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高效、稳定性好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采用捕纱增摩结构增加与纱线的摩擦力,实现能轻易捕获纱线并缠上,又能轻易从纱团中脱离出来,不会太过于缠纱便可取出。解决了目前无头尾纱粘连拉丝难题,纱线缠上成功率低和后续取出捕纱筒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的针刺位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的针刺位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带针刺的捕纱筒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的捕纱筒中部分布缠绕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的捕纱筒两端分布缠绕绳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中的捕纱筒的增摩凸点螺旋环状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中的捕纱筒的增摩凸点阵列环形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中带网格状的捕纱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中的慢拉引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拉丝机1,机头2,捕纱筒3,捕纱增摩结构4,慢拉引纱组件5,针刺6,针刺固定板7,针刺封布8,缠绕绳9,增摩凸点10,网格状11,慢拉驱动电机12,慢拉连接座13,慢拉导纱板14,慢拉推杆15,慢拉辊16,往复连杆17,慢拉驱动轴架18,慢拉推杆气缸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8]实施例:如图1

10所示,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包括拉丝机1,拉丝机1端面上设有机头2,机头2上设有若干个与机头2相嵌套连接的捕纱筒3,捕纱筒3上设有呈带状或螺旋状分布的捕纱增摩结构4,机头2侧下方设有对捕纱筒3上纱进行慢拉引纱作用的慢拉引纱组件5。慢拉引纱组件5包括慢拉驱动轴架18,慢拉驱动轴架18下方设有若干个与捕纱筒3相对应的慢拉辊16,慢拉辊16侧边与慢拉驱动轴架18间设有慢拉连接座13,慢拉驱动轴架18后端设有慢拉驱动电机12。慢拉驱动轴架18上端设有慢拉推杆气缸19,慢拉推杆气缸19前端设有往复连杆17,往复连杆17与捕纱筒3间均设有与往复连杆17呈一体化直角分布的慢拉推杆15,慢拉推杆15后端侧边均设有与慢拉连接座13相连接固定的慢拉导纱板14。
[0029]捕纱增摩结构4为从捕纱筒3由内往外设置的针刺6:针刺6下端设有与捕纱筒3内壁相固定连接的针刺封布8,针刺封布8与捕纱筒3间设有与针刺6相限位套接的针刺固定板
7。针刺6为金属、纤维树脂棒或有刚性的材料结构,针刺封布8材质为特氟龙;缠绕绳9:缠绕绳9用特氟龙玻纤线或帘子线绕成螺旋状粘合在捕纱筒3表面上,缠绕绳9分布在捕纱筒3两端或中间,纱线通过缠绕绳9的夹缝进行卡住捕获;增摩凸点10:增摩凸点10直接粘黏或制作成带状粘贴在捕纱筒3表面,增摩凸点10材质为橡胶、特氟龙或耐温材料颗粒;网格状11:在捕纱筒3上形成凹凸状的网格结构增加摩擦力来捕获纱线;或与捕纱筒3表面相粘合的石英砂结构。
[0030]当捕纱增摩结构4在捕纱筒3外侧时,慢拉引纱组件需要配合对应捕纱筒3外侧的捕纱增摩结构4进行轻松切换头。当捕纱增摩结构4在捕纱筒3中间时,则慢拉引纱组件需要配合对应捕纱筒3中间的捕纱增摩结构4进行轻松切换头。
[0031]自动换筒和自动上头时纱线有四分之三与捕纱筒3表面接触,使纱线在旋转的捕纱筒3表面产生摩擦力,切换过程中,由于满卷侧机头线速度降低使空机头捕纱筒3线速度高于纱线速度,在捕纱筒3表面摩擦力的作用下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包括拉丝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丝机(1)端面上设有机头(2),所述的机头(2)上设有若干与机头(2)相嵌套连接的捕纱筒(3),所述的捕纱筒(3)上设有呈带状或螺旋状分布的捕纱增摩结构(4),所述的机头(2)侧下方设有对捕纱筒(3)上纱进行慢拉引纱作用的慢拉引纱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纱增摩结构(4)为从捕纱筒(3)由内往外设置的针刺(6)、缠绕绳(9)、增摩凸点(10)、网格状(11)或与捕纱筒(3)表面相粘合的石英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刺(6)下端设有与捕纱筒(3)内壁相固定连接的针刺封布(8),所述的针刺封布(8)与捕纱筒(3)间设有与针刺(6)相限位套接的针刺固定板(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刺(6)为金属、纤维树脂棒,所述的针刺封布(8)材质为特氟龙或其他耐温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缠易脱的捕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绳(9)用特氟龙玻纤线或帘子线绕成螺旋状粘合在捕纱筒(3)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俞金火颜帝百张世民邱卓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