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28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隔震缝形成于结构柱与主体结构之间,保温防水结构包括:固定于结构柱和主体结构之间的第一保温板,且第一保温板向隔震缝内弯曲以呈弧形;连接于结构柱和主体结构之间且位于第一保温板的外侧的止水带,止水带由柔性材料制成,止水带的长度大于隔震缝的宽度,使得止水带部分弯曲;固定于结构柱且位于止水带的外侧的磁铁;以及一端固定于主体结构且另一端吸附于磁铁的封闭板,通过封闭板的端部沿磁铁来回移动以抵消地震引发的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隔震缝处的保温防水结构在地震后失效的问题,在地震后不需要更换保温防水结构,能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且保证隔震缝处的保温和防水性能。和防水性能。和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幕墙隔震结构施工中,在隔震缝位置如何同时做到防水和保温是一个难题,通常幕墙隔震缝处的防水保温结构在地震后会被破坏并失去作用,并且由于隔震缝处的保温和外立面封闭装置无法复位,不再能起到密闭和保温作用,从而需要对保温和密封构件进行更换,然而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隔震缝处的保温防水结构在地震后失效的问题,在地震后不需要更换保温防水结构,能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且保证隔震缝处的保温和防水性能。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隔震缝形成于结构柱与主体结构之间,保温防水结构包括:
[0006]固定于结构柱和主体结构之间的第一保温板,且第一保温板向隔震缝内弯曲以呈弧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隔震缝形成于结构柱与主体结构之间,所述保温防水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结构柱和主体结构之间的第一保温板,且所述第一保温板向所述隔震缝内弯曲以呈弧形;连接于所述结构柱和主体结构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保温板的外侧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止水带的长度大于所述隔震缝的宽度,使得所述止水带部分弯曲;固定于所述结构柱且位于所述止水带的外侧的磁铁;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且另一端吸附于所述磁铁的封闭板,通过所述封闭板的端部沿所述磁铁来回移动以抵消地震引发的形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结构柱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保温板和所述止水带之间的第二保温板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保温板和所述第二保温板之间且沿所述第二保温板的边沿设置的填充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钢板、夹设于两块所述第二钢板之间的第二夹板以及穿设于两块所述第二钢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固定螺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结构柱和所述主体结构的外侧壁的两个固定管,所述第二保温板和所述止水带均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管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缝的保温防水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成李建文李超麦麦提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